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規則改變者(下)

從歷史看客的角度,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柴榮過于苛刻。

因為,當時他的時間基本上沒有了,也沒有試錯的機會,那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對的,另外一種就是錯的。

最可怕的就是一錯再錯!

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另外一個人,那就是李重進。

學過歷史的都了解到,這個人基本上目睹了從后周太祖郭威黃袍加身,一直到柴榮順利的繼位這一段時間發生了些什么。

尤其是對于新皇帝的產生辦法,這就是牌桌上的新游戲規則。

我們來個假設,那就是柴榮會把皇帝之位讓給他,想來這應該并不會讓他感到很是驚訝。

因為不管怎么說,后周太祖郭威當皇帝的過程,其實多多少少有那么一點脅迫的意思。

當然我們也要清楚的意識到,后漢的最后一個皇帝做錯了什么。

是自己先動手的,而且還把人家滿門抄斬!

這樣就逼得郭威不得不造反!

話又說回來,既然我們不會認為張永德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說法和做法,在當今的國際社會中,也會有一些愚蠢的國家,經常會這么干。

比如,最強大的那個超級大國!

可是,經過幾千年傳統文化熏陶的中國人是絕對不會這么干的。

那么,李重進有沒有這么干的動機呢?!

答案是有的,而且絕對會有!

前面我們提到過,他和張永德的關系,曾經經過很多曲折之后,最后貌似和解了。

這種和解,在很大程度上到底是權宜之計,還是真正的和解,歷史沒有告訴我們答案,我們也不便于去盲目的猜測。

不過,我們可以做合理的分析,或者說是合理的懷疑,這在當今的法律上也是允許的。

如果這事是他或者是他的部下干的,那么對于李重進來說,到底有沒有好處呢?!

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就借助于皇帝的手,把他的競爭對手直接給干掉了。

但是大家別忘記了,還有一個人也會因為張永德的被罷官而得到實質的好處,這就是看起來老實巴交的趙匡胤。

并且我們也知道,柴榮最后把這個重要而敏感的官職交給趙匡胤去干了,而不是他李重進。

這就說明,最后真正得到好處的是趙匡胤,不是李重進。

對于他自身來說,只是減少了一個競爭對手,但是對于他來說并沒有多大改善,因為柴榮并沒有把接班人的重擔交到他的身上,而是把機會要留給他自己只有七歲的兒子柴宗訓。

那干這事的人究竟是不是他呢?!

我們認為從概率學的角度,應該是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如果是李重進干的話,那么肯定地講,他就是趙匡胤或者是張永德的背鍋俠了。

如果說他沒干這事的話,接下來的懷疑對象就是趙匡胤了,因為他本人直接是這次事件的最終受益者,而且后來又建立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

我們再分析,趙匡胤有沒有干這種事情的動機……

在他們三個人之中,作為三個聰明透頂聰明到沒朋友的玩家,每一個人稍微有一點不一樣的心思,也就是異心,作為柴榮肯定是能夠在第一時間明察秋毫的。

第一個答案就是趙匡胤有這個動機,而且也是他或者是支持他的勢力干的。

柴榮在知道這事之后,不會起疑心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尤其是在他馬上要離開這個莊家位置的當口。

所以我們認為他肯定會起疑心,接下來就會要做出人事變動,全力阻止木牌上的字成真。

由此可見,這個新提出來的游戲規則的威力還是很大的。

因為張永德是皇親國戚,而且對于國家又有很大的功勞。

如果把他給直接干掉的話,那么可能會引起國體的動蕩。

柴榮就只能夠給他換個位置,讓他繼續當官。

這也就是我們實際上所看到的。

也許趙匡胤如果真的這么干的話,應該會預料到這一點。

但是還有一點,他恐怕是沒有十足的把握的,那就是柴榮可能會把這個官位轉交給其他信任的人,比如說李重進。

如果交給他的話,那就基本上沒有趙匡胤什么事了。

因為這個官職實際上可以掌控后周的軍權,是可以改變一切的位置,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從柴榮的角度來看,他這個人自從當了莊家之后,眼皮子底下的兩個小兄弟吵來吵去,互相拆臺,互相揭發!

不管是不是真的,時間長了,想必他也都煩了。

而且從心理的角度,不管是張永德還是李重進,柴榮對他們的信任都不可避免的削弱了。

當然我們其實也知道,像他們這種處于高位的人是絕對不能夠百分之百地相信別人的。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叫做人心隔肚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認為趙匡胤有足夠的把握,那就是柴榮極大可能不會把這個敏感的位置交給李重進來干。

因為柴榮如果這么干的話,那就實際上把他們兩個人都得罪了,而且對于他兒子的上位做莊家的境遇基本上沒有什么改變。

第二種答案,就是趙匡胤不會這么干。

但是,如果他不會這么干的話,究竟會是誰這么干的呢?!

難道是柴榮自己不成?!

這個理由很顯然是不成立的,而且也非常的荒謬。

最近我知道有一句名言,那就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這當然是在看反腐倡廉的電視連續劇的時候,里面最經典的一句臺詞!

所以,話要說回來,盡管在這牌桌之上,最后只剩下他們四個人。

但是,在他們的背后卻是很多勢力交織在一起,彼此之間發生各種各樣的作用。

有的只是物理作用,而有的卻是化學作用。

如果要是給一個比較合理的推斷的話,我個人比較偏向于是李重進干的。

因為他這么干,出于對張永德和他平時不和的報復,而且也可能是因為紅眼病,不希望他張永德有可能會上位做莊家。

如果張永德做了皇帝,對于他來說,可能就會是一場噩夢。

只是沒有想到,這是最后花落趙匡胤家,最后他成了個大贏家。

后面的歷史進程也表明,李重進最后反宋,兵敗自焚身亡的事情。

或多或少就說明了他這個人的性格,那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接下來就可以進一步合理的推斷了,趙匡胤其實沒有干這個事情,但是他不會拒絕自己即將得到的好處,也就是掌握牌局的主動權。

從某種意義上講,掌握牌局的主動權的誘惑,的確是挺大的,因為最后得到的是江山!

經過上述的一番分析,我們把干這個事情的人最終就圈在李重進的頭上,因為歷史通常都要更加偏向于勝利者。

那么把這個人確定之后,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下面,后周恭帝柴宗訓出場了。

他的命運注定將是非常悲催的,而且永遠都不可能重復他父輩的榮光。

要說做這個沒做幾天的皇帝,歷史對他來講也許是很不公平的。

他出生于后周大臣經常被流放的澶州,不過在他四歲的時候,也就是后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被朝廷封為梁王。

有趣的是,從歷史上來看,歷朝歷代通常被封為梁王的人大多數都沒有好的結果,包括他在內,他的悲慘遭遇,就已經很能說明這一點了。

柴榮去世的時候,趙匡胤實際上成了托孤大臣。

只不過這個所謂的托孤大臣,雖然從外表上看上去老實巴交的,但是在實際上心里有了小九九。

況且,我們在前面提到過,趙匡胤在高辛廟里面的種種表現,尤其是最后拿到要當皇帝的上上簽而欣喜若狂,就說明他絕對不是一個甘于平庸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辜負了柴榮對他的信任。

也就是作為兄弟,對不起大哥。

但是,從歷史的意義上來講,正如一位歷史大家說的,陳橋兵變這個歷史大事件是中華民族之幸。

關于陳橋這個地方,我們后面會專門去講述。

本來,柴榮以及后周的臣民們希望趙匡胤成為周公或者是諸葛亮,然而此時此刻的趙匡胤卻時不時的在心里飄過當年郭威當皇帝黃袍加身的樣子。

原來,當皇帝也可以這么做的,而且兵不血刃。

這對于老百姓來說也許是一個代價最小的方法,就能夠實現王朝的更替。

大家該吃的吃,該喝的喝,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用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說就是,歌照唱,馬照跑,舞照跳!

對于趙匡胤來說,要實現他的宏圖偉業的第一步,當然就是要當皇帝了。

而且,還要名正言順的當!

然而,目前后周的天下還是在一個七歲的小孩的名義掌管之下。

真正掌管國家大事的就是符太后,她在干著垂簾聽政的事情。

垂簾聽政,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臭名昭著了,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幾十年的時間里,一個目不識丁的滿洲女人掌控了中國的大權。

這個人就是慈禧太后,也就是所謂的那拉氏。

當然,我們這里講的故事不是針對慈禧太后的,而是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符太后必須要這么做。

實際上,說垂簾聽政也不完全正確,因為還有幾個大臣在主持軍國大事,那就是范質、王溥等人。

總而言之,不管怎么說,至少在陳橋兵變之前這個新上任的莊家,還是非常信任趙匡胤的。

對于趙匡胤來說,擺在他面前的兩個最大的攔路虎,就是牌桌上的另外兩個人已經失去作用了,他們正是張永德和李重進兩個人,即使有威脅也不是主要威脅。

至于剛上來當莊家的小皇帝,趙匡胤都是沒有把他放在眼里的。

完全是個乳臭未干的黃毛小孩!

他眼下真正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副手,也就是后周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

這個人,單單從姓氏上一聽,就是個少數民族人士。

從隋唐以來一直到五代時期,就有很多少數民族將領參與到國家政權中來。

當然我們這里探討的不是這個事情,而是這個慕容延釗和趙匡胤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問題。

我們需要強調的是,他們兩個人向來是不對付的,也就是彼此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趙匡胤的身后怎么會有這種二把手?!

這就不得不佩服柴榮的眼光了,正是他的點睛之筆。

從今天厚黑學職場中的老辦法來看,柴榮實際上就專門利用這枚棋子監視趙匡胤的。

這個慕容延釗的確是扮演了一個非常出色的棋子,對于趙匡胤的舉動可以說是非常的了解,而且也會通過秘密的途徑匯報給朝廷。

因此,我們可以認識到,對于趙匡胤來說,要實現他真正的宏圖偉業,這枚棋子是必須要吃掉的,想繞是繞不過去的。

那么接下來,慕容延釗的命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依兰县| 商丘市| 旌德县| 鱼台县| 监利县| 黔西| 邵东县| 高密市| 河东区| 云安县| 额济纳旗| 阳西县| 河北省| 抚宁县| 佳木斯市| 安丘市| 宽甸| 阳谷县| 罗田县| 茂名市| 琼海市| 松桃| 和硕县| 宿迁市| 永春县| 永定县| 泰兴市| 沿河| 清新县| 广灵县| 定兴县| 响水县| 大冶市| 绥芬河市| 望奎县| 香港| 鄱阳县| 仁寿县| 康马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