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規則改變者(上)

大家對北漂的說法很是熟悉,如果我說趙匡胤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北漂,想必沒有人敢反駁。

但是,我如果說上述“點檢做天子”事件,跟他沒有半毛錢關系,想必應該會有人就會反駁我,而且還會舉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那么我們如果按照出牌的理論,就是我們平時喜歡玩的麻將牌,也許會明白我究竟在講些什么了。

打麻將并不是看誰的技術好,在某種程度上講主要是一種心理戰。

當然如果要使用東西作弊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把后周世宗柴榮這幾年的時間看成是一個效益不錯的麻將館,老板當然是柴榮了,上一任老板郭威已經撒手人寰,到柴榮這里麻將館的生意蒸蒸日上。

本來想把它比喻為一個社會的某個圈子,但是這種圈子我可以越畫越大,而且越來越復雜,恐怕要用社會巨系統理論才能夠解釋要建模之類的,想想都頭大。

讀者通常是來看書的,在茶余飯后之際,找個快樂輕松,如果這樣弄的話,那肯定沒有幾個人會看我寫的書的。

那好,我們接下來就專門講一講這個曾經巨大無比的麻將館,又是怎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換了老板的。

麻將館有很多麻將桌,通常會定期舉行賭神大會,具體規則很簡單,就是從每一桌的玩家之中,逐級往上淘汰,到最后一定會有人勝出的。

我們都知道看了很多港片,如果在麻將中作弊的話,那叫出老千。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于老千一點都不懂,但是后來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這里,我鄭重的提出,我鄙視出老千的人。

出老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每一張麻將牌上安裝無線電設備,找一副透視眼鏡等等,總之作弊的方法有很多。

如果大家對這個感興趣的話,那么找一找那些過氣的香港影星的電影電視就明白了。

在后周柴榮時期,麻將館按照慣例舉行了賭神比賽,前面的比賽內容我們就不說了,姑且認為是公平競爭的。

現在的淘汰賽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坐莊的當然是皇帝柴榮,在他的周圍有幾個關鍵的玩家,分別是趙匡胤、張永德,另外還有一個恐怕很多朋友會感到很是意外,而且我這本書里面也沒有提到。

那就是上一任老板郭威的親外甥,大名鼎鼎的李重進是也!

我之所以把郭威的親外甥李重進加進牌局,是因為……

哈,我對他產生了懷疑!而且還是根深蒂固的懷疑!

這個人也是個很了不得的人物,在他的舅舅郭威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跟著郭威東征西討。

在后周廣順元年(951年)的時候,他的舅舅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就把后漢給推翻了,自己當了后周的第一任皇帝,這就是后周太祖郭威。

自己的親外甥功勞也很大,就封了一大堆的官職給他。

李重進所得到的這些官職真的是太復雜了,我聽都沒聽說過,但是有一個官職,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提一下,那就是殿前都指揮使。

這個官職,當然和木牌事件里面提到的官職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并且觀察到帝國的統治核心。

根據歷史的經驗教訓我們知道,經常接觸到這些核心,時間久了就難免生出很多想法,也就是取而代之的想法。

可以想到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后周太祖郭威當皇帝的過程很傳奇,想必這個親外甥應該是親眼目睹的。

而且郭威很郁悶的是,自己的幾十口家眷被后漢的最后一個皇帝殺光了,只剩下他這個親外甥還有一個干兒子,那就是柴榮。

我們如果把這一段很悲催的經歷,看成是麻將桌上不斷淘汰的結果的話,那么接下來就是一場皇帝更替大戲上演了。

最后一桌,只剩下他們四個人才有資格上桌玩麻將。

郭威做皇帝沒有多久就病重了,出于帝國香火的延續的需要,他把重擔交給了柴榮。

這在李重進的眼里,可以說是無法忍受的。

我們不知道什么原因李重進能夠忍受這種屈辱,沒有爆發。

最終沒有向他的舅舅要權!

但是郭威何等聰明,他早就看出來了,這兩個最親近的晚輩之間的關系,已經有那么不對付了。

如果自己不采取措施進行調節的話,那么接下來的后果是嚴重的,那就是類似于西漢時期的王室騷亂,兩晉時期的八王爭亂,還有各個時期的大大小小的繼承人之爭等等。

這些都是一些值得汲取的歷史教訓,稍微有一點作為的皇帝都不會容忍帝國的下場會是這個樣子的。

于是,在郭威的病床之前,他命令外甥李重進對柴榮行了君臣之禮,就是擔心自己的外甥不服氣,打亂了接班的進程。

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就不相信他們不給面子。

這一次,郭威是成功的。

從封建法統的延續性來講,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名分就算是確定了。

當然,柴榮也還算得上是給面子,自己一走馬上任當皇帝之后就給老對頭封了官,封李重進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

心里有沒有疙瘩,我們作為看客并不知道。

他們君臣兩個人之間的關系算是穩定下來了,這最起碼算得上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北部的北漢開始侵略后周。

新皇帝柴榮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就在歷史上罕見的御駕親征,李重進當然也必須跟隨,這樣才能夠顯得自己忠心耿耿。

在著名的高平之戰中,不管是趙匡胤還是李重進等人都立了大功,柴榮這一仗打得很爽,一直打到太原。

最后,被封為歸德軍節度使,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

由此可見,李重進至少在戰場上表現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對新皇帝也夠意思了。

接下來在攻打南唐的過程之中,他和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等人并肩戰斗,取得了戰斗勝利之后又得到了重賞。

在這一場戰斗之中,南唐給了他一個外號,那就是黑大王。

不過,在牌桌上來看,盡管他和新皇帝柴榮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已經算得上是和解了。

但是,和他的另外一家,也就是表妹夫張永德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卻怎么也搞不好。

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是互相猜忌互相拆臺的。

在這期間,張永德仗著和皇帝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他的挑釁稍微主動一些,就經常當場在朝堂之上揭露李重進的短處。

尤其是當著彼此的部下,言之鑿鑿的說,李重進會圖謀不軌,想取而代之當皇帝。

到了最后,漸漸的由口舌之爭,進入了水火不容的狀態。

后周軍隊的大小將官見他們兩個人都是皇親國戚,手里頭又握著重兵,擔心他們兩個人干起來會殃及自身,都非常擔心。

尤其是在他們兩個人都在的場合,生怕他們會真的干起來。

堡壘通常是在外面突破的,這兩個人之間關系搞不好的消息很自然的就傳到南唐那邊去了,還真的有人要策反李重進,但是在最后時刻,他還是站穩了立場,并沒有背叛柴榮。

張永德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后,內心里有些慚愧,因為畢竟他曾經當中羞辱過李重進,尤其是當著他們的部下。

兩個人在一次談話中,消除了一些誤解,逐漸改善了關系,這樣后周的軍隊才安心下來。

在對南唐的戰爭之中,柴榮在他們的輔佐之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最后兩個國家之間以長江為邊界就結束了這次長達幾年的戰爭。

因此,我們看到在柴榮病危乃至去世的這一段時間里,最后一桌的牌局,比較微妙。

坐莊的柴榮知道大局已去,他必須要在自己退出莊家之前要搞定一切。

眼皮子底下的三個玩家都是自己最欣賞的人,除了趙匡胤和自己結交的比較晚之外,不管是李重進還是張永德,他們除了是所謂的皇親國戚之外,而且各自的能力都非常強,都有非常多的軍功。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對待他們就是很重要的了。

因為在自己退出的時候,必須要把一個新的莊家放進牌局,這就是柴榮只有七歲的兒子,也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訓。

不過,這個新的莊家年齡太小了,要想掌控牌局,其實是很難的。

柴榮對這一點很清楚,因為他自己剛當皇帝的時候。

整個朝堂上下對他都不服氣,所以自己就只好親自掛帥去對付周邊那些難纏的對手。

好在他都取得了勝利,但是自己的兒子就很難說了。

柴榮感到很郁悶的是,這個兒子其實并不是老大,只是他的第四個兒子。

其他的兒子都早早的離開了人世,所以這真的是太遺憾了。

那么,柴榮要實現自己順利把大權交給自己七歲兒子的大計,就必須要穩住牌桌上的三個人,至少他們必須要真心實意的支持才行。

如果從打麻將的角度,這就意味著在換莊之前不能夠改變游戲規則。

只要有一個人提出要改變游戲規則,那么他的換莊計劃就將會面臨很大的麻煩。

在這個時候,偏偏不早不晚的看到了“點檢做天子”的牌。

這對于柴榮的震撼可以說是致命的,而且這個新的規則就意味著原有的規則就沒有辦法繼續了。

要么把牌局推倒重來,要么自己再多活一段時間去搞定這件事情。

柴榮對于自己能夠在多活三十年已經不抱希望,到了最后哪怕是再多活幾天都成了奢望了。

在最后的時刻,對于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把這個規則的提出者揪出來,然后及時的清理出牌局就可以了。

下面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有趣的局面,最值得懷疑的是張永德,因為他剛好目前擔任這個重要官職。

柴榮自然不傻,而且以極快的速度采取了措施,并且換上了他信任有加的趙匡胤,擔任這個重要的職務。

那么從歷史的發展過程,我們了解到張永德干這種事情的可能性并不大。

張永德是個非常重情義的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正緊盯著他呢,怎么可能會背叛柴榮呢?!

即使有這個想法,也只是個想法而已。

盡管自己經常在大眾面前說李重進有二心,但也只是在嘴上說說而已。

況且,如果真的是這么干的話,豈不是自尋死路不成?!

這么做對他簡直是一點好處都沒有,按照排除法的規則就要去掉了。

但是柴榮做了相反的選擇,在他最后離開人世之前,就把張永德的官職給干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娱乐| 洪江市| 文化| 德江县| 和平县| 乐东| 南岸区| 恭城| 望奎县| 惠州市| 中山市| 沿河| 海城市| 永年县| 句容市| 尚志市| 阿拉善右旗| 孝昌县| 兴化市| 和政县| 石阡县| 荣成市| 江津市| 龙岩市| 宁阳县| 黔西| 河津市| 栖霞市| 报价| 靖边县| 柳州市| 明水县| 永吉县| 泰顺县| 韶山市| 息烽县| 称多县| 宜良县| 富源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