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戰國(番外)
- 我在史記里封神
- 安錦池
- 2102字
- 2022-11-19 13:09:45
趙惠文王五年,一直神秘莫測的白閣悄然退出視野,這個還沒有讓各個國家出手試探的初生組織,就這樣,成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傳言。
眾人議論,在白閣交易過的人更是不解疑惑。眾說紛紜里,有言道仇家追殺,有言道閣主命喪,有言道無權無錢。
只是不論是那一種說法,都無法改變,這個出現沒有多久,在各國各家族中就留下姓名的組織,就這樣消失了。
酒肆還在開著,卻沒有了拿著令牌詢問的人。
“主子,都已經收拾好了。”說話的人是阿一,她低眉順眼,向白羽匯報著自己的任務,“我將石云安排到了晉陽的宅院里,負責一些雜活,昨日來信,一切無恙。”
石云是公子章曾經的貼身長侍。
沙丘宮變前夜,公子章獨自來了酒肆,尋找白羽,他要她幫他一個忙,這個忙,便是石云。
公子章沒有聽從白羽的話,他堅持沙丘宮變,白羽還記得公子章望著她,宛如死寂。
她一直以為公子章是愚蠢的,沒有足夠的能力匹配他的野心,被田不禮三言兩語挑撥,可因為憐惜他被利用,因為白羽私心里的假設驗證,她幫了他。
紙上得來終覺淺,白羽沒由得想起這句話。
她想要的假設驗證有了結果,可自己也有了教訓。
或許,公子章真的算不上聰慧,卻難得的看得明白,這個明白并非是指其他,而是指明白自己。白羽站在自己旁觀者的角度看來,他的行為有些急功近利和偏激,沒有考慮過后果是否能承受。但公子章正是因為想得明白,看得明白,才毅然決然。
公子章告訴白羽,他知道自己一定會輸。沒有后話,他們相對沉默。
白羽在公子章身上看到一種悲,這樣的悲是沉寂的,是悄無聲息的,與公子章融為一體,能夠收放自如。卸下所有防備的公子章,像是黑夜里孤獨的旅人,他驕傲而自卑。
沒有人偏袒過他。他走到今天,是靠自己。他清楚自己的分量,所以,他累了。他想放自己一條活路,但是,他是趙國尊貴的公子章,他是先太子,他選擇了宮變,向死而生。
他的死沒有留下多余的痕跡,一個“亂臣賊子”,只是史書上淺薄的一筆。后人探尋他這一生,寥寥無幾的言語能夠訴說全部,年幼喪母,被立被廢,受封代地,兵敗被殺。
無人關心他背后的故事與心緒,留給他的,是身份行為帶來的載入史書的“榮耀”。
白羽在沙丘宮變中,遠遠望著公子章。公子章看見了她,他沖她淺淺的笑了,那么的天真愚蠢,那是自他們相識以來,第一次見他笑。
鮮紅的血灑滿沙丘宮殿冰冷的地面,白羽站在原地,看著趙成手下的士兵無理地拖拽著他的尸體,最后隨意地仍在了亂葬崗。
兵敗叛賊,不配入陵。
他身上的錦衣和值錢的東西被人全部拿走,他如此不體面地躺在那糟糕的環境。
就當白羽婦人之仁吧,她讓人葬了他。
白羽帶走了石云,傷好后的石云幾次自殺被攔下,被救下。是個忠仆,想要隨主子一起離開,白羽將話帶到,安排了石云,生死由他。
“主子,公子毅傳來信,他在燕國一切安好,此番您去諸國游歷,可以去拜訪他。”阿一說道。
樂毅當年找到白羽,在白羽的指點下前往燕國,受到重用,屢立戰功,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余城,以弱勝強,威名大噪。
阿一又將其余的都一一說完,才道:“主子,適才相邦府來人說,公子敬要娶妻,請您去觀禮。”
“公子敬?樹呢?”白羽整理衣物的手停了下來。
“白樹剛剛沖出去了,他讓我給您說,讓您先走,他之后回來找您。”阿一說這話時,毫不遮掩的不贊同,“您不該太過放縱他的。”
“無事。”
“主子,我真的不能跟著您一起走嗎?”阿一問道。
“你身上,肩負著我給你的重任,阿一,除了你,我不信旁人。”白羽目不轉睛地看著阿一。
阿一在這樣的眼神中敗下陣來:“您向來不會照顧自己,樹又是個粗陋的,主子,要不,您還是告訴公子廣吧,讓他跟著您,也是好的。”
“哥哥會生氣的,我拿他沒有辦法,不如瞞著。”白羽說道。
“可是您也知道,這是瞞不住的。”
“再說吧。”
次日,破曉微光,一輛馬車慢慢駛出了邯鄲。
六國之中,出現了一游走商人,這是一個特別的商人,見過她的人都說,她慈悲而美麗,在尋求有緣人,為他們指點迷津。
安廣從山上的獵戶變成了趙王的手下,又成為了趙國舉足輕重的商人,無數人上趕著討好,進獻美人,可安廣全數拒絕,后來,眾人知曉,他心上有一人,朝朝暮暮。
他活得長久,百歲那年,自然病逝,病逝前,安廣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人,那人模樣如初,美麗動人,他衰老如同樹皮的手顫顫巍巍舉起,那人輕輕握住他的手,在他的額間落下輕輕一吻,柔聲清喚:“哥哥。”
此生所求,唯此而已。
白樹去找了公子敬,他們徹夜長談,爭執不休,樹看著眼前哭泣不止的公子敬,緊緊抱著他。整整一夜。
公子敬娶了妻,完成了父親趙成的期許,娶妻生子。
公子敬仿佛一夜改變,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他按部就班地生活,他是趙成眼中完美的接班人。此后不再有公子敬,只有公子敬。
樹親眼見證了他的新婚,坐在新房外一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卡牌,這一休息,便是三個月。
他是卡牌,本不會感到疲憊。
趙惠文王在位時有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趙惠文王三十三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趙丹繼位,史稱趙孝成王。
戰國七雄爭霸,硝煙四起,縱橫謀略。
戰國最后三十年,山東六國無力抵抗,秦國不斷向東蠶食六國國土,最終,秦國統一六國,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