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客心理學:對付顧客這種生物,請灌他一碗行銷迷湯
- 溫亞凡
- 1782字
- 2022-08-16 19:55:05
幫助顧客消除上當受騙的心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殺價代表著客戶一種怎樣的心理呢?是為了得到優(yōu)惠嗎?是的。是怕銷售員賺得太多是為了獲得心理平衡嗎?也是的。但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客戶之所以會討價還價,就是因為怕自己被騙,所以盡可能的壓低價格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這件衣服多少錢?”“三百元?”“這么多,太貴了,算我一百五十元吧?能賣的話就給你把錢拿走,不能賣就算了?!?/p>
“小姐,你太會殺價了,這樣的價錢我一分錢都沒有賺到。看你挺有誠意的,就一百八十元吧,少了我真的賣不出去了?!?“就一百五十,多了我也不要了?!薄昂美埠美?,就一百六十吧,讓我也賺十塊錢的車費。”“不行,就只能給你一百五十,一分錢都不能多。” “小姐,你的嘴真厲害,行,就一百五十吧。”商家邊說邊把衣服替客戶包裝起來。
像這樣的對話我們時常能聽到,不僅能聽到,有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在進行著這樣的事情——殺價。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客戶就是因為怕自己被騙,所以盡可能的壓低價格以便保護自己的利益。
王芳自從結婚之后就做起了全職太太,每天都會去菜市場買菜,這天她又提著菜籃來到了菜市場。她來到一位賣菜心的大嫂攤前,“菜心多少錢一斤?”她問道?!笆畨K?!薄鞍藟K行嗎?”這位大嫂不答應,于是王芳掉頭就走了。再往前走,她來到一位婆婆的攤前,她看到有菜心,于是湊過去殺價,婆婆說定九塊錢一斤,少一分也不賣,于是王芳秤了一斤。等婆婆秤好了,她不甘心,硬是從攤面拿了幾根,心中才舒坦,婆婆像是很理解她似的,竟然又給她添了兩根。于是王芳提著菜籃高高興興的去買別的菜了。
這些事情對于王芳來說,是每天的必修課,并且是她樂此不疲的事。
也許在常人看來,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表面上買賣雙方是圍繞著價格在爭來爭去,但是在這種討價還價的背后,蘊含豐富的心理活動。
首先,在談價時,雙方在互相打探,收集對方說話方式、表情等資訊,跟自己經驗中的某一類人進行“配對”,確定對方是哪一類型的人。接下來雙方按一些“套路”來應對,買的人開始還價,并密切注意捕捉賣者的表情。再然后雙方都陳述自己的理由, 比如,賣者說生意不好做,買者說廠里發(fā)不出薪水等,當然,這時雙方言辭和表情都有些夸張。而從買者的角度來說,就是為了盡可能多的砍低價錢,因為他對于銷售者定價是一無所知的,所以他就擔心自己在購買了這種商品后有可能被騙。本來不要那么多錢的,卻花了那么多的冤枉錢,那時他的心里就不平衡了。為了防止這種被騙的心理,于是客戶就盡可能多的砍價,透過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銷售員與客戶之間進行討價還價,其實是一種不明智的表現(xiàn),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試想,雙方在這一過程中要浪費多少時間,這些時間也許可以賺比殺下來的價錢更多的錢。同時,客戶和銷售員之間的討價還價是雙方一種不信任的表現(xiàn),這種不信任對于推銷員來說是一種危險的訊號。那么,銷售員怎樣才能在推銷的過程中消除客戶的那種怕被騙的心理呢?
第一,盡可能快的取得顧客的信任。喬?吉拉德說:“要想到顧客購買汽車的錢是他們辛辛苦苦賺來的,他們大多是不富裕的薪水階級,他們很多人把買車看成是一生最大的一筆投資,他們希望自己的錢花得值得,他們希望自己的購買行為被別人看做是明智的選擇。所以,顧客會怕你,害怕你欺騙他們,而這一行很多行騙的故事更加深了顧客對于推銷員的不信任,所以,首先讓顧客信任你,消除他的顧慮和擔憂是非常重要的。當顧客信任你了,購買到你為他推薦的產品,享受到你提供給他的好的服務之后,他會喜歡上你,會把你的產品和服務到處傳頌,于是,你的口碑就建立起來了。所以,你不應該僅僅把一個顧客看成一個單一的購買對象,你應該把他看成兩百個人,你讓一個人滿意了,就會帶來兩百個人的光顧,反過來,你惹惱了一個人,你就失去了潛在的兩百個客戶。”
第二,滿足客戶的心理平衡。對于客戶來說,他們需要的是物有所值的物品,但是就算他們對某件物品很喜歡,身為銷售員的你也不能因為客戶喜歡就漫天要價。也許客戶確實是因為喜歡那件商品,購買的時候很爽快,也許等他冷靜下來之后再回想,他就會感覺到自己上當受騙了,到時候你就會失去這個客戶,并且他會把他的經歷到處說,到時候你的口碑就會變差,你失去的將不僅僅是這一個顧客。
殺價,這是現(xiàn)代市場上最常見的一種經濟現(xiàn)象,顧客之所以會這樣,就是他們有一種怕被騙和不平衡的心理,你只要了解了客戶的這種心理,那么你就會對顧客的砍殺價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