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ACT就這么簡單:接納承諾療法簡明實操手冊(原書第2版)作者名: (澳)路斯·哈里斯本章字數: 4299字更新時間: 2022-08-02 14:26:10
歡迎來到選擇點
當我在2009年寫本書第1版時,選擇點這個工具還不存在。直到2013年,我才與我的同事喬·西阿若奇和安·貝利共同開發了這個工具(為了當時我們正在撰寫的一本關于ACT減肥方法的書:《減重大作戰》(The Weight Escape)(Ciarrochi,Bailey,& Harris,2014))。從那以后,我就愛上了選擇點,我現在已經把它作為我所有培訓的核心工具。為什么?因為它為你和你的來訪者提供了一份既保留了ACT模型的巨大靈活性,又能夠輕松跟隨的行動地圖。
貫穿本書,你會看到我們可以有很多種使用選擇點的方式,現在我只想簡單地介紹一下。選擇點[1]的一個迷人之處是它提供了ACT模型的清晰概述。當我帶你感受它時,我將使用我對來訪者使用的那種非學術言語,因為我想同時實現兩個目標:①簡單地向你解釋ACT模型;②向你演示如何向來訪者解釋ACT。
選擇點是一個工具,它可以快速地描述問題,確定痛苦的來源,并形成處理問題與痛苦的ACT方案。我們可以在治療的任意階段引入它,也可以將它用于許多不同的目的。我通常是在新來訪者的首次治療的中段,作為知情同意(見第5章)的一部分來第一次介紹它。通常,它會這樣進行:
治療師:你同意我花點時間來畫點東西嗎?就是能幫助我們有效合作的路線圖。(治療師拿出一支筆和一張紙。)這樣,你和我,以及這個星球上的任何其他人,我們總是在做一些事情。我們吃、喝、走、說、睡、玩……總是在做事情。即使我們只是盯著墻看,那也是在做事情,對吧?我們所做的一些事情是極為有用的,它們幫助我們趨向更好的生活。所以我稱之為“趨向”(towards moves)。趨向主要是指那些如果我們在這里的合作成功的話,那你會想要開始做或更多去做的事情。
治療師在說的同時,畫了一個箭頭(見圖1-3),并寫上“趨向”。

圖 1-3
治療師繼續說:所以當我們趨向時,這意味著我們正在有效地行動,像我們想成為的人那樣行動,去做那些可能使生活更有意義和更圓滿的事情。問題是,這不是我們全部的行為。我們還會做效果相反的其他事情:它們會讓我們遠離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喜歡把這類行為叫作“避開行為”(away moves),當我們避開時,意味著我們在無效地行動,不像我們想成為的人那樣行動,做的事情從長期來看往往會讓生活更糟。所以基本上,如果我們在這里的合作成功的話,“避開行為”是你將停止或少做的事情。
治療師一邊說,一邊畫了第二個箭頭(見圖1-4),然后寫上“避開”。

圖 1-4
治療師繼續說:這適用于我們所有人,是不是?一天下來,我們都會做出趨向和避開的選擇,而且總是在時刻切換。而當生活不太艱難,當事情進展尚可,當我們得到了生活中想要的東西時,做出趨向的選擇就會容易很多。但正如你所知的那樣,生活中大部分時候都不是這樣的。生活很艱難,很多時候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所以一天下來,我們總會遭遇各種困難情境,而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受都會出現。
在圖1-5的底部,治療師寫上“情境、想法和感受”。(注:在本書中,“想法和感受”一詞被用作想法、感受、情緒、記憶、欲望、沖動、圖像和感覺等的簡寫。所有的個人經驗都可以在選擇點上被提及或寫下來。)

圖 1-5
治療師繼續說:問題是,我們中絕大多數人的慣常反應是當這些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受出現時,我們傾向于被它們“鉤住”。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把我們鉤住,讓我們卷進去,擺布我們,并且拖著我們到處走。你懂我的意思嗎?它們可能會鉤住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開始通過手臂、雙腿和嘴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或者,它們可能會鉤住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無法專注于我們正在做的事情,迷失在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被鉤得越緊,避開的選擇就會做得越多,對吧?
治療師在“避開”箭頭旁邊寫上“被鉤住”(見圖1-6)。

圖 1-6
治療師繼續說: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做一些這樣的事情,這很正常。沒有人是完美的。但如果這類事情經常發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事實上,幾乎每一個我們所知道的心理問題——焦慮、抑郁、成癮,凡是你能想出來的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基本的過程:我們被痛苦的想法和感受鉤住,并且開始避開。這聽上去有道理嗎?
然而,有時我們能夠從這些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中脫鉤,轉而采取趨向行為。我們在這類事情上做得越好……呃,生活就越美好。
在說這些的時候,治療師在“趨向”箭頭旁邊寫上“脫鉤”(見圖1-7)。

圖 1-7
治療師在箭頭的交叉點處畫一個小圓圈。(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寫上“選擇點”或英文縮寫“CP.”。)在做這些的同時,繼續說:所以當我們處于這些充滿挑戰的情況下,這些痛苦的想法和感受出現時,對我們來說,這里就有一個選擇機會:我們將如何應對?我們越是被鉤住,就越有可能采取避開行為;但我們越能脫鉤,就越容易采取趨向行為。
治療師繼續說:所以如果我們想做好這個(指著“趨向”箭頭),我們就需要做兩件事:學習一些脫鉤技術,以及弄清楚我們想采取什么樣的趨向行動。一旦這一切就緒,我們就有更多的選擇來應對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所有困難。這基本上就是這種療法的全部:學習如何與這些東西脫鉤(指著“想法和感受”),減少這些事情(指著“避開”),幫助你更好地做這些事情(指著“趨向”)。
艱澀難懂的術語
一些ACT實踐者只將“鉤住”一詞用于表示認知融合。在選擇點中,這個詞的意義更為廣泛,既指認知融合,又包含經驗性回避。我們將在第2章中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選擇點的“骨架”
你剛剛讀到的是一個關于選擇點的“骨架”式的總結:一個沒有具體細節的一般概述。理想情況下,你會想在這個骨架上加很多肉:讓它為來訪者個性化定制,加上令來訪者感到痛苦的想法和感受的具體例子,他所面臨的困難情境,他的避開行為和趨向行為。在你繼續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將向你展示如何讓這個圖變得有血有肉?,F在,我只想標示出三個要點:
1. 選擇點包括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在ACT中,我們把行為定義為“一個完整個體[2]所做的任何事情”。是的,你沒看錯:一個完整個體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行為。這包括外顯行為,如吃、喝、走、說話、觀看《權力的游戲》等。外顯行為基本上是指身體行為:你用胳膊、腿、手和腳采取的行動;面部表情;你所說、唱、喊或嘟囔的一切;你如何走路、吃、喝、呼吸;你的身體姿勢等。然而,“行為”一詞也指內隱行為,這基本上是指心理行為,如思考、專注、表征、正念、想象和回憶。(這種內在的心理行為是別人絕對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所以通常稱之為“私密行為”,而不是“內隱行為”。)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區分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假設在行為發生時,一架攝像機神奇地悄無聲息地出現了。那臺攝像機能記錄下他的行為嗎?如果可以,那就是外顯行為。如果不能,那就是內隱行為。
正如你將在后面的章節中看到的,當我們和來訪者一起填寫選擇點時,一定要包括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例如,內隱的避開行為可能包括思維反芻、擔憂、注意力分散、不投入、強迫思維,而內隱的趨向行為可能包括認知解離、接納、重新集中注意力、投入、制定策略和做計劃。
2. 要由來訪者自己定義什么是避開行為。選擇點總是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對問題進行繪制。換句話說,是來訪者自己而不是治療師去定義什么行為是“避開行為”。在治療早期,來訪者可能會將自我妨礙或自我毀滅行為視為一種趨向。例如,一個酒精或賭博成癮的來訪者最初可能會將飲酒和賭博歸類為趨向。
如果這樣,我們也不要和來訪者爭論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花點時間澄清一下:“我能不能確定一下我們對這些術語的理解是一樣的?避開行為是那些如果我們在這里的合作成功了,你想停止或減少的行為,而如果我們在這里的合作成功了,你想開始做或多做的就是趨向行為。”
如果來訪者仍然將自我妨礙的行為標記為“趨向行為”,那么我們認可這一點,并將其寫在趨向箭頭旁邊。為什么?因為這是來訪者的生活掠影——他當下的所見所感,而不是治療師該如何看待。我們的目標是了解來訪者的世界觀,了解來訪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訪者認為什么是問題,什么不是。因此,如果我們在這一點上挑戰來訪者,試著讓他改變主意,讓他把這種破壞性或自我妨礙的行為理解為一種避開,我們就很可能陷入徒勞無功的掙扎中。現在,我們把它作為一種趨向寫下來,但自己要做個筆記,并在之后的治療中回到這里。
在治療之初,我們希望找到那些能夠建立治療聯盟,而不是讓關系變得緊張的治療目標。因此,我們要找到什么是來訪者認為的避開行為,然后我們用ACT與他一起就這些行為工作。然后,在以后的治療中,一旦來訪者有了更高水平的心理靈活性,我們就可以回到這種行為上并重新評估:“你第一次來見我時,你把賭博歸為一種趨向行為,現在你還這樣認為嗎?”通常,隨著治療的推進和來訪者心理靈活性的發展,他會改變主意,將自我妨礙的行為歸類為避開行為,特別是當他意識到它正在妨礙其他重要的生活目標時。
3. 任何行為都可以是“趨向行為”或“避開行為”,這取決于語境。當我主要是為了避免去健身房或為了拖延一些其他重要的工作而看電視時,或者當我為了逃避無聊或焦慮而不走心地吃了一塊巧克力時,我會把它們歸類為“避開行為”。但當我把電視作為一種有意識的、價值引導的選擇來豐富我的生活時(例如追《行尸走肉》的最新一集),或者作為與朋友慶?;顒拥囊徊糠郑矣眯牡爻郧煽肆?,品味其滋味時,我會把它們歸類為“趨向行為”。所以與我們正在參與的活動本身無關,而是與該活動產生的影響有關。
在某一語境下,如果這個行為能夠帶著我們趨向我們想要的生活,讓我們表現得像我們想成為的人,那么這個行為就是趨向行為;但在另一語境下,這個行為會帶我們避開我們想要的生活,讓我們表現得不像我們想成為的人,那么它就是一種避開行為。如果我們在選擇點上寫這樣的例子,我們就應該標注出那些能確定這一行為什么時候是趨向行為,什么時候是避開行為的信息。例如,在我的“避開”箭頭上寫“看電視以回避重要任務”,在我的“趨向”箭頭上寫“看電視來讓我的生活勞逸結合”。
選擇點、靈活六邊形和靈活三角
現在讓我們看看靈活六邊形和靈活三角進程如何對應到選擇點上(見圖1-8)。

圖 1-8
脫鉤技術是指ACT中的四個正念核心過程:認知解離、接納、以己為景和接觸當下。我們可以利用這些過程的任意組合讓自己從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中解脫出來,減少它們對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的影響和沖擊。
“趨向”指的是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由價值引領的承諾行動。
“鉤住”指的是認知融合和經驗性回避這兩個核心過程,ACT認為這兩個過程是造成我們大部分心理痛苦的罪魁禍首。認知融合基本上意味著我們被我們的認知“支配”。經驗性回避是一種持續的掙扎,以回避或擺脫我們不想要的想法和感受。我將在下一章深入探討這些術語。
小附件
請從http://www.actmindflly.com.au的“免費資料”頁面下載名為《ACT就這么簡單:小附件》的PDF文件,在第1章你將找到:①靈活六邊形、靈活三角和選擇點的可打印版本;②關于選擇點和矩陣模型之間主要區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