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歷史是個商學院
  • 張曉剛
  • 1571字
  • 2022-08-11 17:54:08

3.秦始皇的管理弊病:“加速陷阱”要了他的命

就像秦始皇原本希望的,是建立一個千秋萬代的大帝國,從未打算把自己連同祖先的事業草草斷送一樣,把手下的業務骨干逼得憤然出走的企業領導人,并不是存心跟自己過不去。但是就像秦始皇不懂得“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一樣,他們也不知道,“push”來“push”去,只會把企業加速推向死亡。

那些自命不凡到頭來又淪為世人笑柄的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心態太好——在他們的詞典里從來都沒有“失敗”這個詞。正因為此,他們才為全社會充當了失敗的典范。唐人諷刺秦政的詩歌里,就有這樣的意思:

長策東鞭及海隅,黿鼉奔走鬼神趨。

憐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間有死無?(7)(羅隱《秦紀》)

這是說當秦始皇東巡來到海邊,下令射殺海上大魚(史載確有其事),嚇得其他魚鱉和鬼神都奪路而逃——然而從做人的角度來看,可憐的他整天跑來跑去,直到出巡半路死在沙丘,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權力會有邊際,生命會有終結。

這是一個多么經典的累己累人,最后什么好結果也“累”不出來,反倒“累”了天下的管理案例。然而,一切的“累”,都是從一個基本的荒誕開始的,那就是追求一時的“簡便”、“有效”,反倒造成了長久的、難以擺脫的復雜和受累。

我早年供職香港金融服務業,一次聽某老板說,管理無非就是要對“底下的人”“不斷催促、催促、再催促”(“always push, push, push”),隨即有一種墜入時間隧道重返2200年前長城工地的感覺。一般地說,企業在剛創辦的時候,規模也小,成員也少,說好一起干一番事業,大家自然也不在乎多吃一點苦。老板一味“push”,是在公司業務有了點起色的時候——他們以為再“push”一把,生意就會再上一個臺階。

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個噩夢般的結局,不再是殺出來陳勝、吳廣,而是業務骨干的出走(其實也可以叫做叛逃)。或者,他們的出走,也可視為一種現代版的“揭竿而起”。

我的一位朋友,曾被一家民營公關公司好說歹說聘請去“開拓新業務”。沒想到一去就被老板責令去搞“會戰”,一會兒“大戰13天”,一會兒“突擊一星期”,用他的話說,“簡直是以土方工程的速度”向甲方提供服務。不久,此君就以“沒時間思考”為由辭職了,私下的理由卻是“告別秦始皇”。

還有一種“push”,那就是不顧員工合理的個人發展愿望,隨意調換他們的崗位——這也是一種強制,雖然領導人有時還以為這是一種重視。我的一個學生,到一家媒體應聘記者時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卻因履歷表上有段在國際公關公司實習的經驗,就被商務部門“借”去搞活動。結果一“借”就是兩年,根本沒有機會實現心中的理想,于是就以生孩子為由辭職了。

這都是幾年前的事。但幾年來,這兩家公司的業績都沒做大,其中一家,據說已被國際公司兼并。回想它們當時的發展勢頭,人們不免惋惜。

遺憾的是,在薪酬愈發高漲、人才愈發難找的今天,一些領導人仍拒絕面對現實。尤其是幾年前企業界對“執行力”的過分強調,讓他們在工作中更加依賴簡單命令和行政催促。

就像秦始皇原本希望的,是建立一個千秋萬代的大帝國,從未打算把自己連同祖先的事業草草斷送一樣,把手下的業務骨干逼得憤然出走的企業領導人,并不是存心跟自己過不去。但是就像秦始皇不懂得“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一樣,他們也不知道,“push”來“push”去,只會把企業加速推向死亡。當所有員工都累了,企業也會累的——《哈佛商業評論》上一篇論文就把這種情況稱為公司的“加速陷阱”(the acceleration trap)。

于是想起唐人詩云:

秦王按劍怒,發卒戍龍沙。

雄圖尚未畢,海內已紛拏。

黃塵暗天起,白日斂精華。

唯見長城外,僵尸如亂麻。(徐晶《阮公體》)

唐人尚武,追求事功。眾多詩人,時而有想象秦皇掃蕩六國之鐵血權勢、巡游天下之奢華陣容的作品。但人們總是堅守一個底線,那就是道德的失敗必然導致管理的失敗。“雄圖尚未畢,海內已紛拏”——一旦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無論什么樣的雄圖大業,從大國崛起到百年基業,都只會是瞎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堆龙德庆县| 含山县| 临邑县| 密山市| 永嘉县| 南丹县| 新安县| 白河县| 贵定县| 巫溪县| 天等县| 南安市| 巫溪县| 延安市| 永兴县| 中宁县| 都匀市| 丰城市| 阿城市| 马公市| 乐亭县| 镇雄县| 丹江口市| 乾安县| 抚顺市| 钟祥市| 建阳市| 凌海市| 德令哈市| 西青区| 肃宁县| 黔南| 雷州市| 比如县| 哈尔滨市| 廉江市| 南投县| 永丰县| 象山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