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軟實力:管理心理·生涯規劃·情商溝通·Office三合一·數據分析·教練技術·管理視角必備技能
- 焦學寧 王強主編
- 2638字
- 2022-07-28 10:26:07
第五節 焦慮和抑郁的自我調節方法
焦慮癥和抑郁癥,是目前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心理問題。焦慮和抑郁情緒,也是我們經常體驗的兩種情緒。
所謂焦慮,就是沒有發生的事情,我們特別在乎,但又不能控制結果的時候,就會擔心、緊張、害怕結果不理想,產生焦慮情緒。所以,焦慮本質上是我們對未來的控制需要、安全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而抑郁,則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特別在乎,但是結果卻沒有達到預期,就會失落、失望甚至自責,產生抑郁情緒。所以,抑郁本質上是我們希望目標實現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焦慮是面向未來,針對還沒有發生的場景、事情。而抑郁則是面對過去,針對已經發生的場景和事情。
5.1 焦慮的自我調節方法
因為焦慮是對我們在乎,但未來結果不可控的擔心。所以調節焦慮,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
(1)接納不可控本身。
關于未來,關于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其實我們要做到完全可控,完全心里有底不太現實,畢竟還沒有發生,有可能出現各種情況。
所以,未來不可控,本身就是一種常態,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我們希望未來一定要可控,本身就不太現實。
所以,調節焦慮,我們首先需要接納未來不可控本身。
把“一定要得到好的結果”,調整為“做好詳細的準備和計劃,盡力而為”。盡力而為,并不是說讓我們放棄目標,而是因為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盡力而為”不僅會讓我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時也沒有那么大的壓力。
如果一定要有好的結果,但結果卻不可能百分百可控,我們就是在刻意為難自己。不僅沒有效果,還給自己很大壓力,有時候壓力太大,更容易出現問題,更達不到預期結果。
所以,調節焦慮,我們需要首先接納,未來不可能完全可控,我們只需要盡力而為即可。
(2)重點關注我們的優勢。
焦慮,會讓我們過度擔心,而過度擔心往往容易讓我們過度關注自己的不足和劣勢,而對不足和劣勢的關注,又讓自己更擔心、更焦慮。
所以,緩解焦慮,我們需要多關注自己的優勢和資源,這樣可以讓自己變得更積極、更自信,焦慮也會緩解很多。
焦慮的時候要關注優勢和資源,這并不容易,需要我們刻意地練習,刻意地去發現。
(3)不要放大問題的嚴重性。
越是在乎的東西,我們越容易擔心、焦慮,就越容易放大失敗帶來的后果。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基于過往的經驗,下意識地產生了擔心、焦慮,覺得這個事情非常重要,如果結果不理想,就會有很嚴重的后果。實際上,問題往往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
我們因為擔心,往往過度放大了問題的后果,而過度放大問題后果,又讓我們更擔心、更焦慮。
所以,緩解焦慮,我們需要合理評估失敗帶來的影響,同時準備好預案,消除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失敗沒有那么可怕,而它的負面影響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弱化,那么我們的擔心和焦慮就會緩解很多。
(4)專心致志應對問題。
當我們焦慮的時候,就會過度關注焦慮本身,越想不焦慮,焦慮往往越嚴重。相反,我們不關注它,它的強度將越來越弱。
我們所有的體驗,都因為關注而變得更加敏感。就好像疼痛,你不關注它,忙其他的,好像也沒有那么疼,但你越想著它,就會發現越來越疼。
其實不是因為疼本身越來越嚴重了,而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讓自己對疼的敏感程度提高了,結果就是越關注反倒越疼了。
焦慮的情緒也是如此,我們越關注,它會越敏感,越敏感,就會越焦慮。
所以,焦慮的時候,接納它,順其自然,然后把注意力專注在應對事情、解決問題上。一方面,沒那么關注它,焦慮自然會弱化,另一方面,專注于事情,把事情做得越來越好,控制感會提升,焦慮也就會降低。
(5)通過身體放松緩解焦慮。
焦慮本身只是一種情緒,而情緒,可以通過宣泄、表達得以釋放、緩解。
所以,焦慮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情緒管理來緩解自己的焦慮狀態,尤其是身體放松的方式。
焦慮時,我們的身體會處于應激狀態,肌肉緊張、血管擴張、心跳加速,通過身體放松,可以讓我們快速回到正常狀態,身體沒有那么緊張,心理也就沒有那么焦慮了。
通過以上5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這個“人人焦慮”的時代,找到與焦慮共處的方式。
5.2 抑郁的自我調節方法
抑郁,是我們在乎,但是結果不理想時的一種情緒反應。調節抑郁情緒,可以有以下幾個方法:
(1)發現積極的方面和影響。
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往往容易過度關注事情不好的方面,過度關注事情不好的影響,而越關注消極的方面、消極的影響,我們越容易抑郁。
但是事實上,任何事情的發生,有消極的方面,也一定有積極的方面;有消極的影響,也一定有積極的影響。
所以,我們需要從原來的消極注意中走出來,多去看看事情好的方面、好的影響,我們的心情也會好很多。
雖然有時候并不容易,但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一定會發現,事情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
就算是事情本身沒有任何積極之處,失敗帶來的經驗和教訓,也是一種積極的影響。
(2)發現進步之處。
挫折,會讓我們失落、抑郁,而重復的挫折,更容易打擊我們的自信和希望,讓我們更加悲觀、抑郁。
如果我們只盯著失敗本身,就會容易陷入悲觀、抑郁的消極情緒中,不能自拔。
如果我們能發現,雖然每一次的結果都不太理想,但是每一次都有進步,那么我們的情緒和心態就會好很多。
這可以幫助我們,從原來徹底的失敗中走出來,看到積極的希望。
能夠看到進步,我們的心情也就會好很多。
(3)不要放大失敗的影響。
有時候,因為之前過高的期待,會放大我們失敗后的失落情緒,放大我們對失敗后果的認識,認為失敗就意味著一無所獲。
其實,這只是我們下意識的一種假設,認真想一想,真的有那么嚴重嗎?就算確實比較嚴重,它的消極影響,是否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補償、消除呢?
只要我們從抑郁的情緒中走出來,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和可能,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問題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以應對。
(4)接納現實。
既然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我們就要學會接納,否則只會讓自己更抑郁,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讓自己失去興趣、動力解決問題。最終問題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看不到希望,也就越容易抑郁。
所以,要學會接納現實,與現實和解,這是我們處理抑郁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
(5)激發積極情緒。
讓自己的情緒不再那么低落,減少抑郁是一種方式,增加積極的體驗是另一種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需要去降低消極體驗,積極體驗多了,消極體驗自然就少了。所以緩解抑郁,還有另外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積極。
比如,多曬曬太陽、多和親密的朋友聊聊天、多看看有趣的電影、多聽聽喜歡的音樂、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等。
以上所有的方式,都可以讓我們變得更積極、更樂觀,積極情緒多了,消極情緒自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