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人大代表履職工作手冊(第四版)
- 許安標主編
- 1246字
- 2022-08-01 19:29:58
(二)關于人民代表大會
7.人大是什么性質的國家機關?怎樣“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通過各級人大來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大的這種地位,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人大是國家機關,與國家行政、監察、審判、檢察機關一樣,同樣面臨著并且必須進行大量的、經常性的工作。全國人大和一些地方的人大肩負立法工作任務;各級人大要決定國家或本行政區域內的重要事項,選舉、決定或者罷免本級國家機關的組成人員或者領導人員,監督或者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和監督本級其他國家機關的工作等。人大也是代表機關。全國和地方各級人大都是由民主選舉產生的,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大由人大代表組成,通過各種方式,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充分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是全國和地方各級人大的根本任務。人大處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第一線,人大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根據憲法的規定,加強國家權力機關建設,努力使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有權威的國家權力機關,成為能夠擔負起憲法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聯系群眾、反映民意、解決矛盾的為人民群眾所信賴的代表機關。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推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隨著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的實施,隨著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在以民主法治為第一特征的和諧社會的建構中,人大的地位和作用會更加突出、更加重要。
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工作機關、代表機關,人大怎樣“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呢?
第一,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的議案,都要在審議前或審議中,廣泛聽取人民群眾和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如每年代表大會召開前,都要組織人大代表進行集中視察,了解情況,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為審議列入代表大會會議的各項議程做好準備。又如對審議的法律草案,都應該通過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和聽證會,聽取各地方、各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和人民群眾的意見。法律草案原則上還要向全社會公開,征求全民意見。
第二,采取各種辦法,使人民群眾了解人大工作,使人大的工作自覺地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如人大會議一般都公開舉行,會議的主要內容都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報道。在一些地方,人大常委會會議開幕前在媒體上發布公告,普通公民可以申請旁聽。
第三,在閉會期間加強人大代表與選民的聯系。通過代表視察,人大機關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受理申訴、控告或檢舉,建立代表接待日制度,開展代表小組活動等,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反映群眾的意見、傾聽群眾呼聲。
第四,根據選舉法和代表法的規定,代表應當采取多種方式經常聽取人民群眾對代表履職的意見,回答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對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動的詢問,接受監督;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應當以多種形式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原選區選民或原選舉單位可依照法定程序罷免他們不滿意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