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克歇爾—俄林貿易理論
- (瑞典)伊·菲·赫克歇爾等
- 812字
- 2022-07-22 16:38:19
內容介紹
哈里·弗拉姆,瓊·弗蘭德斯注5
赫克歇爾的文章《對外貿易對收入分配的影響》以及俄林的博士論文《貿易理論》(Handelns Teori)是國際貿易領域H-O(Heckscher-Ohlin)理論(赫克歇爾-俄林貿易理論)的兩大基石。赫克歇爾的文章最初以瑞典文發表于1919年。英文縮略版則是出現于1949年。俄林的論文最初是以瑞典文于1924年發表,名為《貿易理論》,且一直未有英文翻譯版。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的出現取代了以羅伯特·托倫斯(Robert Torrens, 1815)和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 [1817], 1951)為代表的古典范式而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導理論。赫克歇爾的創新之處在于將比較成本差異以及貿易模式歸因于要素稟賦的差異性而不是如古典理論所言的生產力方面的“氣候”差異。俄林認識到赫克歇爾的天才思想所揭示出來的革命性本質,并將其與一般均衡和新古典理論相結合,增加了貨幣因素并將新模型打造成綜合性的分析工具。
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研究廣為人知則是源自俄林于1933年出版的《區際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我們出版這一原創性著作的動機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必要用英文將赫克歇爾的論文完整地向世人展示,同時也對第一版進行一些實質性的糾正。在第一版中曾被遺漏的章節反映了克努特·維克塞爾的深遠影響。第二,《貿易理論》一書乃是對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的第一次全面論述,因此有必要以英文的形式刊行。其論述構成了俄林當時所認為的分析的核心和關鍵所在,并在后來擴展為《區際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第三,它解釋了俄林(Ohlin, 1929a, 1929b)與凱恩斯先生在《經濟雜志》(Economic Journal)上關于國際收入轉移問題展開爭論時,其所堅持的論點的根源。這些論述早于《區際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四年。最后,出于實用主義的目的,任何有意于閱讀俄林第一手資料的人都可以閱讀其本人的博士論文而不是后續的文獻,以節約相當的時間。
在引言部分,我們試圖闡述赫克歇爾和俄林對H-O理論的影響,比較兩個人各自的貢獻,同時比較該理論的最初版本與現代版本之間的差異,并介紹俄林在《貿易理論》一書中涉及國際貨幣經濟學方面的開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