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PLG的執行地圖

我繪制了一張PLG執行地圖,如圖2-10所示。當然,也鼓勵大家創新,畢竟第一個PLG傳奇企業當時并沒有任何成功地圖。不過,我們先僵化、再優化,先掌握當下最佳PLG戰略執行方法,提高團隊能力與認知的基線。

圖2-10 PLG執行地圖

PLG執行地圖有5個關鍵步驟,實現從產品理念到J形增長和盈利。首先從客戶端發現痛點,基于最小功能實現原則設計Beta版本的SaaS產品,通過熟人客戶反復試用、訪談、調研,做出符合PLG的三好產品。然后發布Pre版本,讓被邀請的粉絲客戶體驗產品,這個階段要找到產品出圈的鉤子,也就是能一秒鐘抓住別人好奇心的廣告語。當Pre版實現從熟客轉向生客后,產品就具備了產品驅動增長的基礎能力,接下來正式版就可以啟動了。當找到增長的北極星指標后,增長將正式進入全速期,接下來就是開展增長試驗和產品優化迭代,產品的口碑力量爆發會帶來巨量用戶。在這個過程中,要左手增長、右手客戶成功,隨之推出付費版本,引導客戶付費,最終實現J形增長和企業盈利。

接下來,我們分解這5個步驟,進一步了解每個步驟的關鍵要素。

1.與熟人客戶共創極致Beta版

PLG源于好產品,第一步就是打造好產品。我們看到大部分PLG成功SaaS創始人本身就是“用戶”,他們深知客戶使用場景的痛點,可以清晰地定義產品的核心功能和價值。

通常,新產品的種子客戶都是熟人。要跟熟人一起打造極致的Beta版本。這個階段,是把做產品的想法落實到真實的功能上面,并且通過熟人客戶驗證產品體驗。因為是熟人,所以溝通效率比較高,雙方一起進行產品共創,同時也培養了第一批忠實粉絲。跟熟人一起“共創循環”,包括定義產品功能、做出產品、試用、觀察客戶行為、調研客戶感受、再優化、迭代產品,啟動新一輪的“共創循環”。

2.發布Pre版本,尋找鉤子

當Beta版完成后,接下來要上線Pre版。Pre版要定向邀約陌生客戶,只有受到邀約的陌生客戶才有權限體驗。這個階段要驗證兩件事:第一,新產品能否自主實現從熟客轉向陌生客戶;第二,能否找到吸引陌生客戶的鉤子。

因為Beta版是跟熟客共創的,所以會有很多“盲區”需要在本階段挖掘。原因很簡單,因為太熟悉了,我們就會誤以為很多操作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些可能是陌生用戶激活的障礙點。這個階段就是把這些障礙都清除掉。

Pre這個名字來自Slack,當時它們覺得Beta版會讓陌生客戶覺得這個產品還不是成品,于是換了一個詞,Pre版,反而讓客戶覺得有“優先特權”,同時還能默認這個產品需要自己反饋不足之處,幫助其更完善。我很認可Pre這個叫法,這符合用戶心理學,可見PLG產品的很多細節都凸顯了PLG的特點。

這個階段要找到一個鉤子,也就是讓產品出圈的“噱頭”。讀者還記得Salesforce當年是怎么出圈的嗎?雖然Salesforce是SLG模式,但是出圈也是“噱頭”很足,直接喊出了口號“No Software”,一家幾十人的小公司叫板所有軟件巨頭,就這樣出圈了。

3.確定北極星指標,上市正式版

北極星指標就像夜空中的北極星一樣,指引著企業朝著唯一的方向前進。北極星指標跟企業長期價值一致,要能實現客戶價值。

舉個例子,Facebook和MySpace是競爭對手,MySpace的北極星指標是總注冊用戶數,Facebook的北極星指標是月活躍用戶數。因為社交軟件的價值在于客戶通過平臺進行日常社交,所以北極星指標“月活躍用戶數”要比“總注冊用戶數”更能體現產品的價值。Zoom和騰訊會議的北極星指標就是每周會議數量,飛書和Slack的北極星指標就是項目組數量和發送消息總數。

如何找到北極星指標?我和很多成功的企業創始人和產品經理聊過這個問題,大家的答案都很一致——需要多次嘗試和驗證。我畫了一張流程圖,希望能幫助讀者盡早找到北極星指標,如圖2-11所示。

4.增長實驗優化產品,獲得免費巨量客戶

這個階段就要組建增長團隊,啟動增長實驗,一步步優化產品,實現口碑效應。

圖2-11 尋找北極星指標流程圖

談到增長,不得不介紹一下海盜指標,這是2C市場常用的增長指標,絕大多數做App的企業都在采納海盜指標。圖2-12是2C行業的海盜指標。漏斗分為獲取用戶、用戶激活、提高留存、增加營收4個階段,進而形成口碑效應,實現病毒式增長。

圖2-12 2C行業海盜模型

2B行業的SaaS銷售流程一般也遵循銷售漏斗的思維,只是2B領域采購流程和決策流程相對復雜。結合2B的特性,我梳理了2B PLG的增長漏斗,如圖2-13所示,供大家參考。

圖2-13 2B PLG增長漏斗

2B PLG增長漏斗由2個漏斗疊加而成,左邊的漏斗是偏2C打法,右邊的漏斗則是偏2B的打法,左邊是免費客戶漏斗,右邊是付費客戶漏斗。

這里的MQL與我們平時定義的MQL不一樣,也可以稱作產品合格線索。企業的個人賬戶數量累計達到一定程度,可以認為能發展成為企業客戶的時候,可以安排銷售(SDRSDR(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銷售開發代表)。 、電話銷售、大客戶銷售)進行溝通。

舉個例子,如果某企業已經有200位員工在使用免費版本的SaaS產品,而收費版本ARR是500元/賬戶,那么這個企業就是ARR為10萬元的企業客戶。一般10萬元級別還是需要線下溝通的,然后一步步推進到簽約環節,轉化成營收。

5.持續客戶成功,啟動收費實現商業化

PLG的商業化收費模式雖然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驗證,但是同樣還面臨很多挑戰。最突出的兩個挑戰是,免費客戶升級為付費客戶的轉化率低,付費客戶的持續增長天花板很難打破。

(1)個人免費客戶升級為付費客戶

關于付費客戶轉化率低的問題,我們要回到增長飛輪做反思。PLG的本質是好的產品帶來更多的客戶,更低的獲客成本讓企業有更多預算,繼續做更好的產品。如果能夠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迭代更好的功能,那么就可以以更高的價值去收費。

之所以從免費向收費轉換難,大多數情況是因為付費版相對于免費版沒有足夠強的額外價值。最好在一開始推出免費版的時候,一方面設計好收費版與免費版的價值差異,另一方面就是挑戰自己,為客戶提供值得付出更高價錢的新功能和價值。

(2)企業付費的“組織價值”

從個人使用到組織付費的過程,需要強調“組織價值”。個人用戶從免費客戶升級為付費客戶相對容易,要一個企業成為付費客戶,就必須讓企業看到產品對其組織的價值。一個比較好的價值顯化方式是效率數字化、價值貨幣化。

效率數字化,價值貨幣化,就是把給企業客戶帶來的價值轉換成具體的數字或者貨幣,比如使用前后效率具體提升了多少個百分點,為企業節省的預算是多少。

如果一個企業有200個員工在使用免費版SaaS產品,那么這個企業的個人用戶量足夠大,是可以轉成企業客戶的,如果200人都從免費版本升級到付費版本,帶給企業的價值不能等企業老板自己算,而是SaaS企業提供給對方可衡量的價值,包括在效率、競爭力方面有哪些實質性的提高。

某200人的團隊,一個月的人員成本是400萬~600萬元(企業人力成本是薪資的1.6倍),使用某辦公協同工具,人效提高5%,那就是一個月20萬元,一年240萬元,相比10萬元的訂閱費用,那是相當值得的。當然,價值要科學驗證,可以通過前后對比等多種方法統計,不可以夸大。

(3)PLG的銷售流程比SLG簡單

傳統MQL到Rev階段最重要的是解決信任問題、適用性、競爭優勢,PLG是企業內大部分客戶都已經使用并喜歡免費版本,不存在信任、適用性的問題。讓企業付費,只要溝通清楚對企業的價值,然后就可以推進銷售流程進入下一個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个旧市| 西和县| 玉田县| 正安县| 沙田区| 邵阳市| 铜梁县| 英超| 屏边| 星座| 商洛市| 和静县| 桃园县| 海林市| 南陵县| 呼玛县| 普陀区| 依兰县| 垣曲县| 公主岭市| 浮梁县| 普安县| 江安县| 阿城市| 普兰店市| 商丘市| 山阴县| 兰州市| 峨眉山市| 德格县| 伊川县| 雅安市| 阿鲁科尔沁旗| 尚志市| 错那县| 合肥市| 凤翔县| 天等县| 余庆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