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同居多年后分手,可以索要青春損失費嗎
案例6[7]
2013年,孫某與劉某經朋友介紹相識,雙方一見傾心,很快便墜入愛河。這一段快樂的時光持續了五年,到了2018年,彼此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愛情裂縫越來越無法彌合,繼續走下去只會變成煎熬,于是孫某提出了分手。孫某認為劉某與他是初戀,劉某將她的處女之身獻給了自己,為了補償劉某,在分手前,孫某向劉某立下一份字據,承諾在三年時間里向劉某支付100萬元的“青春損失費”,最遲到2021年12月31日前付清。不過這一紙賠償協議,孫某并沒有兌現,最后期限已過,劉某一分錢也沒有收到。于是她一氣之下將孫某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孫某給付其“青春損失費”100萬元并支付相應的利息損失。
律師意見
青春損失費一般是指在男女雙方因戀愛分手或婚姻關系解除后,男方或女方因對方付出較多而對對方的青春損失進行經濟補償的行為。在本案中,因劉某是孫某的初戀且劉某將處女之身獻給了孫某,孫某因而做出承諾,自愿補償劉某100萬元。如果孫某已自愿支付這筆費用,且不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則法律并不禁止其支付這筆費用,孫某不能以“青春損失費”不受法律保護為由要求劉某返還。而如果孫某還沒有支付這筆費用,則因劉某、孫某雙方通過協議以金錢的方式來彌補同居期間劉某的青春時光,與社會道德相違背,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價值體系,從而導致該約定內容無效,故劉某請求孫某給付其“青春損失費”100萬元的訴訟請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如果男女一方故意違背公序良俗、背離正常的戀愛倫理,如事先隱瞞已婚事實、以玩弄對方為目的進行所謂戀愛等,都必將給另一方造成重大的精神痛苦和心靈創傷,影響受害人的正常生活,侵害其正當的利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過錯方向另一方以“青春損失費”的名義向其支付精神損害賠償,法院是不支持反悔的,無過錯方也享有向法院提起侵權損害賠償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