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高管經營課:覺察認知盲點,突破增長瓶頸
- 范桃根
- 1089字
- 2022-06-15 16:03:16
問題5:經營格局問題
要求企業經營者具備使命情懷,規范經營、系統管理都是強求。
沒有夢想難以致遠,目標含糊無法聚焦,行為散亂效率低下。
全面競爭時代,企業不能格局狹小、缺乏情懷,否則難以持續生存發展!
1.格局局限
缺乏夢想、沒有雄心壯志,只想賺點錢。
擁有財富之后,內心迷茫。錢夠花了,賺錢干什么?
企業沒有夢想,組織沒有目標,員工則缺乏激情。
企業沒有夢想或者不能給員工夢想,混日子的人就會成為大多數。
眼里只有錢則目標不堅定,什么賺錢就做什么,始終被市場機會牽著鼻子走。
甚至克扣工資,欺騙客戶,損害合作者的利益,最后走進死胡同。
意識上看不透市場客戶價值培育與利潤結果的關系,行為上則不可能立足長遠、謀篇布局、修煉內功。用最廉價的勞動力、最便宜的原輔料、最簡單的設備,生產加工最廉價的產品。
風調雨順的市場環境,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的企業也能賺錢。
時代不同了,企業即使今天賺錢,明天可能就無錢可賺。
2.情懷狹小
一竿子插到底、眉毛胡子一把抓是普遍的管控模式。
主管、經理沒權力,即便是總監、總經理也沒什么權力。
幾十人、幾百人,甚至上千人都成了提線木偶,談什么價值與能力?
人管事、人盯人。一個人做事另一個人盯著,盯人的人還需有人督促。
這似乎是笑話,但在經營管理中十分普遍。
沒有思想情懷、沒有社會責任感、沒有使命感,心里、眼里只有雞毛蒜皮的事。管理上就難免婆婆媽媽,甚至疑神疑鬼。
擴張格局、培育情懷,是許多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彌補的短板。
3.角色錯位
經營者管得太多——
未能將戰略定位、發展規劃、經營計劃,捏成相互銜接的經營流程;
憑感覺、拍腦袋決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朝令夕改。
經營者沒有承擔自身角色責任,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
最可怕的事情是經營者,往往還要搶管理者的角色。
戰略定位不穩定、發展規劃不具體、經營計劃不詳細;
經營者天天都在談管理,結果管理狀態一直混亂,無法理順。
管理者無所適從——
定位不穩定、規劃不具體、計劃不詳細,管理沒有目標和依據。
戰略、規劃、計劃都寫在紙上,貼在墻上,成為形式上的擺設;
目標約束性不強,或者目標沒有分解為管理評價數據或依據;
管理者沒有目標、缺乏數據、指標依據,就只能變成無頭蒼蠅。
管理者常常要面對經營者搶角色、替代管理的諸多煩惱。
專業者無戲可演——
經營替代管理,管理替代專業。
專業者只能按指令干活,即使有專業能力也會被荒廢,久而久之自然無能。
財務主管對資金的管理夠專業,預算也有、計劃也有,可是領導不按規定執行;最后資金運行出現障礙、遇到問題,財務管理專業能力體現在哪里?
久而久之,企業可能連財務預算、資金管理計劃都不做了。
經營失位、管理錯位、專業無位問題很嚴重,這不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