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高管經營課:覺察認知盲點,突破增長瓶頸
- 范桃根
- 1261字
- 2022-06-15 16:03:16
問題1:規模與能力問題
離開國家的政策性支持與保護,還有多少企業能夠抵御全球性競爭?
剔除低成本低價資源消耗性競爭,又有多少企業能夠立足國際市場?
在物資匱乏、市場空間大的經濟環境中,企業都不缺乏競爭力;
在市場飽和、產能過剩環境中,有價值競爭力的企業非常少。
1.小企業為什么長不大
小企業通常分布于門檻低、資本要求不高、技術含量低的加工或服務行業。
做點針頭線腦、紙巾、尿布、棉簽、口罩、衣帽鞋襪之類的產品,或提供餐飲、物流、清潔等服務。基本依賴勞力或勞務價值競爭生存,主要競爭方式就是拼資源成本、比產品服務價格。企業基本沒有市場價值創造力,市場消費量的起伏波動很容易讓他們傷風感冒,甚至一命嗚呼。
丈夫是總經理、妻子是財務總監、兄弟姐妹各管一塊的企業非常多。家就是企業、企業就是家;有時家庭矛盾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直接影響家庭關系。這種經營管理模式,企業發展不起來很正常;經營規模不大都問題不斷、障礙重重,規模稍大一點,企業內部就亂了。
小微企業要想獲得市場競爭力,關鍵在于轉變家庭小作坊經營管理模式。多數小微企業始終做不起來的原因,并非在于資本、技術、人才資源的局限,而在于意識、眼界、價值經營管理體系的顯著缺陷。
2.規模企業為什么遭遇發展瓶頸
中型或規模化企業起步較早,抓住了市場機遇,又具備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多數具備產供銷完整業務鏈,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沉淀了一些資本、資源價值優勢。目前這部分企業大多遭遇了發展瓶頸,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甚至經營規模萎縮。這種現象似乎受外圍市場飽和度的影響,其實并非如此。
中型企業的經營規模背后,并非是與之相匹配的市場價值創造力或競爭力。多數企業達到現有規模,得益于市場機遇的牽引,得益于政策支持的保護??瓷先ヒ幠4?,其實沒有與規模相匹配的價值與能力。一旦外部市場飽和度達到一定程度,或自身經營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企業的老大難問題越來越多,不可避免遭遇難以突破的發展瓶頸。
這類企業最缺乏的是市場客戶價值競爭經營導向,以及專業化職能競爭力培育管控體系。有些企業市場營銷能力強,可是技術與產品研發能力短板明顯;有些企業技術、產品開發能力具備優勢,可是市場營銷能力特別弱;有些企業技術、產品、市場能力都不錯,可是運營管控能力短板明顯。存在專業職能短板的中型企業非常多,這是大批中型企業停滯發展,甚至衰退的根源。
3.平臺型企業為何困難重重
大型企業具有雄厚的資本與資產實力,人才、技術、品牌優勢明顯,而且多數具有行業或區域顯著經營優勢。這類企業的經營管理比較規范,內部管理體系比較健全。由于具備資本、資產、政策支撐優勢,甚至市場與行業經營性保護。企業組織中的官僚氣息普遍比較重,經營管理效率比較低。嚴重欠缺市場化組織管理與工作激勵驅動機制。
大企業不能解決好內部工作驅動機制功能問題,看不到遠大前程。
市場格局、經濟環境、競爭模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市場空間大,找機會、拼資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產能過剩,拼價值、比能力的時代已經來臨!
平庸或競爭力薄弱者、價值能力缺陷明顯者,必須要有客觀而清醒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