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命運在戰(zhàn)火里萌芽

遠(yuǎn)方的風(fēng)從歷史深處吹來,送來時間的信使,緩緩地為人們勾勒了一段精彩的老故事。

一個叫陳嗣慶的法律系高才生,經(jīng)人介紹結(jié)識了19歲的繆進蘭,兩人由此結(jié)下了一段深深的緣分。

繆進蘭當(dāng)時剛剛高中畢業(yè),雖然學(xué)歷不如陳嗣慶,但也算得上是進過“洋學(xué)堂”的現(xiàn)代女性,性格活潑爽朗,十分熱愛運動,在讀高中的時候就是學(xué)?;@球隊的一員。陳嗣慶也十分熱愛運動,雖然學(xué)的是法律專業(yè),但一直特別向往成為一名運動員。他在小學(xué)六年級的時候就開始踢足球,也會打網(wǎng)球,打乒乓球的技術(shù)也很好……

對運動的熱愛拉近了兩個年輕人的距離,一段美麗的緣分像藤蔓一般,在寂靜的時光里瘋長。在交往了一年后,繆進蘭放棄了已經(jīng)考取的上海滬江大學(xué)新聞系的就讀機會,選擇與陳嗣慶結(jié)婚,成為陳嗣慶堅實的后盾。

陳嗣慶是個很有抱負(fù)的青年,為了更好地發(fā)展事業(yè),在婚后第一年,他暫別懷孕的妻子,離開了淪陷區(qū),到大后方重慶開展律師業(yè)務(wù)。

嘉陵江畔的重慶,是一座西南地區(qū)的名城。云霧盤繞,山水相映,美不勝收。1937年,國民黨政府從南京遷到了這里,使之成為戰(zhàn)時很重要的城市。此后,這座小城漸漸熱鬧起來,軍人、政客、企業(yè)家、知識分子、難民……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從各處涌入了重慶。陳嗣慶正是這其中之一,在風(fēng)云變幻的時代,他在這片土地上埋下了夢想的種子,并為之努力奮斗。

當(dāng)陳家長女陳田心出生之后,在父母的催促下,繆進蘭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從上海一路跋涉來到了重慶,一家人得以團聚。后來,陳嗣慶的哥哥陳漢清也帶著妻兒來到了重慶,與他們會合。

在父輩的顛沛流離中,我們的主角三毛也迎來了自己的人生。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彼時戰(zhàn)火紛飛,人民生活正處于水深火熱中。但好在幸運的三毛生在不錯的家庭,父母以最大的能力守護著自己的孩子,使其免受戰(zhàn)亂疾苦。

三毛的本名叫陳懋平,他的父親曾說過,“懋”是家譜上傳下來的,是屬于她那一輩的排行;“平”是在她出生那年戰(zhàn)火連天,父親對這個世界許下的和平期待。

三毛在學(xué)寫字時就在小小年紀(jì)為自己的名字做了一回主。無論如何讀,她都學(xué)不會這個筆畫很復(fù)雜的“懋”字,最后就自作主張地把中間那個字跳過,叫自己“陳平”。反反復(fù)復(fù)很多次后,父親“投降”了,尊重了她的選擇,還把她弟弟們的“懋”字也拿掉了。

“三毛”這個名字是她1974年發(fā)表短篇作品《沙漠中的飯店》時用的筆名。之前,她一直都用真名“陳平”發(fā)表作品。

正如父親陳嗣慶所期待的一樣,在三毛出生一年半后,日本政府簽署了投降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期盼已久的和平之光,終于普照大地。

大部分人的孩提時光都是柔軟而爛漫的,每個孩子的父母都能說出孩子的一些兒時趣事。在父親的印象中,三毛從小就有一些特別之處,她很獨立,也很冷漠,與人相處時總有一些疏離感。她不喜歡玩女孩子們玩的游戲,也不喜歡和別的孩子玩。但是她膽子很大,在重慶居住時,家附近有一座荒墳,別的孩子都不敢去,她偏偏就敢一個人去那里玩泥巴。逢年過節(jié)殺羊的時候,她都能不動聲色地從頭看到尾,不放過任何一個細(xì)節(jié)。

在重慶,每家的廚房都有一個大水缸,埋在地里用來蓄水,方便生活使用。家長們怕發(fā)生危險,不允許孩子們靠近,可三毛卻躍躍欲試,對它充滿好奇。

一天,大人們都在吃飯,忽然聽到了激烈地拍打水的聲音。大人們見三毛不在飯桌上,便迅速地沖到水缸邊。那時三毛正頭朝下扎在水缸里,雙腳拼命地在水面拍打。水缸很深,三毛就用雙手支撐著缸底,好讓自己的雙腳露出水面,能夠拍打出水聲。大人們迅速把她拉上來,三毛竟十分鎮(zhèn)定,不哭不喊,說了聲“感謝耶穌基督”,隨后吐了一口水。因為性格倔強,三毛常常會發(fā)生一些諸如此類的小意外,但還好她總能將其安然化解。

抗戰(zhàn)勝利后,三毛的父親帶著全家人遷到了南京,在南京開了一家律師事務(wù)所。那時他們的居住條件改善了很多。他們的新家位于南京鼓樓頭條巷四號,是一幢寬敞的西式宅院。陳嗣慶和哥哥一家合住,直到1949年,他們才離開這里,經(jīng)上海遷到臺灣地區(qū)。

南京的家寬敞了許多,三毛的樂趣也就更多了。她會跨著竹竿繞著梧桐樹騎馬,打雪仗,采桑,追鵝,還制造了第一個玩具——用樹枝折成的“點人機”。她的玩伴也多了起來,除了兩家的兄弟姐妹,還有傭人蘭瑛的孩子“馬蹄子”。

從三毛的作品《背影》中可以看到,白天只要姐姐上學(xué),蘭瑛就會帶著她到后院去和“馬蹄子”玩兒。三毛其實是個很愛玩兒的孩子,但是和“馬蹄子”并不是很投緣?!榜R蹄子”雖然是個男孩兒,卻很愛哭,還長了個癩痢頭。所以只要蘭瑛稍不留神,三毛就會從“馬蹄子”身邊跑開。就算沒有一個人陪她玩,她也能找到自己的快樂。

三毛漸漸長大,她開始渴望探索這個豐富的世界,不光是她生活的現(xiàn)實世界,還有書中的夢幻世界。

三毛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格外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他們在家中的二樓專門為孩子們收拾出一間讀書室,里面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三毛非常喜歡這間裝滿書香的屋子,窗外就是碧綠的梧桐樹,每天清晨,陽光從樹的縫隙中穿過,投射到窗邊,樹上還有小鳥,鳥鳴清脆,為這幸福的一家人歡歌。三毛就從這里走進了讓她充滿期待和向往的書中世界。

在這里,三毛閱讀了人生中第一本漫畫書,是張樂平先生創(chuàng)作的《三毛流浪記》。它講述了一個叫三毛的孤兒在上海街頭流浪的故事。在漫畫中,瘦弱矮小的三毛為了生存下去,做報販、擦皮鞋、當(dāng)學(xué)徒……一組組笑中帶淚的漫畫將三毛悲慘樂觀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生活充滿了疾苦,他卻始終樂觀堅強。

年紀(jì)小小的三毛,當(dāng)時還未識字,完全是通過圖片領(lǐng)會其中的意思。她竟然讀懂了漫畫背后的悲喜,幼小的心靈被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牽動著。三毛非常喜歡這本漫畫書,后來又讀了張樂平先生的另一部作品《三毛從軍記》。

《三毛流浪記》對她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她二十多年后在撒哈拉沙漠為自己取了筆名“三毛”,便是為了紀(jì)念那位她第一次在書中結(jié)識的朋友。

準(zhǔn)確地說,三毛讀書其實是從讀圖開始的。她先看圖畫和字的形狀,再去問哥哥姐姐,弄懂書中文字所表達的意思。

《三毛流浪記》激發(fā)了三毛對書的探索欲,除了張樂平先生的漫畫書,她還讀了《木偶奇遇記》《格林童話》《愛的教育》《苦兒尋母記》等童話書。她開心地在一部又一部作品中沖浪,體會著書中的奇妙和歡愉。

時間悄然劃過,三毛靜悄悄地成長,她的生活也在慢慢發(fā)生變化。1949年,三毛跟隨父母離開了南京。在她的記憶中,那天她正在家中看桑樹上的蠶寶寶,父親回來的時候給了她和姐姐一大沓金圓券,當(dāng)時通貨膨脹已經(jīng)非常嚴(yán)重了,這樣的金圓券不斷在貶值,已經(jīng)不值什么錢。她和姐姐玩得很開心,并不知道他們又要搬家了。

彼時的三毛,并不懂大人的淚水和哀愁。小孩子總是向往新鮮的世界,搬家,于她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件太傷感的事。

三毛的一部分童年時光似乎都是在跟隨父母搬家的過程中度過的,她出生在重慶,后來又跟隨父母來到南京。而她這次又將跟隨父母經(jīng)上海去臺灣。其實她的童年經(jīng)歷對她的影響也延續(xù)到了后來的生命中。她走出了國門,走過了沙漠荒山,走過了大海小島,走遍了萬水千山。

去往臺灣的旅程充滿了艱辛,在滔滔的海浪聲中一家人乘坐著“中興輪”號,奔赴未知的命運。在顛簸的船上,母親暈船十分嚴(yán)重,吐得厲害。看著母親憔悴無力地躺著,三毛心中籠罩著一層恐懼的陰霾,但還好,他們終于平安到達臺灣地區(qū)。

到了臺灣地區(qū)后,三毛的父親在臺北建國北路朱厝侖找到了一幢日式的房子。當(dāng)時那里還是比較荒僻落后的街區(qū),因為初到臺北,一切還未安穩(wěn),尤其是陳嗣慶沒辦法馬上開業(yè)做律師。兩個家庭一共有八個孩子需要養(yǎng)活,所以一家人在經(jīng)濟上不免有些拮據(jù)。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而單純的,小小的年紀(jì)還不懂得生活疾苦,也無須為此擔(dān)憂。他們正興奮地去探索這個全新的世界,尤其是三毛和哥哥姐姐們來到這幢日式的房子時,對榻榻米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一個個都脫光了鞋襪在上面歡呼雀躍,高興得發(fā)狂。

在父母的呵護下,童年的三毛沒有過多地體會到時代的疾苦,更多的是在平靜的光陰里積蓄能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迭部县| 宜城市| 奎屯市| 济宁市| 安陆市| 安吉县| 伊春市| 闸北区| 通化市| 寻甸| 德保县| 洛宁县| 柳河县| 子洲县| 嵊泗县| 同德县| 惠安县| 合水县| 涡阳县| 蓝田县| 吴江市| 陆良县| 固阳县| 桃江县| 改则县| 宝山区| 松阳县| 沅江市| 蒙山县| 连南| 民和| 宝丰县| 仙桃市| 成武县| 衡东县| 舞钢市| 呼图壁县| 阜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郧西县|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