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女人與味

有這么一句古語,叫“君子遠庖廚”。古時候,女人是被當作“小人”來看待的,不能列入“君子”的行列。這要是在現在的話,還不得被她們罵得狗血噴頭?把女子與小人放在一起,那么,君子肯定就要高出他們一頭了。在中國的古籍上,一直就是這么寫的。所謂“君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知識分子”;而“小人”,大概就是“非知識分子”吧。古人把女子與小人相提并論,意思就是說,女人即使是知識分子,也不能加入君子的行列。如此一來,若是遭到女人們倒豎著柳眉的嚴厲斥責,也并不能算是冤枉。

所謂“君子遠庖廚”,有人也許會這樣解釋,說:君子就是不能進廚房,不能干殺豬宰雞那些活,不能聽牲畜被宰殺時發出的慘叫聲。我倒是認為,廚房里那些碟子、碗的碰撞聲,還有烹煮食物的氣味,可能會干擾君子的靜思,所以必須遠離廚房。這種解釋也許更加符合實際的情形。

女人天生就是與廚房結了緣的。可是,現代社會好像形成了一種鼓勵男人們在廚房里忙忙碌碌的風尚。從古代的詞語來看,所謂“家事萬端”,其中的“家事”當然包括了廚房工作。要是把做飯做菜排除在外的話,男人們還有什么可做的呢?

當然,從職業角度來講,又另當別論。技術性職業遠不止廚師這個行當,裁縫等工作也都屬于技術行當。我認為,在職業技術方面,技術頂尖的一般都不是女人——裁縫也好,廚師也罷,技術要達到出眾的地步,就不是女人能夠勝任的了。不過,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做飯做菜的廚房工作一般都是由女人來承擔的。

自古以來,我們就接受這樣的教導:夸獎別人家的腌菜,是一種失禮的行為。因為人們習慣上認為,腌菜的口味是與那家女主人的味道相關聯的。如果她所腌制的腌菜口味適中,咸鹽的配比合適,就說明這家女主人的感覺是細膩的,是能夠體察男人心思的。而女人的味道和感覺,是一個家庭比較私密的事情。這個結論是毫無爭議的,可以看作是古代流傳至今的一個真理。

我也不管它是不是失禮,只要鄰家腌出了美味的腌菜,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夸上幾句。大部分女人都不會對此表示反感。我想,她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夸獎她所腌制的腌菜意味著什么,或者,即使她是知道其中含意的,也會故意裝作不懂,只是將我的夸獎局限于腌菜上。如果當時她罵一聲“真討厭!”而滿臉通紅的話,反倒變成一件奇怪的事情了。

有關腌菜味道以及與之相關的習俗問題,我曾經向一個老妓討教過。她說:

“的確如此。不過,如果是神經質的女人做腌菜的話,因為她愛美,也就喜歡打扮,就總是喜歡洗澡啊。”

這是她給我的解釋。但是,愛打扮、愛洗澡與腌菜味道的好壞又有什么關系呢?實在令人不得要領。

正月里吃的雜煮[1],各家各戶都不會有太大差別。近來出現了一種叫“鴨雜煮”的新品菜,難得一見。不久前,東京人在年底互相贈送禮品時,有喜歡送鴨子的,所以,我們能在活禽店門口掛著的用黑色棕櫚繩系著的成排的竹籠子里,看到羽毛豐滿的鴨子。

“鴨雜煮”是冬季最受歡迎的佳肴。但即便同在東京,這種清燉鴨子的雜煮,其味道也是各家有別。各地制作的雜煮更是千差萬別,有加入細海帶絲的加賀雜煮、使用小豆的長州雜煮,等等。人們總是喜歡說“鄉土菜肴”,那光是“鄉土雜煮”就有多少種啊?都是做法不同、口味各異的。

有意思的是,在現在沒有公婆的新式家庭里,雜煮差不多都是新婦沿襲娘家的做法。所以,新媳婦如果是關東人,做的就是清湯雜煮;新媳婦要是關西人,做的自然也就是味噌雜煮[2]了。新郎對雜煮的味道只好將就,一切只能服從新婦娘家的口味了。這也并不是說新婦要故意顯擺娘家的風味,雜煮這個菜就是這樣,習慣成自然,是勉強不來的。當然,家里要是有婆婆、姑子的話,做的雜煮自然就是自己家的風味了,由不得新婦自作主張。

事實上,新婦從娘家帶來的雜煮手藝,有時也是可以在婆家與婆婆的手藝相抗衡的。一般這種情況是因為新婦在婆家具有比婆婆更大的權威,說話更管用。不僅僅是雜煮,孩子的教育、金錢的出進等,都由新婦做主,就連丈夫有時也得仰媳婦的鼻息。

我清楚地記得一件與此有關的往事。江戶時代,有個古剎里的長男與神田舊書店老板的女兒戀愛了。經過很多波折,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請我做媒人。新婚不久,新婦就展露出了鋒芒。所謂“鋒芒”,并不是說烙餅時烙出了棱角。新婦歷來心氣高,不僅把丈夫收拾得服服帖帖,就連婆婆也敢頂撞,而且還總是自己做主。要是說江戶時代的古剎,每年新春之際做的雜煮,理所應當是清湯雜煮。可是,經過這個新婦的手,很快就變成關西的味噌雜煮了。那個仰新媳婦鼻息的丈夫,每年新春也就只好唯唯諾諾地吃味噌雜煮了。

那年正月里他來我家,揭開雜煮的碗蓋后,感慨良深地嘆息道:

“啊,好幾年沒有吃上這樣的雜煮了。”

通過一家人家雜煮的做法,我們就能了解他們家丈夫與妻子、婆婆與媳婦之間勢力的消長。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樂趣吧。

王建[3]以《新嫁娘》為題所寫的那首五言詩,想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吧。

三日入廚下,

洗手做羹湯。

未諳姑食性,

先遣小姑嘗。

王建的這首詩,描摹了新嫁娘的巧思慧心。第一次燒飯菜,不知婆婆的口味,那就先請婆婆養大的小姑子嘗一嘗吧。新娘的機靈聰敏、心計巧思,躍然紙上。

這樣慧心巧思的新嫁娘,現在恐怕已經很難尋到了。丈夫說:“這個菜太辣了。”媳婦會很平靜地道:“那就用開水沖淡點吧。”要是丈夫說:“這個菜太甜啦。”媳婦會回敬道:“桌子上不是有鹽罐子嘛。”如今,類似這樣氣勢很沖的妻子可不在少數啊。

到了一定的歲數,很多人都會懷念母親的味道。可是我并沒有這樣的“懷念”。我小時候哪來現在這么多好吃的食物?食材也沒有現在豐富。所以,相比之下,那些粗陋的羊棲菜[4]與油炸豆腐,遠不如同樣簡單的中國菜當中的炒菜好吃。要是說清淡樸實的味道的話,涼拌山菜就很不錯。

說到山菜,不由得令我想起七八年前,我在橫手古城遺跡池塘邊的一家小酒館里,就著山菜制作的菜肴,慢慢喝酒的往事。酒館里只有老板娘和一位半老的女傭,另外還有兩只貓。廚師就是老板娘,也沒有什么像樣的菜肴,基本上都是地里采摘的家常菜,充滿了田野的新鮮氣息,這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我還記得,當時走廊上淡紅色的合歡花開得正艷。

注釋

[1]雜煮:一種日本料理,是以餅為主,加上醬油、味噌等調料做成的湯菜。日本人一般是在正月里食用,各個地區和家庭在調味方面也有不同。

[2]味噌雜煮:將土豆、蘿卜、洋蔥等放入鍋里炒過之后,再加入味噌調味的一種日本的雜煮菜肴。

[3]王建(765—830):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代詩人。出身微寒,一生貧困潦倒。一度從軍,約46歲時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后出為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著作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崇文總目》等。

[4]羊棲菜:一種藻類植物,別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麥等。可做蔬菜,亦供藥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从化市| 永丰县| 全州县| 徐闻县| 天台县| 伊宁县| 临桂县| 黔西| 普定县| 德保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张家口市| 青河县| 青州市| 靖边县| 商丘市| 沿河| 龙江县| 吉首市| 甘肃省| 黔西县| 革吉县| 勃利县| 舞阳县| 姚安县| 平定县| 崇义县| 晴隆县| 五指山市| 白水县| 铜山县| 海阳市| 富阳市| 怀宁县| 霍州市| 吉安县| 太原市| 察雅县| 左贡县|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