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追憶奧野信太郎先生(代序)
- 女人的心思(洋眼看中國)
- (日)奧野信太郎
- 2658字
- 2022-05-11 11:39:23
增田涉[1]
佐藤春夫[2]的譯作《車塵集》出版時,為之作序的是奧野先生。這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女詩人及其作品的譯作。我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知道奧野信太郎這個人的。我也為佐藤春夫的這部作品做過一些事情,例如給他提供過一些古代中國女詩人的詩作,尤其是她們的傳記資料,大多是我提供的。也就是說,我與《車塵集》或多或少有些關系。讀著奧野先生所作序文中的那些精美文字,能夠體味到他對中國古代女詩人是懷著怎樣一種傾慕的情思。我雖說不怎么欣賞他文章的風格,卻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曾經向佐藤打聽過奧野。左藤說他是慶應義塾大學的。這本詩集譯作是1929年出版的,那年我從東京大學畢業。如此說來,已經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我與奧野先生初次見面,大約是1938年,也就是NHK[3]從愛宕山搬遷到內幸町[4]之后不久的事情。由笹川臨風[5]牽頭,NHK舉行中國文學座談會,參加的除了笹川,還有宮原民平[6]、奧野和我。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從少年時代起就十分仰慕的笹川臨風先生,心情十分激動。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不記得與奧野先生那次見面時都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了。
1940年初,東成社[7]決定出版《現代中國文學全集》(共十冊)。佐藤春夫是牽頭人,他向出版社推薦了我和奧野。這樣,我就有了經常與奧野見面的機會。我們一起商量《全集》的框架,修訂出版計劃,選定各個篇目的翻譯人選……從此,我們二人之間就變得很熟了。
大概又過了三年,某家出版社打算翻譯出版《日本外史》[8],還是佐藤春夫牽的頭。見面會是在上野池的一家餐館舉行的,出席的人大多是佐藤的朋友,有久保田萬太郎[9]、小島政二郎[10],還有奧野先生。酒過數巡,大伙都有了醉意。在佐藤春夫的提議下,奧野先生給大家表演了他拿手的“章魚舞”[11]。以前也聽人說過,奧野先生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我這是第一次看他跳“章魚舞”,果然名不虛傳。通過這件事,我也十分認同奧野先生多才多藝這個說法。
戰后的1946年,我在東京大學任講師,1947年辭職。辭職的時候,奧野對我說“你來慶應得了”。我應了他的邀請,成了慶應義塾大學的講師。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常常在校園里見面。見面一般是在學校旁邊的茶館里喝茶、說話。有時,奧野先生也會邀我到銀座或是新橋那些他常去的酒吧玩。既不會說也不會跳的我,總是提心吊膽地看著奧野先生與酒吧的女子們逗樂,說葷段子,玩得十分開心。我雖說不太適應那種氛圍,卻也沒覺得有什么不愉快,倒是愈加嘆服奧野先生的灑脫勁和多才多藝了。
我在慶應義塾大學任教的第二年,不幸得了骨髓炎,獨自一人躺在宿舍里(我的家人早在戰爭時期就都疏散下鄉了)。一天,奧野先生來宿舍看我,立即把我送進了慶應醫院,幫我辦好了住院的所有手續。住院期間,奧野先生也經常來探望。當時,陪護我的是東京大學中國文學專業的學生O君和K君,二人輪流值班。可是,只要奧野先生一來,他們就會聊得火熱,有時談到興頭上,奧野先生還會給學校打電話請假,課也不上了,接著聊。他們說得有趣,聽的人也開心,真不得不佩服奧野先生是個聊天高手。
不僅如此,奧野先生還寫得一手好隨筆文章,這也許與他高超的談話技巧有關吧。我曾經讀過他的處女作《隨筆北京》,除了感佩他流暢的文筆與高雅的情趣外,印象深刻的還有他筆下的女性形象。無論是女作家、女詩人,還是京劇名角,或是煙花柳巷的風塵女子,在他筆下都是那么多姿多彩,令人嘆為觀止。我以為,就憑著他留下的那些隨筆名篇,也足以在日本的文學史上占據一席之地了。
當時,慶應義塾大學中國文學專業的學生很少,也沒有什么用功的人,后來卻人才輩出,涌現出一批本專業的頂梁柱,如村松暎[12]、藤田祐賢[13]、佐藤一郎[14]等,我們之間一直有往來。他們來關西時常常來我這里相聚,也常常給我郵寄自己發表的論文的單行本。有一次,藤田君來我家時告訴了我這么一件事情。說是奧野先生去世后,慶應義塾大學曾考慮過由我來接替他的工作。可當時慶應已經實行了退休制度,要是我過去的話,很快就到退休年齡了,所以,這件事情就沒有再提。當時,慶應的中國文學研究團隊的成員,差不多都是我二十多年前在慶應工作時的同事,他們還沒有忘記只在那里工作過兩年的我。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里很溫暖很高興。我感覺到,在慶應中國文學專業這個領域里,我與奧野先生的緣分一直都在。
最后要說的一件事,就是奧野先生一度曾打算攻讀博士學位。乍一聽,似乎不像是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話。因為戰后曾經有過強制性的規定:大學教授必須具有博士學位。當時,奧野先生已經是教授了,就必須有博士學位。萬般無奈之下,奧野先生擬訂了一個題目——《歐洲的中國文學研究》,決定寫博士論文。他來我這兒收集資料時,還聊起過他的博士論文審查的事情。他說:審查小組必須由三個人組成,中國文學方面就你吧,日本文學方面就請折口信夫[15],英國文學方面就請××(名字忘記了)。可是,不知怎么的,這件事情后來就再也沒有人提了——沒有博士學位照樣可以當教授。可想而知,不用為取得博士學位而大傷腦筋,不必去背“博士”那么個麻煩的頭銜,這對于奧野先生來說,又何其幸哉!
注釋
[1]增田涉(1903—1977):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日本的中國文學研究者,魯迅的學生。《魯迅的印象》的作者,《魯迅選集》《中國小說史略》等日語版譯者。1931年12月2日,魯迅作《送增田涉君歸國》詩:“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2]佐藤春夫(1892—1964):日本詩人、小說家、評論家。
[3]NHK:即日本廣播協會。
[4]內幸町:位于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1938—1973年,是NHK本部所在地。
[5]笹(tì)川臨風(1870—1949):日本歷史學家、評論家、俳人。
[6]宮原民平(1884—1944):日本的中國文化學者,拓殖大學教授、學監。
[7]東成社:日本出版社名稱。
[8]《日本外史》:日本江戶時代后期,賴山陽所著的日本歷史書(之所以稱為“外史”,意為流傳于民間的歷史書)。這是一部記載從源平二氏至德川的武家盛衰史,全部用漢文寫成。1827年,賴山陽將這部書籍獻給了松平定信。兩年后,由大坂的秋田屋等三家書店共同完成出版,全二十二巻。
[9]久保田萬太郎(1889—1963):日本小說家、劇作家、俳人。
[10]小島政二郎(1894—1994):日本小說家、隨筆作家、俳人。
[11]“章魚舞”:一種模仿章魚的樣子全身活動的舞蹈。據說,奧野特別喜歡趁著酒興跳這種舞。
[12]村松暎(1923—2008):日本文學家、作家,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
[13]藤田祐賢(1924—2008):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資深的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文言小說的研究專家。
[14]佐藤一郎:1952年出生。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山梨大學特聘教授。
[15]折口信夫(1887—1953):日本民俗學家、文學家者、日本語學家,也是詩人、歌人,號釋迢空。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