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運營方法論:入門、實戰與進階
- 汪雪飛
- 1081字
- 2022-05-17 14:34:30
2.1 什么是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如此關鍵,那么到底什么是用戶畫像呢?
我們大都以為用戶畫像是隨著大數據這個概念而來的,這可以說是因大數據這個概念影響力的擴大而產生的錯覺。事實上,用戶畫像這個概念早在大數據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只不過,樣本數據量是用戶畫像中很重要的部分,而大數據的發展讓用戶畫像成為更精準、更有借鑒價值的工具。
2.1.1 生活中的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并非互聯網產品獨有,在互聯網普及之前,各種企業產品就已通過調查問卷、市場調研、產品測試等多種線下方法收集用戶信息來構建用戶畫像。
1. 用戶畫像最小單元——初始數據積累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我們約好時間,啟程前往朋友家,到達目標小區,進入之前,保安會做什么?曾有一個段子說保安是哲學家,因為每次有人要進入他負責的領地,他就會發起哲學三問:“從哪來?干什么的?要到哪去?”
從用戶運營的角度來看,保安問這三個問題其實是在對訪客做一個標簽和分類。
問題一:你從哪過來?這是在做來源分析。
問題二:你是干什么的?這是調研用戶屬性,從而對其分析歸類。
問題三:你要到哪去?這是將訪客的用戶屬性和預期用戶行為進行關聯。
這是一個完整的用戶畫像模型收集。隨著保安的樣本量增加,這三個問題基本就能定位一個小區訪客的模型。
2. 用戶畫像進階單元——數據收集、分類及后續追蹤
生活中無意識地應用用戶畫像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逢年過節的時候關心單身青年們個人問題的親戚也深諳此套路。
“多大了?”
“工作怎么樣?”
“收入如何?”
“喜歡什么樣的?”
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背后是一個又一個的個人數據,這些熱心的親戚掌握了足夠多的單身青年男女數據后,就會在自己的“數據庫”里找到合適的對象進行匹配并推薦,力圖解決這些單身青年的個人問題。
2.1.2 用戶畫像的定義
用戶畫像(Personas)這一概念由交互設計之父Alan Cooper提出,是指真實用戶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屬性數據之上的目標用戶模型,如圖2-1所示。

圖2-1 用戶畫像的概念
互聯網中的用戶畫像是通過多個角度,從用戶行為數據中提取某個產品的使用者的共同特征,通過特征比對和建立標簽來描繪該產品使用者的畫像的工具。
收集并清洗用戶數據,建立標簽,對一系列抽象的用戶交互行為進行數據分析,描繪出一個具體的用戶的形象,這就是建立用戶畫像的過程。無論是前面提到的保安的詢問還是親戚的“數據庫”,其實都是根據收集的用戶屬性和用戶行為建立的用戶模型。
我們習慣于為具有某一類特征的人打上某些標簽。比如,喜愛說唱、街舞的人往往會喜歡潮牌,喜愛逛高級超市的人往往更注重生活品質,對商品價格相對不敏感。收集某一類人的行為習慣并進行標簽關聯,就是應用用戶畫像的過程。而這些標簽關聯就是用戶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