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咨詢中發現,家長們都非常重視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但常常忽視握筆的姿勢和孩子睡眠的習慣。
很多人都知道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會帶來傷害,但是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一個小小的“握筆姿勢”,也能傷害到孩子的視力。據調查,小學階段早發性近視眼的學生,95%都是因為握筆姿勢不正確。握筆的姿勢是孩子近視的一個很重要原因。這種錯誤的握筆姿勢稱之為“近視握筆法”,表現為拇指疊在食指上,左、右眼與筆尖距離不一樣,因為拇指會擋住右眼視線,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讓右眼靠作業本更近一些。如此一來,眼睛的睫狀肌收縮,晶體懸韌帶松弛,處在一種“放大鏡”狀態中,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視疲勞及導致近視,甚至斜視。一份對中小學42689人視力低下篩查的分類統計報告顯示,51.6%的兒童因不良的用眼習慣引發近視,而錯誤的握筆姿勢是導致近視的最重要原因。幼兒園的孩子第一次接觸筆是用于畫畫,在他們習慣運用彩筆和油畫棒的姿勢后,轉入小學也自然影響到正確握筆姿勢的形成,不少老師深有體悟:“孩子們的握筆姿勢是朝前傾的,筆一把攥在手里,臉差不多貼到書上了!”
握筆的姿勢是很多家長忽視的一個習慣,成人中也有很多人握筆姿勢不正確的,孩子的握筆姿勢更是問題多多。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小肌肉發育不全,他只有手指包住筆的時候才能用力,寫字才寫得比較好看,如果不注意糾正,長此以往,握筆的姿勢會影響他的坐姿,而坐姿會影響他的視力,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近視眼并不是用眼過度,而是握筆的姿勢不對。握筆姿勢正確的做法是拇指、食指離筆尖一寸,中指在下,拇指、食指成圈,無名指、小指勾起來,墊在中指下面。正確的讀寫握筆姿勢不僅能保證孩子書寫自如,減輕疲勞,而且還能促進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對預防近視也有重要作用。
實驗發現,在正確的握筆姿勢下,孩子能夠順利地看到筆尖,從而能夠流利書寫。若孩子握住筆的尖端,從紙筆上方就無法看清筆尖書寫的情況,只能側著腦袋來看紙看筆。手指與筆尖距離太近、拇指與食指交叉、握筆姿勢不正確,從而導致低頭、歪頭、伸頸、駝背、兩肩不平等,還可能造成脊柱側彎。脊柱側彎目前在我國青少年中的發病率為1%~3%,這個發病率相當高,其中有0.25%~0.27%需要治療,而真正得到治療的又微乎其微。
學校的孩子較多,老師不可能一一地去矯正孩子的握筆姿勢,家庭讀寫環境可能達不到學校的規范標準,孩子容易忽視自己的讀寫握筆姿勢。此時就需要家長一起加入“監督大軍”,陪著孩子一起使用正確的讀寫握筆姿勢。建議家長在孩子開始寫字的時候,采用握筆器,同時選用比較軟的鉛筆,如2B鉛筆,這樣孩子寫字就不用太費勁。握筆的姿勢在先,字寫好在后,只有握筆姿勢對了,字寫好了才是有意義的,只是字寫好了,犧牲了孩子的視力,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現在的孩子從小睡眠就存在很大問題,我經常看見小孩才兩歲,晚上十點多鐘還在外面散步,幼兒睡眠不足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睡覺太晚。全球數據顯示,大約有25%的兒童青少年存在睡眠問題。兒童青少年的睡眠面臨雙重挑戰,首先是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過度的屏幕暴露直接侵占了兒童青少年的睡眠時間,損害睡眠質量;同時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使兒童青少年學業壓力也與日俱增,加劇了睡眠缺損的危機。
根據教育部2008年頒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建議小學生每天要睡足10個小時,初中生每天要睡足9個小時。教基廳函〔2021〕11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20。目前能達到教育部睡眠時間的孩子并不多。
從嬰幼兒階段開始,睡眠就對學習記憶、情緒調節、認知能力等產生著重要作用。有研究發現,在學習語言后4小時內小睡過的嬰兒比沒有小睡過的嬰兒能記得更多的語法知識,而且也可以將語言記憶保持更長的時間,這提示在嬰兒期,睡眠就在記憶強化與記憶保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睡眠質量和睡眠效率越高,嬰兒的自我調節能力也越高。在整體認知能力方面,研究發現夜間睡眠效率越高、睡眠比例越長的嬰兒,其認知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
睡眠不僅促進嬰幼兒更好的發育行為表現,對其腦發育也產生重要影響。一項研究發現,從2歲開始有睡眠障礙的兒童相比于正常兒童,在7歲時的腦灰質體積更小,在背外側前額葉區域的皮層較薄,提示了睡眠障礙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對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來說,睡眠剝奪、生物節律紊亂不僅會引起短期注意力不集中、學業成績下降等后果,長期來看還會損害腦功能,導致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缺陷、抑郁焦慮、行為沖動等情緒、行為問題,損害身心健康與學業發展。大量的腦科學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嚴重阻礙青少年注意力的發展,損害注意加工過程。研究者發現,睡眠不足會影響到背側前額葉皮層、頂葉下葉、內側額回和后扣帶回的腦功能,而這些區域的腦功能恰恰與注意力密切相關。而運用腦電波的測量方法,在諸如P3波的潛伏期和波峰對比中,研究者也發現了睡眠不足對大腦的負面影響。
因此,青少年持久而穩定的注意力,不僅僅需要訓練,還需要良好睡眠的保駕護航。培養注意力要在睡眠上下功夫,否則可能適得其反。睡眠時間越少、睡眠質量越差,語文數學成績、上課聽講和學習時的注意力、主動學習的意識就越差。實驗室研究發現:一晚上的睡眠剝奪就能對10~14歲的兒童在語言、創造力和抽象思維表現上產生不良影響。
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60%取決于父母基因,40%取決于后天環境。在這4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對身高的影響排名第一,超過運動和飲食。促進人體長高的關鍵物質——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在睡眠之后進行的。
為了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高,家長一定要重視睡眠。一個連睡覺都睡不夠的人生,怎能算是一個幸福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