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有限責任公司概述

第一節 有限責任公司的含義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與特征

有限責任公司產生于19世紀末的德國。在有限責任公司出現之前,無限公司、兩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均已經存在,不過也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各自的弊病。無限公司具有信用基礎良好、設立簡便、股東相互信任的優點,但股東無限責任導致公司資金籌集困難,不適合公司規模擴大的需要。股份有限公司雖然滿足了公司籌集巨額資金實現快速擴張的需求,但股東人數眾多且彼此陌生,加之股權分散且流動性強,導致多數股東并不關心公司發展,容易形成內部人控制而危及股東和公司利益。同時,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對社會公眾利益影響較大,各國立法普遍對其采取嚴格的法律控制,因此股份有限公司難以適應中小企業發展的要求。至于兩合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從誕生之時起就孕育了兩類股東之間從公司的經營目標到股東的權利義務的矛盾,協調兩者之間的利益沖突絕非易事,所以這兩類公司從未成為占據主導地位的公司形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正逐漸走向衰亡?,F實呼喚兼收并蓄其他形態公司優點的公司形式——有限責任公司應運而生。德國于1892年頒布世界上第一部《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正如德國學者所言:“有限責任公司并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德國立法者創設的。因此,在1892年《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生效以后,才開始在德國出現有限責任公司?!盵57]其他大陸法系國家紛紛仿效,相繼頒行了有限責任公司法??梢哉f,有限責任公司從產生之日起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逐漸成為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形式。我國1993年《公司法》亦確立了這種公司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法系的有限責任公司相當于英美法系的封閉公司,不同于美國的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LLC)。如前所述,美國表述公司的法定術語是corporation而不是company。由此可見,美國有限責任公司與公司法所謂的公司有異。其實,有限責任公司在全美國只有四十多年的歷史。1977年,懷俄明州在參考、借鑒歐洲有限責任公司法的基礎上,第一個頒布了有限責任公司法,緊隨其后的是佛羅里達州。但此后十來年的時間里有限責任公司的立法處于停頓狀態,主要原因在于有限責任公司能否享受合伙型企業的稅收待遇尚不明確。1988年美國國內稅務當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對有限責任公司免稅的條件作了十分寬松的解釋:有限責任公司事實上可以享受免除企業所得稅待遇。這一裁決成為各州迅速進行有限責任公司立法的推進劑。美國各州在隨后的幾年內群起效尤,有限責任公司立法在各州得到迅速普及。截至1996年美國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都完成了有限責任公司法的立法過程。1994年,美國“統一州法全國委員會”制定了《統一有限責任公司法》的示范法,1996年又對該示范法進行了重要的修改。至此,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新型的企業組織的形式在美國完全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其實,美國有限責任公司不過是公司制度和合伙制度的融合,股東可以享受有限責任待遇,公司可以享受合伙企業稅收優惠。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是指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共同出資設立的,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征

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公司的一種形式,除具備公司的一般特征外,還有自身的特點。大陸法系學者對有限責任公司特征的表述不盡一致,我國學者也是如此。結合我國公司立法,與其他公司形態相比,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股東人數的限制性

大陸法系各國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大多規定了股東人數上限,對其他類型公司通常只規定股東人數下限。究其原因,有限責任公司具有較強的人合性,要求股東之間相互信任。如果股東人數眾多,相互間的信任難以維系,更談不上合作,從而危及公司的生存和發展。當然,各國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上限的規定并不一致。法國《商事公司法》第36條規定:“有限公司股東不超過五十人;如果公司股東達到五十人以上,應在兩年內轉變為股份有限公司或者使股東人數變為不超過五十人,否則公司應當解散。”[58]《公司法》第24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迸c法國公司立法相比,《公司法》并未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超過上限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筆者認為,《公司法》第24條的規定屬于強行法規范,當事人不得突破,一旦出現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超過上限的情況,要么在合理的時間內轉變為股份有限公司,要么在合理的時間內減少股東人數直至符合法律規定,要么依法解散。

2.股東責任的有限性

與個體經濟、合伙企業不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不直接對公司債權人負責。即使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股東也沒有義務以其出資以外的其他財產對公司債權人承擔清償責任。

3.公司資本的封閉性

與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具有封閉性。主要表現為:

第一,就籌集資本方式而言,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只能由全體股東籌集,不能像股份有限公司那樣以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本。所以,大陸法系國家公司法普遍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只能發起設立,其資本只能由全體股東認購,不得向社會公眾募集。當然,資本籌集不公開也有其優點,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程序簡便,方便股東投資。

第二,就出資轉讓方式而言,由于有限責任公司注重維系股東之間的信任關系,因而出資的轉讓受到一定限制。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原則上須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轉讓的出資有優先購買權。股東轉讓出資后,必須辦理必要的變更手續包括但不限于工商變更登記,否則不得對抗第三人。雖然股東出資自由轉讓受到了限制,導致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轉讓相當困難,不過這也有助于增強公司經營管理的穩定性和股東之間的相互信任。

第三,就信息公開程度而言,有限責任公司不承擔所謂信息披露義務,如向社會公開其財務報表等。這也是資本封閉性的重要內容之一?!豆痉ā返?65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依照公司章程規定的期限將財務會計報告送交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在召開股東大會年會的二十日前置備于本公司,供股東查閱;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公告其財務會計報告。”

4.股東出資的非股份化

與股份有限公司將其資本劃分為等額的股份不同,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一般不分為等額的股份,股東出資不以股份為單位計算,而是直接以出資額計算。而且,股東在股東會上通常也是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5.兼具人合和資合特點

這是就有限責任公司的信用基礎而言的。有限責任公司的信用基礎包括股東信用(人合性)和資本信用(資合性)。所謂人合性,是指有限責任公司對外信用的基礎之一是股東的個人信用,而且股東之間通常存在著特殊的信任關系,從而能夠協調一致地經營管理公司。人合性使得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諸多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的靈活制度。所謂資合性,是指有限責任公司對外信用的基礎之一是公司資本的數額,有限責任公司只有具備了法定最低的注冊資本數額才可以成立。

二、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比較

與有限責任公司有所不同,所謂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資本分成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持有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公司法》規范的兩種公司形態,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兩者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甚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相同之處

1.法律人格相同。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企業法人,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2.股東責任形式相同。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都以自己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外承擔責任。

3.股東出資方式相同。按照《公司法》第27條和第82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都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資產作價出資。

4.公司產權形式相同。按照《公司法》第3條規定,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法人,擁有獨立的財產。因而,法人財產權是一種有所有權之實而假經營權之名的折中性權利,是企業經營權和法人所有權妥協的產物,具有過渡性,必然為法人所有權所取代,但法人所有權不過是中介性而非終極性的所有權。法人所有權的存在是股東個人所有權擴張的產物,它只能強化而不會削弱或者損害股東的利益。[59]

(二)不同之處

1.信用基礎不同。如前所述,有限責任公司兼具人合和資合特點,其信用基礎包括股東信用和資本信用兩個方面。而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資合公司,其對外信用依賴于公司資本的多寡,股東信用不充當重要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從我國證券市場上的資產重組實踐來看,重組方的不同,直接影響到股東對公司資產重組的信心,也影響到重組后公司股票價格。在這種意義上說,股份有限公司也并非純粹的資合公司,只是與有限責任公司相比其資合性更強而已。

2.資本公開性程度不同。如前所述,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具有封閉性。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具有公開性,主要表現為:第一,就籌集資本的方式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既可以向股東籌集,也可以向社會公開募集,還可以發行股票;第二,就出資的轉讓方式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實現了股份化,除個別股東(如發起人等)股份的轉讓受到一定限制外,絕大多數股東可以自由轉讓其股份;第三,就信息公開程度而言,由于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人數眾多,加之公司信用基礎為資本的多寡,因此必須承擔信息披露義務,保障包括股東在內的社會公眾及時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特別是上市公司承擔著細致甚至煩瑣的信息披露義務,以保障公司股東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

3.資本股份化與否不同。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一般不劃分為等額股份。公司成立后,股東享有股權的證明是公司簽發給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出資證明書不能轉讓和流通。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則劃分為等額股份,股份是公司資本的最小計算單位,每一股份的金額與股份總數的乘積就是公司的注冊資本總額。股份的表現形式為股票,股東享有股權的證明就是持有公司的股票。股票是有價證券,可以流通和轉讓。

4.股東人數限制不同。依據《公司法》第24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一人公司才可以只有一個股東。按照《公司法》第78條的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的發起人。至于股東人數上限法律無明文規定。

5.兩權分離程度不同。有限責任公司受到股東人數和出資轉讓的限制,股東相對穩定,使得股東和公司關系密切,公司經營很難獨立于股東。而股份有限公司較好地實現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人數眾多,股份自由轉讓,股東更迭頻繁;加之規模巨大,股東往往難以勝任管理職責,促使職業經理人的產生。職業經理人在提高經營管理效益的同時,也使得公司的運作越來越獨立于股東。與兩權分離程度不同相適應,《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結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有限責任公司兩權分離程度低,相應地,《公司法》對其組織機構設立的要求比較低,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不是必須設立的組織機構;而股份有限公司兩權分離程度高,相應地,《公司法》對其組織機構設立的要求比較高,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是必須設立的組織機構。

第二節 有限責任公司的分類

公司誕生至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種類不斷增多,形態日益復雜。為了正確區分不同公司的主體特征,按照不同標準對公司進行分類并展開類型化研究,就成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這一方法同樣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在此,我們針對公司法律實務中常用的公司分類作一簡要分析。當然,這一分析也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一、母公司和子公司

具有關聯關系的公司互稱為關聯公司。何為關聯關系?《公司法》第216條第4項規定:“關聯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但是,國家控股的企業之間不僅因為同受國家控股而具有關聯關系。”根據相互關聯的兩公司之間的外部組織關系,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分為母公司和子公司。

在相互關聯的兩公司中,因擁有另一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或者根據協議可以控制另一公司或者對另一公司施加重大影響的公司為母公司,另一公司為子公司。由此可見,把握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鍵在于對控制和重大影響的理解。

何謂控制?《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第3條指出,“控制,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進一步指出,控制主要可以采取通過下列方式來實現:(1)通過一方擁有另一方超過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比例來確定。包括以下幾種情況:①一方直接擁有另一方過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②一方間接擁有另一方過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控制權。間接擁有另一方過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控制權,是指通過子公司而對子公司的子公司擁有其過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控制權。③一方直接和間接擁有另一方過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控制權。直接和間接擁有另一方過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控制權,是指母公司雖然是擁有其半數以下的表決權資本,但通過與子公司所擁有的表決權資本的合計,而達到擁有其過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資本的控制權。(2)雖然一方擁有另一方表決權資本的比例不超過半數以上,但通過擁有的表決權資本和其他方式達到控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通過與其他投資者的協議,擁有另一方半數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控制權。② 根據章程或協議,有權控制另一方的財務和經營政策。③ 有權任免董事會等類似權力機構的多數成員。這種情況是指雖然一方擁有另一方表決權資本的比例不超過半數,但根據章程、協議等能夠任免董事會的董事,以達到控制的目的。④ 在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會議上有半數以上投票權。這種情況是指雖然一方擁有另一方表決權資本的比例不超過半數,但能夠控制另一方董事會等權力機構的會議,從而能夠控制其財務和經營政策,使其達到事實上控制。

何謂重大影響?《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第3條指出,“重大影響,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并不決定這些政策。參與決策的途徑主要包括:在董事會或類似的權力機構中派有代表;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互相交換管理人員;或使其他企業依賴于本企業的技術資料等”?!丁雌髽I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指南》指出,當一方擁有另一方20%或以上至50%表決權資本時,一般對被投資企業具有重大影響。由此可見,重大影響是指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的部分人選或者能夠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不足以直接改變公司的經營決策。

母公司和子公司主要揭示的是兩者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應當遵循關聯關系的相關規則處理母子公司之間的關系,主要就是母公司不得利用關聯關系損害子公司的利益,但母公司和子公司在法律上都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子公司雖然在經營、財務、人事等方面受到母公司控制或者影響,但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擁有自己獨立的名稱、財產和章程,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豆痉ā返?4條第2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本(總)公司和分公司

按照公司內部組織關系,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分為本(總)公司和分公司。

本(總)公司是指依法設立并管轄公司全部組織關系的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總機構。本(總)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對內具有業務經營、資金調度、人事安排等事務的決定權。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某一公司設有分支機構,盡管該公司名稱中并未使用“總公司”字樣,不過相對于分支機構而言,該公司通常被人們稱為“總公司”。不過,這只能局限于日常用語,因為立法規定設有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的有限責任公司不得再稱“總公司”。對于符合企業集團條件的,其核心企業可以登記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0]

分公司是指依法設立并受本公司管轄的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不擁有獨立的財產,對外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而是由本公司承擔;對內在業務經營、資金調度、人事安排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轄?!豆痉ā返?4條第1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狈止疽矝]有自己獨立的名稱,其名稱應當冠以從屬的本公司的名稱,綴以“分公司”的字樣。例如,北京東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設立一家分公司,該分公司的名稱為“北京東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特征使其與子公司區分開來。分公司雖然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只要辦理了營業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后,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獨立開展經營活動,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參與民事訴訟。分公司的這一特征使其與公司的職能部門區分開來。

由此可見,本(總)公司和分公司是對一個公司內部按照管轄關系進行分類的結果。本(總)公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而分公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

三、本國公司和外國公司

按照公司國籍,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分為本國公司和外國公司。

關于公司的國籍,各國立法采取不同的確認標準,主要有設立準據法說(以公司注冊登記所依據的法律來確定公司國籍)、股東國籍說(以股東國籍或者出資占多數的股東國籍來確定公司國籍)、設立行為地說(以公司的注冊登記地來確定公司的國籍)、住所地說(以公司住所所在國家為公司國籍)四種做法。[61]

1.設立準據法說。即公司依據哪個國家或者法域的法律設立的,就認定其是該國或者地區的公司,對于該公司事實上的經營場所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是否在該國在所不問。由于公司設立的準據法一般就是公司登記成立地的法,所以該學說與設立行為地說基本上是吻合的。

2.股東國籍說。即以股東國籍或者占多數出資額的股東的國籍或者身份來確定公司的國籍。凡主要股東或占多數出資額的股東是外國人的為外國公司,反之則為本國公司。以此學說確定公司國籍的弊端有三:其一,會使公司國籍不固定,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份可以自由轉讓,股東具有很大的流動性,股東國籍構成處于不斷變動當中,難以借此認定公司國籍;其二,公司東道國的主權可能受損,如果一個公司在東道國登記成立從事經營,但由于其主要股東或者多數股東是外國人或者其他地區的公民,該公司就會處于外國法或者其他法域的法律管轄之下,脫離東道國的控制;其三,不利于公司開展經營活動,在東道國注冊經營的外國公司,其生產經營活動及合法權益不能受到東道國法律的充分保護。有鑒于此,多數國家不以股東國籍確定公司國籍。

然而,盡管股東國籍對于確定公司國籍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意義,但它在經濟、政治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等方面仍不乏相當的意義。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的“中外合資企業”就是從股東國籍角度而言的。

3.設立行為地說。即以公司注冊登記地來確定公司國籍。公司適用哪國法律登記成立,登記成立所在國即為公司國籍,因而與設立準據法說的結果通常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公司法屬于州法,對于某州而言,外國公司包括在美國以外國家和地區登記成立的公司和在其他州登記成立的公司。此說主要為英美法系國家所采用。

4.住所地說。即以公司的住所所在的國家為公司國籍。而各國法律對公司住所有不同的規定,包括營業中心地、總公司所在地、事實上的總公司所在地、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等。根據住所地說,凡法定住所設在國外的公司是外國公司,設在本國的為本國公司。此說的主要弊端在于公司可以通過變更住所達到變更國籍從而規避某國的法律管轄。歐洲國家多采住所地說確定公司國籍。

我國采設立行為地說。凡在我國境內依照我國法律成立的公司為本國公司,凡在我國境外依據境外法律成立的公司為外國公司。我國港澳臺地區屬于我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不過畢竟屬于國內境外,我國港澳臺公司在大陸投資或者直接設立分支機構參照外國公司對待,即適用外資投資企業的有關規定。

公司法中的外國公司通過表現為一種特殊的分公司,這種公司相對于本公司而言是分公司,相對于分公司業務活動所在國而言是外國公司。因此,《公司法》直接稱之為“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豆痉ā返?95條規定:“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不具有中國法人資格。外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在中國境內進行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蓖鈬驹谖覈O立分支機構,必須向中國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公司章程、所屬國的公司登記證書以及其他文件。獲準后,由該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負責該分支機構的代表人或者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依法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即可以自己的名義開展經營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外國公司也可以依法在我國設立辦事處,不過該辦事處不屬于《公司法》上的“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僅可以從事業務聯系事宜,不得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從事經營活動。自2004年10月起,辦事處的審批事宜直接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決定,采取形式審查,當事人提供的主要資料為登記證書和銀行資信證明的影印件。

第三節 一人公司

一、一人公司

所謂一人公司(One Man Company),是指股東僅為一人的公司。世界各國早期的公司立法,通常對一人公司作出禁止規定,不僅禁止設立一人公司,而且規定公司存續期間因故僅剩一名股東時應當予以解散。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人公司逐漸得到一些國家的承認。

就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關于一人公司的立法來看,大致存在四種立法模式。[62]第一種立法模式:禁止設立一人公司,但允許存續期間因故轉變而來的一人公司存在,而且該股東依然承擔有限責任。第二種立法模式:禁止設立一人公司,但允許存續期間因故轉變而來的一人公司存在,不過該股東須就公司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如意大利。第三種立法模式:禁止設立一人公司,而且規定公司存續期間因故僅剩一名股東時應當予以解散,如比利時。第四種立法模式:允許設立一人公司,如德國、法國、瑞典、日本、美國大多數州[63]。

一人公司的存在,背離了公司的社團性特征。為此公司法學界提出了多種學說,試圖解釋一人公司。究其原因,法律是實現生活的反映。立法上之所以承認一人公司,是因為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使得一人公司的存在不可避免。正如哲人所言,一切立法的過程不過是發現法律的過程。一人公司不是立法者憑空創造的產物,而是立法者從現實生活中發現的。一句話,實踐創造了一人公司制度,立法者只不過用法律語言將其表述出來而已。

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2005年《公司法》確立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2013年進行了較大修改。與普通有限責任公司相比,法律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采取了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

(一)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概念

在我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具有特定的含義,不包括國有獨資公司。所謂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突出特征就是突破了公司社團性的特征,僅僅擁有一個股東,而且這個股東要么是自然人,要么是法人(該法人不包括國家、各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

(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殊規定

1.股東及公司對外投資的限制《公司法》對普通有限責任公司及其股東的對外投資并無明確限制,而是交由公司章程和股東自己自主選擇。而對自然人出資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作出了限制性規定。該法第58條指出:“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于法人出資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律則無上述限制。如此立法的理由何在?難道自然人股東更容易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

2.公司登記的特殊規定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登記中注明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并在公司營業執照中載明。這主要是為了保護交易相對人的利益,交易當事人一經審查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營業執照即可對其信用作出基本判斷。

3.公司財務會計制度的特殊規定

普通有限責任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法律并不要求必須審計。而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律要求則不同?!豆痉ā返?2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庇捎谝蝗擞邢挢熑喂灸甓蓉攧請蟾姹仨殞徲?,這將增加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負擔。

4.“加重”的股東責任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也享受有限責任待遇,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根據《公司法》第63條的規定,如果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是獨立于股東自己的財產的,則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豆痉ā返脑擁椧幎哟罅艘蝗擞邢挢熑喂救烁穹裾J的可能性,這也有損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司法實踐中的案例表明,一人公司的股東對其自身財產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64]當然,關于一人公司人格否認也應首先適用《公司法》第20條,因為第63條只是第20條所確立的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一部分。

三、國有獨資公司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目標。有限責任公司制度作為現代企業制度,固然能夠為企業發展籌集足夠的資金,但更為關鍵的是能夠使企業具有良好的治理結構。這恰恰是國有企業所迫切需要的。我國一些國有企業本身并不缺少資金,另有一些國有企業所從事的行業不適宜非國有主體介入,如軍事工業。那么,適時引入不具有籌資功能但依然具有完善的治理結構的一人公司就成為一種合理的選擇,國有獨資公司應運而生。

(一)國有獨資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1.國有獨資公司的概念

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就經濟意義而言,國有獨資公司屬于國有企業。但從法律意義而言,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企業存在明顯不同。

其一,成立的法律依據不同。前者依《公司法》成立,后者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成立。

其二,企業財產權不同。前者擁有企業法人財產權,與股東財產完全分離,從而確立了獨立法人的主體地位;后者僅擁有經營權,其與股東財產并不完全分離,其主體地位的獨立性常常遭到懷疑甚至否定。

其三,治理結構不同。前者實行權責明確和相互制約的企業管理體制,即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的體制;后者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即企業的廠長(經理)集企業決策權(除政府仍擁有的決策權之外)、業務執行權和企業法人代表人權于一人,缺少日常有效的監督和必要的制約。[65]

2.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征

國有獨資公司是《公司法》針對我國國情而規定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有限責任公司。與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相比,國有獨資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1)投資主體的特定性,即“國有”。就實質而言,國有獨資公司的全部資本來源于國家投入,國家是其唯一股東;就形式而言,國家對國有獨資公司的投資并不是完全直接以國家名義投入,可以由國家單獨出資,也可以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進行投資。除此之外,其他人也可以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設立獨資公司,但不能稱之為國有獨資公司,例如外商單獨出資設立的公司只能稱之為外商獨資公司。為了反映國有獨資公司的特性,實踐中直接投資設立國有獨資公司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被稱為“出資人”,而不是“股東”。這顯然與其他有限責任公司不同,直接出資設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者通常稱之為“股東”。

(2)投資主體的單一性,即“獨資”。國有獨資公司的投資主體只有一個,即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國有獨資公司只能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單獨投資設立。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投資設立,但并非單獨投資,而是由若干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共同投資設立,雖然公司的全部資產也屬于國有,但并非國有獨資公司,而是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

(3)公司制度的特殊性。國有獨資公司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設立、組織機構、公司章程、經營管理等方面都與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有所不同。

(二)國有獨資公司的特殊規定

1.國有獨資公司的適用范圍

通常,以下公司應當采取國有獨資公司形式:從事機密尖端技術研究與生產的公司、國家規定的專營專賣公司、稀缺貴重金屬公司、造幣公司等。

2.國有獨資公司的組織機構

(1)機構設置。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授權公司董事會行使股東會的部分職權,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和發行公司債券,必須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其中,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請破產的,應當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由此可見,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會既擁有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的部分職權,又是公司的執行機構和對外代表機構,負責公司日常的經營管理。國有獨資公司設立監事會,監督公司的經營管理,并行使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權。

(2)董事會。董事會每屆任期三年。部分董事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按照董事會的任期委派或者更換;部分董事為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視需要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董事會成員中指定。

(3)經理。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董事會成員可以兼任經理。

(4)監事會。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成員不得少于五人,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成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但是,監事會成員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監事會成員中指定。

(5)國有獨資公司負責人專任制度?!豆痉ā返?9條規定:“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兼職?!庇纱丝梢?,專任制度比競業禁止更為嚴格。競業禁止要求董事、經理不得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營業或者從事損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動,并不禁止董事、經理自行擔任與本公司從事不同類營業公司的負責人。《公司法》規定國有獨資公司負責人專任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公司負責人因兼職而疏于對公司的管理,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河北区| 泗阳县| 商河县| 宁河县| 成都市| 威海市| 高密市| 亚东县| 明光市| 陆良县| 汤原县| 临高县| 清原| 贵港市| 巴南区| 宣化县| 马鞍山市| 克拉玛依市| 浦北县| 当雄县| 西乌珠穆沁旗| 饶平县| 定南县| 孝感市| 株洲市| 宁国市| 连城县| 砀山县| 武乡县| 夏邑县| 湖南省| 九江县| 赤峰市| 忻州市| 贺州市| 三门县| 景东| 南川市| 方正县|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