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1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2,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1 《春思》:明人朱諫《李詩選注》認為《春思》“當為古琴操角調(diào)之曲”。
2 《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此亦以“思”題名之樂府詩。芳春時物發(fā)生,人心感物而動。然感物者,非因物而生情也,必是心中自有一段心思與情愫,觸物而發(fā),此“感物”之本義也。
此詩語多比興,蕭士赟曰:“燕北地寒,生草遲,當秦地柔桑低綠之時,燕草方生,興其夫方萌懷歸之志,猶燕草之方生,妾則思君之久,猶秦桑之已低綠也。末句喻此心貞潔,非外物所能動。此詩可謂《國風》不淫不誹之體也。”其說亦可謂深而辨矣!“燕草如碧絲”,“絲”即“思”,用吳聲諧音法。主人公說:良人所處的燕地春晚,然至此時亦應(yīng)草綠如絲,然此間秦地,已是桑低綠枝矣。君見草如絲,應(yīng)能生懷歸之意,然殊不知妾于此中度日如年,柔腸早為之寸斷矣!然妾之貞心,非但感人,兼且動物,即春風入帷,亦生驚猜!此極寫其閨中貞心自持之志。而于良人,則不無怨望,亦不無猜疑。
此詩章法,前四句都是作抑揚之格。燕草方碧,而秦桑已稠;君始懷歸,而妾已斷腸!又此種六句體,前四句為一段,后二句為一段,其章法不求整而求奇。后二句意始發(fā)而章已絕,有倏忽已盡、余音裊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