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詩選
- 錢志熙 劉青海撰
- 659字
- 2022-04-13 17:03:16
子夜吳歌四首(選一)1
其三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2。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3。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4。
1 《子夜吳歌》:晉曲名,《樂府詩集》卷一屬清商曲之吳聲歌。《宋書·樂志》:“《子夜哥》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晉孝武太元中,瑯邪王軻之家有鬼哥《子夜》。殷允為豫章時(shí),豫章僑人庾僧度家亦有鬼哥《子夜》。殷允為豫章,亦是太元中,則子夜是此時(shí)以前人也。”《樂府古題要解》:“《子夜》,舊史云,晉有女子曰子夜所作,聲至哀。后人因?yàn)樗臅r(shí)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shí)歌》,吳聲也。”李白《子夜吳歌》亦四首,第三首為秋歌。
2 搗衣:搗練,搗帛。朱金城《釋搗衣》:“是捶打絲織品原料,使之松軟,準(zhǔn)備裁衣。不是捶打衣服。”六朝詩人多用以寫閨思,唐人因之。
3 玉關(guān):玉門關(guān),此處代指邊關(guān)。
4 良人:妻子對(duì)丈夫的稱呼。《詩·國風(fēng)·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唐詩中多五言六句,當(dāng)時(shí)實(shí)自成一體。王維、杜甫、高適皆擅長此體。其體或?yàn)闃犯缋畎状似巴蹙S《隴西行·十里一走馬》;或作古體,如高適《宋中十首》。此種與五言八句相比,體勢最奇,有動(dòng)蕩、馳走之勢。其結(jié)尾兩句,最須講究,或矯然而逝,或戛然而止。
太白此首,寓纖細(xì)而柔韌的兒女之情于廣闊寥蕭的境界。其寫征夫思婦之工,奪前人無數(shù)筆墨。境界上具如此宏纖結(jié)合之工者,唯此詩與《春江花月夜》。則知可盈天地、宇宙者,無非情者也!章法而言,前四為一段,后二為一段,其體勢可謂無垂不縮。末二句具矯然、戛然之勢,而情緒無不倒灌于前四句。長安片月、萬戶砧聲中,無不有此語幽然傳響:“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