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秘書省校書郎
- 李商隱(文化散文經典系列)
- 王軍
- 3055字
- 2022-03-23 14:38:11
秘書省校書郎是李商隱在朝廷中擔任的第一個正式職務。
開成四年(839年)春,李商隱28歲,他再次從涇州去長安應釋褐試。這次被順利錄取,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王昌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錢起、元稹和朱慶馀等都是校書郎出身。李德裕也曾以門蔭授秘書省校書郎。
秘書省隸屬中書省門下,主要從事“邦國經籍圖書之事”。秘書省是古代的國家圖書館,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聃就曾做過周王朝國家圖書館館長。
秘書省這個機構初設于東漢,包括藏書館和檔案庫。唐高宗初年改秘書省為蘭臺,睿宗時復稱為秘書省。秘書省設秘書郎四人、校書郎八人、正字四人。校書郎為正九品上,正字為正九品下。正字和校書郎一起,為典籍史冊進行校對和訂正訛誤。
隋代建立,秘書省藏書只有八千卷。到隋開皇三年(583年),達到三萬余冊。唐代文宗時,詔令秘閣搜訪遺文,日令添寫。至開成初年,李商隱任校書郎的頭一年,秘書省藏書達到五萬六千四百七十六卷。
圖書是一卷一卷存放,其形制如同條幅的卷軸形式。當時的藏書家,如褚遂良藏書至數十百卷,韋述家聚書二萬卷,王涯家藏書數萬卷。
當時所有圖書都是人工抄寫,抄寫人偶有不慎,比如漏字或認錯字,就會出現失誤。當然,由于人為傳抄導致的書籍文字錯誤只是圖書校勘的原因之一。此外,戰爭對圖書的損害具有毀滅性,由于佛寺受到戰亂的沖擊較小,所以古代圖書常常存放于佛寺之中,白居易就把他的詩文集存放于幾處佛寺之中。蟲蛀的損害延續時間較長,一部書籍經常被噬咬得千瘡百孔。繼秦始皇焚書之后,項羽又火燒咸陽宮,把秦代的國家圖書毀于一旦。唐代建立,李淵想把隋煬帝藏在洛陽的圖書運抵長安,船行到三門峽時觸礁沉沒,全部圖書盡葬魚腹。
秘書省藏有從水、火、兵、蟲之害中殘存下來的許多斷簡殘篇,正需要校書郎和正字瑣碎而耐心的工作。唐代的抄書是一項很專門的職業,對抄手的書法水平有著嚴格要求。
李商隱初任校書郎,志得意滿,作了“玉山高與閬風齊,玉水清流不貯泥。何處更求回日馭,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龍休睡,桐拂千尋鳳要棲。聞道神仙有才子,赤簫吹罷好相攜”。秘書省地位清高,富藏文書典冊,以玉山比喻秘書省。玉山,是群玉之山,周遭山形頗中繩墨,上古帝王以此為珍藏書冊的府庫。
玉山冊府是秘書省現成典故,是帝王藏書之所。《穆天子傳》:“阿平無險,四徹中繩,先王之所謂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為藏書冊之府,所謂藏之名山者也。”唐人一般以玉山指秘書省,以蓬山指翰林院。
在秘書省期間,李商隱如魚得水,除了大量閱讀藏書,他還自己動手編寫了手冊《金鑰》,內分帝室、職官、歲時、州府等內容。
李商隱到秘書省上班不久,王茂元就讓家人把王家最小的女兒王晏悅護送到昭國坊李家南園,準備同李商隱完婚。這次,王茂元沒有像給韓瞻起朱樓那樣,王晏悅和李商隱暫時借住李家南園。
王茂元的大女婿,任千牛衛將軍的李十將軍就住在這里。李商隱曾作《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早在中進士之后,李商隱就抱病前去拜訪李十將軍,希望他幫自己做媒。不巧李十將軍舉家游曲江了。李商隱作了《病中早訪招國李十將軍遇挈家游曲江》:
十頃平波溢岸清,病來惟夢此中行。
相如未是真消渴,猶放沱江過錦城。
或可譯為:
十頃曲江水波拍岸春意盈盈,
我生病時常夢見在里面穿行。
當年司馬相如哪是真的消渴,
不然的話肯讓沱江流過錦城?
這首詩里用了《史記》中的一個典故。漢時司馬相如有消渴病,經常口渴不斷喝水。李商隱借來比喻自己渴求佳偶。
當時李商隱還作了:“家近紅蕖曲水濱,全家羅襪起秋塵。莫將越客千絲網,網得西施別贈人。”告訴李十將軍,如果你們像越人那樣,張開千絲細網,網得西施一樣的美女,可千萬不要贈給別人。
還有一位李執方,是王茂元的妻兄弟,也住在昭國坊。當初韓瞻介紹李商隱結識了李執方。當河陽(今河南沁陽)節度使李泳因貪殘不法、民不堪命,將士作亂,驅逐李泳,焚燒節度使府署,殺其二子,大掠數日方止。朝廷以左金吾將軍李執方為河陽節度使,李執方赴鎮后殺為亂首者七十余人,以其余黨發配外鎮,軍亂方定。
當時,李執方欲辟韓瞻入幕。李商隱還曾為韓瞻代作《為韓同年瞻上河陽李大夫啟》表示感謝:“況某婚姻,早聯門館。”李執方對李商隱的婚事也很熱心,多方撮合。
這次王晏悅來昭國坊李家南園準備成婚。李執方和李十將軍及韓瞻舉辦家宴慶賀,李商隱和王晏悅在場,這是他們第一次正面相見。席上大家猜拳劃令,歡宴徹夜到曉,一直到卯刻擊鼓才散。李商隱在赴秘書省的路上口吟了兩首詩。
其二
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或可譯為:
早就聽說過絕色仙女萼綠華,
當初咫尺難遇如同遠隔天涯。
沒想到昨晚家宴上意外相逢,
竟然窺見西施一樣最美的花。
《吳越春秋》載,伍子胥為吳王闔閭筑蘇州城時,就把西門命名為閶門。《洛陽伽藍記·城西》載,洛陽的西門也稱“閶闔門”。又據《舊唐書》鹽鐵使王播奏,揚州的西門也叫“閶門”。
“閶門”“萼綠華”兩典連用,除了表示該女子美如西施、美如天仙外,還表示該女子地處西方,或來自西方。涇原在長安的西北。
趙臣瑗說:“此義山在王茂元家竊睹其閨人而為之……觀末句‘走馬蘭臺’及次首絕句……則義山固已自寫供招矣,又何疑焉?”(《山滿樓唐詩七律箋注》)
馮浩說:“‘秦樓客’,自謂婿于王氏也。”(《玉溪生詩集詳注》)
此外,“秦樓客”常用,是女婿的代稱。李商隱在《相思》里也直說:“相思樹上合歡枝,紫鳳青鸞并羽儀。腸斷秦臺吹管客,日西春盡到來遲。”
至于“吳王苑內花”,指的當然就是吳王夫差時代的美女西施了。以“秦氏有好女”羅敷比喻王晏悅,自己當然是秦樓客。蕭洞,指岳家,神仙洞府之意。
蕭史是秦穆公時代的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秦穆公有女字弄玉,非常喜歡,嫁給蕭史。蕭史每天教弄玉吹簫,吹似鳳聲,后來鳳凰落在屋上。秦穆公為鳳凰建了鳳臺,蕭史弄玉在上面住了數年,一天,兩人皆隨鳳凰飛去。
吳王是王茂元的代稱,李商隱在詩中經常稱節度使為王。比如,令狐楚幕府每以宴會為盛。李商隱有詩《南山趙行軍新詩盛稱游宴之洽因寄一絕》:“梁王司馬非孫武,且免宮中斬美人。”這是戲謔行軍司馬趙行軍本掌軍旅之事,卻參與令狐楚詩酒宴飲,盡顯風流本色。李商隱的舊幕主令狐楚時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治所在興元,興元為梁州,故借用梁王。再比如,李商隱在鄭亞幕府時,以神女喻家妓,以楚襄王喻節度使鄭亞。有人說,吳王是指李德裕,這不準確。李德裕是相,不是節度使,不宜稱為王。
韋述《西都雜記》稱,唐代長安宵禁甚嚴,“惟正月十五夜敕許馳禁前后各一日,謂之放夜”。《新唐書》也說:“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大約是二更一點,二遍鼓停,城門及街坊門均閉。五更二點擊鼓表示解禁,街坊門開。官員則需卯時到職,稱為“點卯”。
歡宴未終,而鼓聲已響。這樣美好的夜晚,令李商隱時時回味。他在趕去秘書省當差的路上,回想起再沒有比昨夜更美好的時刻。王晏悅不勝酒力面頰紅暈,燭光掩映下和他目成心會,心靈感應相通。正像被視為靈異之物的犀牛角,犀角中心的髓質像一條白線貫通上下,更添神異色彩。昔日相望已久,昨夜方才相見。昨夜星辰好風,回味無窮。李商隱在馬上吟出了:
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或可譯為:
美好夜空星光閃爍習習涼風拂面,
酒宴擺在樓閣西側桂木廳堂東邊。
雖然沒有彩鳳般的雙翅飛到一起,
彼此眷戀之心已像靈異犀線相連。
隔著座位傳鉤嬉戲春酒多么溫暖,
分組行令猜測藏物燭光映照紅顏。
不知不覺晨鼓敲響已到點卯時間,
我像隨風飄轉蓬草趕去應差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