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在成長:張銀玲的8堂極簡心理課
- 張銀玲
- 1048字
- 2022-02-24 17:03:35
自序
接納脆弱,自在成長
有某個瞬間,你想找人傾訴,但你膽怯了。或許是因為害怕袒露自己的脆弱,或許是因為害怕無法得到回應。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會遇到許多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題。
我們習慣了扛下一切,是因為經歷過不被理解,是因為害怕聽到:“你有什么好脆弱的。”
有一位剛剛畢業的青年,每天省吃儉用,擠公交車上班。一次,上班路上,他的錢包不小心丟了。
于是他上班時心不在焉,結果被領導批評了。同事詢問之后卻說:“這有什么可沮喪的,不就是丟了個錢包!”
他本想尋求安慰,沒想到同事的話卻讓他更加郁悶了。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情感體驗也就不同。那些喜歡否定你情感的人,也許只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獲得過他人的理解,只因為他們將自己內心的聲音,投射到別人的身上。這是逃避自我的一種方式。他們否定你的脆弱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否定自己的脆弱。
在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癥》中,丈夫起床做早餐,出門坐地鐵,過著看似正常的生活。當有人看出他的問題時,他笑著說:“我沒事。”其實,他的內心時刻處在崩潰的邊緣。
現實中,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人,明明想得到關愛和理解,卻總說一句“我沒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更好地發展,希望自己能生活得更加快樂,卻習慣于滿足父母的要求、伴侶的期待、子女的愿望。
飽受心理疾病困擾的作家桑谷·德爾(Sangu Delle)說:“我們必須意識到,心理上的掙扎并不會減損我們的力量,心理創傷也不會腐蝕我們的人生。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并不會使我們變得脆弱,或者失去理智。相反,這會使我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或許你不敢承認自己脆弱的情感,才是你取得了成就、獲得了稱贊,卻仍然不快樂的直接原因。
知名導演李安面對自己的成功,曾有過這樣的解釋:“與其說我的成功是從脆弱開始,不如說我很勇敢地面對我的脆弱!我不在乎把它拿出來。也因為從事藝術工作的我有這種真誠,所以才會打動人!”
你要知道,真實的你,是值得被肯定的,你不必為了迎合他人,改變自己的立場,也不必為了得到認可,拼命解釋自己。
每個人都會讓別人失望。學會接納這些失望,承認總有失望發生,承認自己不是全能的,承認自己有脆弱的一面。正因為你是不完美的,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你。
擁抱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學會承認自己做不到。認可自己,接納自己的情感,遠比他人的認可更重要。正確對待你的脆弱,認可它的存在,你的身心才會真正感受到自我接納。接納自己可以減少情緒上的內耗,讓你更有力量去做別的事情。
也許通過這本講述自我成長的書,讓你能真實地面對自己。
張銀玲
2021年7月14日于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