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
- 李慶
- 497字
- 2022-01-23 15:50:37
第一章
莽蒼中原行
(弘治十二年)
大明王朝,弘治十二年,該年干支是“己未”,公元1499年。
廣袤的中原大地,秋氣降臨。
一匹白馬,自遠方奔馳而來,蹄下揚起團團塵土,仿佛騰云駕霧一般。騎在馬上的,是當年剛上榜的新科進士王守仁,時在工部當差。[1]這是王守仁人生歷史上標志性的一年。
這一年,他二十八歲,恰好走到五十七歲生命的一半。
這一年,他中了進士,意味著這位未來的中國思想史上的巨人,這位明朝中期政治舞臺上的明星,登上了政壇,開始了孕育他思想形成的政治歷程。
這一年,又是明代政壇上多事的一年。弘治皇帝已消初期為政的銳意,返崇佛道。國內民眾反叛漸起,北部韃靼部落勃興,小王子部進犯河套,東北也屢遭進犯。[2]
這一年,還是15世紀即將結束之年。15世紀,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的人走出了中世紀神靈的陰影,呼喚著自身的解放;有的人沖破了大西洋的波濤,發現了新的大陸;而有的人,落下了曾經往返印度洋大船上的風帆。世界越來越劇烈地變動。
五百年后的今日,回首當年,或許可以感受到,整個15世紀也是中國在世界歷史進程中,開始脫落的世紀。
當然,那時的王守仁,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當時的他,意氣飛揚,心懷大志,策馬揚鞭,奮勇直前。
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