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合伙人間發生沖突的成本

個人情感成本(如合伙人情緒起伏造成的影響),對象是其他合伙人,他們的配偶和其他與之親近的人士:

合伙人的友誼成本;

合伙人表現不佳導致的損失,且損失可能隨時間推移而擴大;

時間成本,合伙人離開自己的管理部門或其他創收活動數小時、數日;

企業所有者沖突自上而下波及員工,員工對工作不滿,曠工、生產力的損失;

員工離職的損失(常常是最優秀的員工),他們想要避開沖突;

調停、仲裁、訴訟費用;

買斷另一合伙人股份的費用;

失去合伙人,不再享有該合伙人所帶來的收益;

重新招募新合伙人/員工的時間和開銷;

生產力損失,企業所有者和執行高管需要融合新合伙人/員工到公司中;

違背非競爭條款非競爭條款通常指雇傭合同中,企業規定離職人員在一定年限內不能就職同類型具有競爭性質的公司。——譯者注所要付出的訴訟代價。

對于公司員工來說,卷入公司合伙人內訌旋渦想必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情了。員工并不一定會直接卷入沖突中,但難以置身事外,經常需要選擇陣營以表達立場。一名公司的核心雇員曾經抱怨過企業合伙人分歧所引發的惡劣影響,員工不得已被迫選擇派別,支持某一合伙人。

合伙人發生矛盾的前因后果,雇員們可能無從知曉,但這不妨礙他們開展一系列“憂國憂民”的座談會,緊接著伴隨而來的是工作壓力增大,無故曠工增多。工作滿意度急劇下降,生產力大幅降低,而合伙人卻糾紛纏身而無暇顧及。

當得知員工打算離職找新工作時,合伙人才關注起事態進展情況。公司生產力下降了,不一定能引起合伙人注意,然而,一旦有核心雇員跳槽,合伙人就會立刻察覺。權威機構估算過更換一名雇員成本相當于一年薪資,成本包括:停工期、機會成本、挖掘和招募新員工、培訓新員工并盡快上崗。如果更換的是核心崗位人員,成本則需要1~2年的薪資。以律師事務所為例,一般合伙人(不是高級合伙人)的預估費用是35萬美金。

合伙人意識到沖突所需付出的基本代價后,會嘗試著探索解決辦法。如果嘗試協調不起作用,合伙人常常會找來自家公司的會計或者法務進行調解,不過,罕見效果。協調過程一旦陷入困境,一方的合伙人會認為調解人不再是中立者(或許合伙人確實也這么認為過),發展到這個階段,調解人就成為過去式了,無法擔任勸解員、可信賴的顧問。

處境艱難的合伙人面對眼前停滯的談判,會考慮請律師解決問題。某一合伙人暗中雇傭律師,其他合伙人得知/揣測到后,也會采取同樣方法,大家都想保護自己的權益。潛意識中,大家都已調整到對戰模式,認為公開和對方談話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實際上,在律師看來合伙人更應該進行誠懇對話,無論是謀取私利或者積極防衛,哪種談話都沒關系。在合伙人聘請代訟人而不自行解決沖突時,就意味他們放棄靠自己的能力去改變局面的機會。

因糾紛而對簿公堂需要合伙人付出巨額開銷。最近發生的糾紛案件,兩名合伙人均來自金融服務業,其中一名合伙人曾估算訴訟費用竟高達100萬至200萬美元。哈夫特家族企業的合伙人商業糾紛,單律師費就花去了4000萬美元,還未算上和解費用。任何一家小公司的合伙人,起訴合伙糾紛,即使糾紛屬于常見范疇,訴訟費用輕而易舉就達到十萬美金。

如果合伙人選擇跨過訴訟直接仲裁,或者合伙人在協議中曾授意仲裁,那花的錢就更多了。仲裁,情況與訴訟類似,未公開且獨立于法律系統(未上法庭),也是一種對抗方式。這種情況通常由退休法官主持,合伙人偕同各自律師出席。律師呈上各自提案,聽取雙方辯詞,事務調查,提供證據和證人,最后做訴訟結論。步驟和真正庭審驚人相似。仲裁唯一的好處就是合伙人是案件審理首要因素。區別于訴訟冗長的過程,仲裁所有程序都緊湊壓縮,耗時較短。迫不得已參與到仲裁中的律師們,都會對這種方式嗤之以鼻,過程實在太激烈了:儀式化的沒有硝煙的戰爭,以極快的速度同時爆發。難怪,《哈佛商業評論》最近一篇文章總結商業仲裁意味著“噩夢”,也只有這個詞能夠概括了。

與訴訟一樣,仲裁時,合伙人會請來第三方聽取證據,根據現有法律法條評判孰對孰錯,最終做出決斷。這就會有輸贏之分,合伙人要是想贏就得找辦法證明另一方該輸。雙方友誼在這場廝殺中蕩然無存。

毋庸置疑,在這場激烈無情的仲裁訴訟后,至少一名合伙人股份會被買斷并退出公司。如此打擊,讓友情難以為繼。合伙人需要買斷另一方股份以解決爭端時,還要付出額外的成本,甚至超過買斷合伙人股份的費用。少數合伙人會在初期簽訂協議中列明買賣價值。大部分情況是合伙人對買斷價格有爭議,會強烈要求成本估值。估值往往是最難衡量、最具爭議性的,所以事情仍舊懸而未決。

我的家族曾經歷過漫長、開銷不菲的合伙人買斷談判過程,十分理解上述情況帶來的痛楚。家族第三代的成員,由于不同的價值觀、個人風格、管理哲學,自愿退出家族企業。這觸發公司草擬買斷協議,從最初的擬稿到最后規定出買斷價格的評估機制,花了數年時間。盡管評估機制在白紙黑字的協議中寫明,大家對關鍵條款仍抱有強烈異議,導致了7年多時間內,發生多次訴訟官司,僅律師費就是一筆巨款。

我的侄子離開公司后的謀生方式和其他退出合伙企業的人一樣:在家族企業的店址附近重新開店(同類產品),與家族競爭生意,緊接著是打價格戰,生意陷入混亂、家族企業遭殃。類似的場景在合伙人與東家分手后,十分常見,他們一般都會換個名頭繼續從事原來類型的工作/生意。甚至是那些簽訂過非競爭協議的人也會如此操作,他們常與原合伙人有過節,以競爭方式作為報復。這給合伙人沖突增加了另外的成本:樹立新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對你公司的一切了如指掌,他們還會搶走你的客戶,挖走你的員工。

我的家族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沉重而巨大的。大家并不忌諱家族成員表達出自己的憤怒或者痛楚,但曾經那么親密的家庭成員連溝通都懶于應付,相互不再說話。傷害范圍繼續擴大,有的親戚甚至斷絕來往,所有親人的婚禮、葬禮一概不參加。

痛楚使得家族所有人在參加任何社區活動都感到身心俱疲。故事各不相同,大體卻很相似。對于波士頓立格海鮮立格海鮮(Legal Seafoods)是波士頓著名的海鮮連鎖餐廳,創立于1950年?!g者注合伙人來說,股權爭議之路可謂是苦不堪言,輿論公眾也十分關注事態發展。20世紀末,狄羅特家族的四兄弟為了上輩人遺留的佳肴傳奇——蒙戛納諾餐廳,進行了長達30余年的爭奪之戰,相信所有紐約人都曾目睹過此事。1961年,由于個體的差異和管理風格的迥異,幾兄弟決定分家經營,家族人際關系也隨之變質。這家有著110年歷史的餐飲巨鱷的分家協議合乎法規,看似明智,然而兄弟間的矛盾并沒有得到任何緩解。訴諸法律,也相應會招致冗長的法律問題,各方怨氣叢生心結難解。幾十年來,幾兄弟開的意大利餐廳緊挨著彼此,店與店劍拔弩張,形成惡性競爭,同時,也在法院交戰,爭奪“蒙戛納諾Manganaro”和“小英雄Hero-Boy”的餐廳署名權。出了法庭,兄弟們從不和對方說話,直至今日,才有庭外和解的跡象。

安東尼·狄羅特是上述一名當事人的兒子,他表示這場紛爭嚴重破壞了家族成員的關系,叔叔薩爾瓦托的女兒和自己一同長大,但他卻怎么也回憶不起來是否有和堂妹說過話,“曾經有幾位堂兄妹參加了我的洗禮儀式,當時還拍照留念了,然而照片中的人我竟然誰都認不出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临潭县| 秦皇岛市| 建昌县| 栾川县| 临潭县| 大名县| 饶河县| 遂宁市| 龙游县| 丰都县| 佛坪县| 呈贡县| 弥勒县| 汝州市| 浠水县| 寻乌县| 洞头县| 仪征市| 介休市| 师宗县| 乐业县| 华容县| 莫力| 丰顺县| 新沂市| 昂仁县| 武冈市| 洛浦县| 木里| 云霄县| 奇台县| 永新县| 日土县| 肥西县| 博白县| 蒲城县| 盐城市| 尼勒克县| 奉新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