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告別:讓愛與和解相伴左右
- 江珈瑋著 湯舒皮繪
- 2300字
- 2022-01-10 16:33:03
在媽咪的耳邊說再見
除了傷痛之外,在親人臨終前還有更重要的事——好好道別
哥哥說:“我想跟媽咪好好地說再見,想在媽咪的耳邊跟她說,我們都很愛她,希望她不要痛了。”于是,我陪著這兩兄弟,讓他們閉上眼睛,將心里期盼媽咪不再苦痛的祝福,引導他們在媽咪的耳邊把愛說出來。
我一直認為在腫瘤心理領域服務擔任心理師這份工作很有意義,不可諱言,這也帶著殘酷,特別是需要協助家長告知兒童關于親人的病情,這就好像必須狠心地告訴天真無邪、對父母仍百般依賴的小白兔們,一直照顧著你們的大白兔要離開了。
周媽媽罹患的是惡性卵巢癌,因為型態的關系,疾病預后不佳,四十出頭的她被診斷出來之后沒多久,就被醫生判定剩余的生命時間不到一年。面對這種青壯年離世的家庭,即便已累積不少相關經驗,但每次會面前,我還是要心理調適一番。除了感嘆生命的無常之外,更是不忍面對八、九歲孩子的“期待”:爸媽只是一時病了,過一陣子就會康復的。
周媽媽開始出現意識混亂的情形。所謂意識混亂是末期病人常出現的病癥,如日夜顛倒,或是定向感不清,導致人、事、時、地、物紊亂,有些病人也說會看到幻象。而周媽媽的狀態是大多時間都在昏睡,于是我主動到病房找到這對小兄弟,也請主要照顧者周爸爸先離開病房,讓我單獨跟兩兄弟談談。
向兩兄弟簡單自我介紹后,我想先了解他們跟媽媽交流的情況,知道病人在孩子眼中的形象,大凱哥哥先開口焦急地問:“我的媽咪到底怎么了,怎么一直在睡覺?”媽咪,是他們叫母親的方式。“你們媽咪對你們很好吧?”兩個兄弟狂點頭,“媽咪每次都會鼓勵我們、買玩具給我們。爸爸比較兇,媽咪都會叫爸爸不要這樣兇!而且媽咪每天辛苦上班之后,回家還要做家事、煮飯給我們吃。啊,媽咪也會帶我們出去玩!”兩個孩子爭先恐后搶著發言,我心揪了一下,因為周爸爸說他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說病人的狀況,所以遲遲沒開口,即便我一直鼓勵爸爸先試著跟孩子說明,但他始終開不了口……
協助家屬跟孩子說他們最愛的親人即將離開,也是我的工作內容之一,我需要了解孩子的認知、與媽咪的關系,也要知道平日多依賴家長等日常狀況。坦白說,每次這么做都十分揪心,但想到如果現在不跟孩子說,他們連跟母親道別的機會都沒有,這可能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一想到這個,我就還是會打起精神,更加審慎地做孩童病情告知。
這對小兄弟不斷說媽咪如何對他們好的同時,我注意到在床邊有兩兄弟親手寫的母親節卡片,以及周媽媽同事的祝福,墻上貼著滿滿的打氣短語,像是“加油!你一定可以康復的!”都寫在海報上。
就醫療實際情況看,詢問醫療團隊后,得知病人的身體狀態每況愈下,所以我選擇采取漸進式的方式告知兩兄弟。“我知道你們看著媽咪生病很久了,假日時都會盡量陪媽咪,心里一定會不太好受,不過你們知道嗎?你們的媽咪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沒有辦法完全康復。”孩子們似懂非懂。
在下一次的會談,小兄弟們各自掛著兩行淚問:“媽媽是不是真的不會好了?”這時,我知道這份工作最殘忍的部分來了,緩緩地跟他們說,“你們心愛的媽咪可能不會回來了,這不是你們的錯,而你們的媽咪一直很努力配合治療,但……現在真的沒有辦法了。”

我接著問小兄弟們有沒有悲傷反映的狀況?年紀稍長的大凱哥哥說,胸口會悶悶的,小凱弟弟也跟著說有類似狀況。“我聽你們說這么多跟媽咪一起發生的很棒的事情,知道媽咪對你們真的很好,你們也都很希望媽咪好起來,但是實際的狀況并沒有,這可能會讓你們很難過。所以,現在重要的是,你們想要幫媽咪做什么事情呢?”引導孩子走出當下的難過困境,讓他們更積極地去想,現在想要為病人做的事情,一方面可以轉移悲傷情緒,也可以幫助他們好好地與親人道別。
大凱說:“媽咪有時候好像很痛,我現在都會牽著弟弟一起握著媽咪的手安慰她,我想……跟媽咪好好地說再見,想在媽咪的耳邊跟她說,我們都很愛她,希望她不要痛了。”于是,我陪著這兩兄弟祝福,讓他們閉上眼睛,將心里期盼媽咪不再苦痛的祝福,引導他們在媽咪的耳邊把愛說出來。
這些都是孩子自發性表達愛的方式,理解他們想要單獨跟媽咪相處的機會,給孩子跟媽咪互動的空間,講屬于母子間的悄悄話。這兩兄弟也很喜歡畫畫,他們畫給媽咪的畫中是全家人手牽手一起玩樂的畫面,有許多顆愛心,像是紀念這曾經真實存在的記憶,我們把畫貼在媽咪病床邊充滿祝福小語的那片墻。
幾次會晤后,大凱告訴我,“我有跟弟弟說媽媽可能不會回來了。”但他們還是想跟媽咪說再見,然后一直跟媽咪說很愛她。我鼓勵他們去道別,并對他們說:“以后,跟爸爸一起想媽咪好嗎?”他們擦擦眼角的眼淚,使勁點點頭。
后來,我與周爸爸談了未來兩兄弟可能會出現的情緒上或行為上的一些哀傷反應,也跟爸爸溝通,不要以責備的方式告訴孩子們關于媽咪的事,兩兄弟對于媽咪的離開仍會感到不安與難過。
除了孩子,我明白周爸爸心里也難受得很,只是沒有表達出來罷了。我稍微安慰了他,但他只是隱忍著眼角的淚水說:“該努力也都努力了,但天不從人愿,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孩子。”“你有告訴周太太你想對她說的話嗎?”“嗯,有告訴她放心孩子的事,也感謝她這些年來為這個家的付出。”很平淡的表述,但我想這份感謝對病人而言是很珍貴的禮物。
·心理師的臨床筆記·
孩子的漸進式告別
道別,對孩子的心理也是重要的,若沒有跟親愛的人告別,會產生失落與遺憾。尤其需要考慮孩子若是特別依賴即將逝世者,也要讓孩子有時間作心理準備,以降低未來孩子的悲傷反應。
根據臨床經驗,建議采用“漸進式的方法”,慢慢了解孩子心理的期待,理解孩子,然后給予空間讓孩子與即將逝世者告別。實際上,除了可以鼓勵孩子在即將逝世者的耳邊說悄悄話,或是寫卡片、念出卡片里的祝福,也需要尊重每個孩子的悲傷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