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供給人體營養物質的源泉,是生命存在的基礎。飲食調理得當,不僅可以保持人體正常功能,還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新陳代謝,并且還可以防治某些疾病。而飲食不足或調整不當,則可以誘發某些疾病?!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氛f:“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敝挥酗嬍尺m當,才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
鄧小平雖然身居高位,但從不奢侈浪費,從不放縱生活。他生活規律,按時進餐;飲食清淡,不大吃大喝;喝少量酒,晚年以極大的毅力戒掉了煙。他以恬淡的心情,清淡有節的飲食,過著簡樸的生活,從而為他帶來了健康的一生。
飲食健康是我們祖先的一大發明,在發展形成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飲食有節,這對養生保健來說十分重要。飲食有節是指飲食要有規律,定時定量,不可過饑過飽。
鄧小平用餐很簡單,吃普通的幾個菜,極少大吃大喝,幾十年保持著樸素的生活。
鄧榕回答記者提問時曾說,鄧小平退休后,這幾年一直過著一個退休老人的正常生活,在家里與兒女和孫子孫女們共享天倫之樂,生活很有規律。
通常,鄧小平每天清晨6時半起床,然后在庭院內散步半小時。8時許進早餐,早餐簡單而樸素,多是喝豆漿,吃油餅或饅頭,一如普通北京市民。
8時,在書房或辦公室,聽取秘書讀國內外報刊新聞摘要。到了10點鐘左右,他開始閱讀中共中央辦公廳送來的簡報和文件,對送來的文件一般看了就寫上一個“閱”字,不作任何批示。如果中共中央政治局要求或政治局常委簽了意見要求他必須作最后的拍板時,鄧小平才批上自己的意見,但后面仍照例會寫上:“請澤民同志暨各常委議定?!编囆∑酵ǔT?2點進午餐。如果沒有人來拜訪一般多和家人一起用餐。全家人包括秘書有十三四人,因此分坐兩桌。
午餐通常是四個菜,而鄧小平桌邊常放一碟鹽漬辣椒(四川泡菜)。因為鄧小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四川人,愛吃麻辣的,但家人卻并不習慣,所以他就要求有一樣菜是為他特殊服務的。
午飯后,鄧小平一般要休息到3點鐘。別人有什么事要請示或他召見某領導人,一般也是安排在下午4點鐘左右。
晚上一般6點半開飯。鄧小平要求晚餐一定要家人到齊才開飯。
1990年秋天,鄧小平的一個女兒從廣州返京,由于飛機起飛時誤點,回到家已近晚上9點。鄧小平硬是等著她到了才開飯。晚飯有17至18人,一般有一個湯和一碟炸花生、黃豆、蠶豆、雜果仁。鄧小平在晚飯時喝兩小杯用中藥浸的補酒。
吃飯時,他愛問子女外面一些情況,但只聽不作回答,以此作為了解社會情況的渠道。這一點,鄧小平跟毛澤東生前的習慣有相似之處。
定時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呂氏春秋》說:“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尚書》也主張“食哉唯時”。按照一定時間有規律的進食,能使人體建立起條件反射,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律地進行活動。每當接近吃飯的時候,胃腸便開始分泌消化液,飲食之物則可在體內有條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將營養輸布全身。如果隨意進食,不分時間,就會使腸胃長時間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打亂胃腸消化的正常規律,使消化功能減弱,從而導致食欲減退,影響健康。我國傳統的進食方法是一日三餐,若能嚴格按時進食,不隨便吃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則消化功能健旺,于身體健康大有益處。鄧小平一日吃三頓,每天都按時吃飯,形成了規律。
人體每天均需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需要。如攝入量不足,人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會影響健康,甚至會滋生各種疾病。反之,如果飲食量超過一定的限度,亦會損傷脾胃功能,引起疾病。正如《素問·痹論》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現代醫學證實,進食過飽后,人大腦中的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比進食前要猛增數萬倍,而這種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正是引起人體大腦早衰的一種主要物質。大腦一早衰,其他器官也會相應跟著衰老。因此,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即適當減少進食,使機體處于半饑餓狀態,能使自主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受到沖擊,從而促進機體的調節功能,使機體內環境更趨穩定,增加免疫力,保持神經系統功能平衡。美國國立老年研究所進行的動物實驗也表明,自由進食的動物的壽命要比限制進食的動物的壽命短,而疾病則以自由進食的動物為多。因此,研究者根據動物實驗推斷,用限制攝取能量的方法來減慢生理性衰老的進程,人能延長生命40年。
暴飲暴食害處多,容易損傷腸胃,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容易發生吞、噎、嗆、咳等意外,有時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進餐時切忌暴飲暴食。
科學的進食方式是細嚼慢咽,這有許多好處。食物經過細嚼有助于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并能保護腸胃。當細細咀嚼食物時,口腔會分泌許多唾液。古人稱唾液為瓊漿、甘露、金津、玉液,認為其比金玉還貴重,故有“一咽再咽,身體輕健”,“百咽千咽,長壽延年”之說。近據日本西岡教授研究發現,人的唾液中含有15種酶,還含有維生素、蛋白質、無機鹽、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等,能消除食物中的某些致癌物質。如果每口飯能咀嚼30次,基本上可以消除所吃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另外,據美國??怂菇淌谘芯空J為,細嚼慢咽可以促進面部肌肉有節律地活動,因而能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環,提高細胞的代謝功能,使面部皺紋減少、氣色紅潤,能延緩面部肌肉的衰老。雖然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但細嚼慢咽值得提倡。
在飲食起居上,鄧小平很有規律。正是因為他嚴格對待生活起居,飲食規律,不奢侈放縱,所以他90多歲了,依然腸胃健康,活動自如。他一生生活有節,樸素簡單,他也一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