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領導就要這樣樹形象

成功的領導必定具有領袖氣質。具有領袖氣質的領導,對所定目標都顯示了非常專注和熱忱。歷史上有好幾位軍事領袖,登陸上岸后就把船燒掉。他們燒掉船的真正動機,就是為了向大家表明他們對自己目標的執著和專注。

領導在工作交往和非工作交往中還都必須保持“領導角色”的意識。在不同的交往場合需要不同的角色,但是不要忘記自己是個領導者,有特殊的角色要求。

“領袖氣質”這個名詞源于希臘文,原意是“一件美麗的禮物”,意思是說上天賦予的某些東西,可以引申為與生俱來的稟賦。

但拿破侖卻不以這種解釋為然。他說:“我的權力靠我的威望,而我的威望全靠我打勝仗。假若我不再打勝仗,不再有威望,我的權力就會消失。征服造就了今天的我,也只有征服才能保持現在的我。”

拿破侖說這段話的意思是:別人都認為他天生具有“領袖氣質”,但實際上他是靠努力得到的成功。為了保持這份“領袖氣質”,他就得不斷獲得成功。他的話的確有道理。美國南加州大學兩位研究員班斯和藍納斯的研究發現,成功的領導者常被人認為具有領袖氣質。

但這并不是說,若要別人認為你有領袖氣質,你必須先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假若非得等到成功以后,才會是位有領袖氣質的領導,那這所謂的領袖氣質到底是什么?是不是這種領袖氣質幫助你獲得成功的?你是否能在成功以前采取某些行動,讓自己具有領袖氣質呢?這里的確有方法。

華盛頓有一所國防大學三軍工業學院。進到三軍工業學院的學員,全都是由聯邦政府挑選的軍、民高級人員,本身已有相當地位和聲望。

在每位學員進入國防大學受訓以前,校方就發出一份領導才能評估表給這位學員的下屬、上司及同事,讓他們對學員進行評估,填表人不用署名。這項詳細的評估表分成21部分,包含125個問題,內容包括這位學員的領導才能、對團體的貢獻和性格等。

這些入選國防大學受訓的學員,全都是已有成就的領導人物,所以,他們的這份領導才能評估結果一般都很好。

有一年,該校對115位學員的領導才能、對團體的貢獻和性格等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的平均分數都超過了4分,而滿分是5分,平均分數3分就算及格;換句話說,每個單項都能得到4分以上,表示這些受訓學員的領導才能已遠超過一般領導者的水準。

在那期115位學員當中,“領袖氣質”這一項平均得分是4.32。這個分數真是高得出奇。有一位學員更是出類拔萃,在“領袖氣質”這一項,他所有的下屬都給了他滿分!這說明,他的下屬都認為他隨時隨地都有領袖的威嚴和魅力。

有人費了很大的力氣想找出這種魅力的秘密,但發現他看上去和一般人沒有什么兩樣。假若不知道他在“領袖氣質”一項上得如此高分,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他有什么秘訣呢?他自己認為,之所以自己領導還算成功,大部分是靠別人認為他有領袖氣質。換句話說,并不是先成功后,別人才認為他有領袖氣質,不過他也同意,在他獲得成功以后,別人更容易認為他具有領袖氣質。

他的下屬說,他所以領導成功,部分原因是在他的領袖氣質。更重要的是:他具備這種領袖氣質并不完全是出于天賦,而是經過后天刻意的培養。此外,每到一個新團體,他又會積極行動培養另一種適合新環境的領袖氣質。

領導怎么做

為了樹立領導形象,日常生活中應采取以下幾種不同的行動:

· 顯示你的專注。

· 適當的衣著。

· 理想遠大。

· 看準目標,勇往直前。

· 利用閑暇鍛煉。

· 建立神秘形象。

有很多顯示專注的方法,諸如堅持對目標的追求、不管花費的時間多久,自我犧牲,愿意冒險以及盡量使用本身資源,等等。

假若你想被人認為具有領袖氣質,顯示出你對所定目標的專注和熱忱是非常重要的。

在歷史上就有好幾位軍事領袖,自海上登陸以后就將船燒掉,以向下屬顯示,除了勝利以外別無其他選擇。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因為他們唯一的退路——船,已全部沒有了。燒船行動并不意味著不勝利就死路一條——部隊要是愿意,他們還可以選擇投降。這些領導者燒掉船的真正原因,還是為了顯示他們對于自己目標的專注。

美國的喬伊·柯斯曼(Joe Cossman)是一位億萬富翁。他隨心所欲地環游世界,幫助那些開始創業的人。

柯斯曼出身貧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他從部隊退役,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一家出口公司工作。他不是大學畢業生,又沒有什么專門技術,每周只能賺35美元的薪水。每天晚餐后,他就在廚房的桌子上,寫信和全世界的相關行業人士聯絡。他急著想自己做生意。在一年時間里,他發出了幾百封信,但是由于地址錯誤,全都投遞無門,這耗盡了他幾乎所有的休閑時間。

請注意,他這種執著已顯出他的專注。

有一天,他在《紐約時報》上看到一則賣洗衣肥皂的廣告,這類肥皂當時還很稀少,他打電話證實了這項廣告后,又開始給國外的至交發信。

幾個星期以后,銀行通知他,有一份18萬美元的信用證給他。這表示只要他能將肥皂運上船,這張信用證就可以兌現。信用證的有效期只有30天,假若他在30天內不能裝船,信用證就作廢。

柯斯曼的肥皂批發商告訴他在紐約有貨。他所要做的事只是到紐約去安排肥皂裝船事宜,當然還要處理一些財務上的問題。柯斯曼找到他所在出口公司的老板,向他請幾個星期的假,但老板不準。柯斯曼只得找到一些匹茲堡的朋友,承諾誰愿意到紐約去辦這件事,就可得到這項交易的一半利潤。但是沒有一個人愿意去。

柯斯曼無計可施,又去找老板,聲明假若不準他請假,他只有辭職。老板看他這樣專注,只好讓步。柯斯曼和妻子在銀行里只存了300美元,但妻子也尊重他的專注,她對他有信心。他們提出這僅有的300美元,讓柯斯曼帶著上紐約去。

住進旅館以后,柯斯曼又打電話找批發商,結果電話號碼弄錯了,找不到批發商,但柯斯曼仍然堅持不放棄。

他到圖書館找到一份肥皂公司的名錄,回到旅館后,他打電話向美國電話公司查詢,僅電話費就用了80美元,最后他找到一家亞拉巴馬州的肥皂公司有這種肥皂,但必須由他自己去亞拉巴馬提貨。

柯斯曼找遍了紐約所有的貨運公司,終于找到了一家愿以賒賬方式為他運3000箱肥皂的公司。這時候他又有了另一個麻煩:30天的期限所剩不多,他是否還有時間將肥皂運到紐約裝船?

但柯斯曼仍顯示出對目標的專注。他將肥皂運到紐約后,只剩下不到一天的裝船時間。柯斯曼親自動手幫忙裝船。他們整整工作了一夜,到第二天中午,事態非常明朗:他們在銀行關門以前無法上完貨。在銀行關門前不到一個小時,柯斯曼離開裝貨碼頭,前去找輪船公司的總裁。

后來柯斯曼告訴朋友說:“當時我已經一星期沒洗澡,由于幫忙將肥皂裝船,整夜沒有睡。我滿臉胡子,早飯錢還是向貨車司機借的。肥皂公司的人追著我要肥皂的貨款,貨運公司也在催討我欠他們的運費。旅館等著我要房錢,但不知道我的去向。甚至連我的妻子也不知道我的下落。我的外表和我的感覺,仿佛我自己也需要用一箱肥皂來清洗。”

就在這種情形下,柯斯曼來到輪船公司總裁辦公室,向對方說出全部事情的經過。這位總裁注視著他說:“柯斯曼,事情已做到這種程度,你不會失去這筆生意了。”

說著他交給柯斯曼裝貨憑單——雖然肥皂未裝完。這表示輪船公司愿意負責,要是貨裝不夠,由輪船公司賠償損失。他還派人將柯斯曼送到銀行去。

首次交易的成功,使柯斯曼賺了3萬美元,這對一個周薪35美元的人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好了。

柯斯曼為什么能成功地影響每個和他打交道的人?這是因為他所表現出的專注、熱忱。曾經跟隨過他的人都視之為一種領袖氣質。

領導怎么做

領袖氣質的要素就是顯示出對一項理想或目標的專注。假若你想表現有領袖氣質,那就設法顯示出你的專注。

有人認真研究了衣著對人成功的影響,所得的結果非常驚人。根據這項結果所寫成的一本書《邁向成功的衣著》(Dress for Suc-cess)成為全美國的暢銷書。作者約翰·莫洛依(John T.Molloy)的研究顯示,你的穿著是否適合你的職業身份,對成功與否有著莫大的關系。

不過應該明白你是哪類領導,以及你所領導的是哪類人,為了發揮最大的成功效果,你就應該有不同的衣著。假若你在牧場上穿著整齊的西裝,在別人眼中你不會有任何領袖氣質。

同時,衣著的方式應立足于能建立起一個特別的領導形象。

軍隊對這一點早就注意到了。將領們通常設計自己的制服,以凸顯他們想建立的形象。

蒙哥馬利元帥以他的“貝雷帽”著名。他在這種扁軟羊毛質料的小帽上,綴上他指揮的主要單位的隊徽,還總是穿著一件套頭衫。他建立了一個隨便、舒適的形象,哪怕是在戰斗最激烈之際。官兵只要見到一位頭戴綴滿隊徽的軟帽,穿著一件套頭衫的人,立刻就知道是他們的司令官來了。

巴頓將軍也非常相信儀表的重要性。他特殊的打扮包括一頂閃亮的頭盔,臀部兩邊各掛一把手槍,甚至在戰場上還系著領帶。他的下屬也老遠就能認出他來。

艾森豪威爾穿著一件自己設計的短夾克,后來,整個美國陸軍都采用這種夾克,而且名字就叫“艾克夾克”。

麥克阿瑟也建立了一個特殊形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還只是一位年輕的上校,他的制服就與眾不同。他不戴鋼盔,也不佩手槍。他的理由是:“鋼盔會傷害我的頭,降低領導效率。我不佩帶槍,因為我的任務不是戰斗,而是指揮別人戰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不打領帶的制服、金邊帽子、大煙斗和太陽眼鏡,也都成為他神秘的象征。

很多其他的軍中將領也講求所穿軍服與眾不同。有的雖然穿著制式軍裝,但是經過特別剪裁,質料也比制式的要好。有些指揮官喜歡持握裝飾用的棍子,這種棍子被視為美國式的元帥指揮棍。

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四星上將蓋瑞喜歡穿迷彩偽裝衣,甚至到國防部就職后還穿。他是唯一穿野戰服的參謀首長。人們一眼就會看出他來,他的野戰服似乎在說:“我是一名戰士,我的任務就是作戰。”

你不必穿野戰服,但假若想表現出領袖氣質,你就得花費點時間來塑造形象,根據想成為哪種領導者而決定你的穿著。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一位士兵服裝整齊,是自重的表現,他顯得更能控制自己,而使敵人更為疑懼。良好的外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領導怎么做

應該明白你是哪類的領導者,以及領導哪類人。為了發揮最大的領導效果,你應該有不同的衣著。因為良好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樹立良好的領導形象,不妨先培養自己做一個無冕領袖。不要擔心沒機會,只要多加注意,每天至少會遇到一個這種機會。事實上,在你周圍,每天都會有人向你求助,要你去領導他們,你得抓住這些機會。

記住,你不必是一位經理人,同樣可以成為一位領導者。職位和領導有時是兩回事。作為一位經理人,必須將事情做對;而作為一位領導者,則必須做對的事情。的確,你并不需要正式的職位,同樣也可以成為一位領導者。

那么,何謂無冕領袖?無冕領袖在自己正常責任外,尋求或接受對別人的領導工作。作為一位無冕領袖,你也許可以拿到錢,也許分文都得不到。但只要你愿意尋求,就可以在這些額外的工作中培養領導技巧和自信。

要想成為一位成功的無冕領袖,首先必須愉快地接受工作上的責任。不但要肯負責,而且還應該尋求這樣的機會。

這類的機會實在太多了:是否有一份特別報告要撰寫?老板是否想找個組織公司球隊的人或是教練?公司是否需要一臺新電腦,誰負責去選購?公司是否有定期舞會或周末聚會?每一個發起和組織活動的機會,都是一個成為無冕領袖的機會。

這類事做得越多,越容易成為領袖人物。越來越多的人會將你看成是他們的領導者,同時你對自己的領導才能也就會越來越有信心。

無冕領袖的工作,并不一定是在正式工作中。每天到處都會發生一些需要立即解決的問題,并且需要有一位領導者來協助別人解決這些問題。

注意看看四周,你就會發現:每個人都在尋求別人的領導。每個人都似乎不知道事情該如何辦。你知道該如何辦嗎?你愿意去試一試嗎?假若這樣,你將立刻自動升到無冕領袖的位置。

奇妙的是,你常常會發現:這些事并不是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去做,而是沒有人愿意帶頭做。他們不愿做這些工作,也不愿負起這個責任,但工作是必須要人去完成的。在這種情形下,只要你肯帶頭,就會驚奇地發現,別人很容易接受你的領導。

請注意不要誤解作者的意思。在某些環境下,會有似乎人人都想領導別人的情況發生;有些情況下競爭還非常激烈。

在這種環境中,不管你能不能,別人都不會來請求你領導。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冷眼旁觀。除非情況變得緊急,需要采取某些行動了,你再采取行動。

領導怎么做

盡力幫助你的團體,而不要去爭奪領導地位。因為不管你多有領導才能,總不能在每個你參與的場合中都當領導者。況且是否能在每個場合中都當領導并不重要,你四周充滿著無冕領袖工作的機會。

在適當的場合使用某些詞語可以強調所說的話,這些詞語如果使用得自然、誠懇,可以增強你的領導形象和鼓舞他人的效果。下面是一些強有力的語言的例子:

(1)告訴小組成員說你想讓他們“釋放出創造性潛能”,而不要只簡單地提建議。

(2)解釋說你的小組有一個“我們需要為之奮斗的明確前景”,而不要只簡單地說你制定了幾個奮斗目標。

(3)說你參加了一次“有影響”的貿易展銷會,而不是簡單地說一次貿易展銷會。

(4)要說“接近”完成某一項目,只要它已經開始進行。

(5)要說你想和客戶們“團結在一起”,而不是簡單地說你想和他們建立一種良好的工作關系。

(6)要求團隊“一次就做對”,而不是簡單地說避免錯誤。

(7)當你的小組從顧客滿意度調查中選擇了一些有用的反饋時,要宣布說你們部門“表現出了善于學習的能力”。

(8)當你的部門贏得了一次部門間的小爭論或在投標中勝過競爭對手,就說你們“戰勝”了他們。

使用有影響力的語言是體現領導藝術的重要方法,但如果對語言修飾得太離譜或太頻繁,那么就會顯得靠不住。

此外,還可以頻繁地使用類比和比喻。類比使人們注意到兩件事物各方面的相似之處以便作出比較。“我們公司很像微軟公司的早期”,這是很多小型高科技公司創始者想激勵員工時所使用的一個類比。比喻也是一種比較,但它沒有類比明顯。它是兩件互不相關的事物之間的比較。把一個小型的高科技公司比作美洲幼獅就是一種比喻。

你的比較是比喻還是類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比較是否能吸引住人們,人們能否被與自己所面臨的挑戰相關的類比和比喻所鼓舞。

領導怎么做

使用有影響力的語言,是體現領導藝術的重要方法。

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個政策或方針的制定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萬無一失的。我們的領導干部往往是當局者,對于來自旁觀者的意見應該持歡迎態度。根據這些意見來修改自己的計劃方案,會使計劃方案比先前更完美。

有一個歷史故事,叫“鄒忌諷齊王納諫”,說有個叫鄒忌的人從切身體會中感覺到反面意見來之不易,因而把這個體會告訴了齊王。齊王開門納諫。開始,提意見的人把門檻都要踏平了。后來,由于國家根據人們的意見逐漸改進,提意見的人就少了。再后來,簡直就無人上門提意見了。

另一則著名歷史故事“召公諫弭謗”則正好是相反的例子。君王以嚴厲的手段禁止別人說朝廷的壞話,一開始,好像真沒有人敢說什么。但3年之后,國人忍無可忍起來造反,把這個無道暴君逐出了國家。

這一正一反兩個故事,正好說明了拒納他人意見的弊與利,足可供領導干部借鑒。

利用集體領導的方式,可以放大領導的能量。因為集體領導作為一種復數領導,代表了領導層以外的更多群體意志,使得一些個體在心理上很難違抗領導者的意志。

另外,做到以下這幾方面,也有利于克服掣肘因素給領導帶來的威脅。

(1)及時與上級領導溝通,讓上級領導比較清楚地了解本單位的情況,可以抵制由本單位傳上去的一些不實之詞。公開自己與上級領導的信任合作關系,使一些有掣肘動機的人不敢貿然行動,把掣肘抑制在萌芽狀態。

(2)充分發揮中層干部的積極性,善于把自己的設想通過他們表達出來。這樣“進”可以深化,“退”也有路,使掣肘因素變成一只失重的氣球,讓其失去作用力。

(3)群眾骨干是領導活動的積極響應者。他們對群眾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是領導能量放大的中介環節。領導必須求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否則,一旦離心,他們的掣肘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4)減少來自落后群眾的掣肘。關鍵在于用好利益機制,要善于從群眾的不同要求中,找出符合多數人的利益并表達出來。要相信群眾的大多數,即使多數人的意見不對,也要相信他們遲早是會覺悟過來的,在他們未覺悟時做好思想工作,不能率領少數擁護者單獨冒進。要善于在組織中形成群眾廣泛擁護的態勢,有了這種態勢,一些掣肘因素就不得不收斂了,領導工作中的阻力自然就減少了。

在領導活動中產生的人際關系,對領導有制約作用。因此,無論是在工作交往和非工作交往中,領導都必須注意分寸,堅持原則。

有的領導認為在工作中應該按原則辦事,而在閑暇交往中則可以“親密無間”。其實這樣做是有害的。根據角色理論,領導作為一個多種角色的集合體,其中的每一種角色成分都是互相制約的。如果只注重閑暇交往中的角色平等性,而忽視角色成分中的矛盾性,在交往中就會表現出與領導原則不相符的行為,從而授人以柄,威信掃地。

領導怎么做

領導在工作交往和非工作交往中都必須有“領導角色”的意識,在不同的交往場合需要突出某一角色,但是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個領導,有特殊的角色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固镇县| 腾冲县| 云阳县| 宜春市| 云南省| 无为县| 马边| 古田县| 那坡县| 正定县| 周宁县| 莲花县| 嘉定区| 恩施市| 仁化县| 六枝特区| 阳泉市| 三明市| 宝丰县| 丽江市| 洪湖市| 钟祥市| 重庆市| 孝昌县| 襄汾县| 吴忠市| 武安市| 前郭尔| 福海县| 陇西县| 崇州市| 阳原县| 普定县| 长沙市| 庆元县| 高台县| 沁阳市| 黔东| 应用必备|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