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圖像像素間的關系
像素間的關系主要指像素與像素之間的關聯,理解像素間的關系是學習圖像處理的必要準備,其中主要包括鄰域關系,鄰接性、連通性,區域、邊界的概念,以及今后要用到的一些常見距離度量方法。正如前面提到的,一幅圖像用f(x,y)表示。在本節中,當我們指特殊像素時用小寫字母,如p和q。
2.3.1 鄰域關系
鄰域關系用于描述相鄰像素之間的相鄰關系,包括4鄰域、8鄰域、D鄰域等類型。假定位于坐標(x,y)的一個像素p有4個水平和垂直的相鄰像素,如圖2.9所示,相應坐標如式(2.3)所示。

圖2.9 四鄰域
(x+1,y),(x?1,y),(x,y+1),(x,y?1) ?。?.3)
這個像素集就稱為p的4鄰域,用N4(p)表示。而8鄰域就是除了水平和垂直外,還加上了斜方向的四個像素點。D鄰域的像素點在(x,y)的四個角。每個像素距(x,y)一個單位距離,如果(x,y)位于圖像的邊界,則N4(p)和N8(p)中的某些點可能落入圖像外部。
2.3.2 鄰接性、連通性、區域和邊界
(1)鄰接性
定義V是用于定義鄰接性的灰度值集合,它是一種相似性的度量,用于確定所需判斷鄰接性的像素之間的相似程度。在二值圖像中,如果把具有1值的像素歸入鄰接,則V={1},此時鄰接性完全由位置決定。對于灰度圖像,概念是一樣的,但是集合V一般包含更多元素。例如,對于那些可能性比較大的灰度值的像素鄰接性,集合V可能是這256個值(0~255)的任何一個子集。這里考慮三種類型的鄰接性:
①4鄰接:如果q在N4(p)集中,則具有V中數值的兩個像素p和q是4鄰接的。
②8鄰接:如果q在N8(p)集中,則具有V中數值的兩個像素p和q是8鄰接的。
③m鄰接(混合鄰接):如果q在N4(p)中,或者q在ND(p)中且集合N4(p)∩N4(p)沒有V值像素,則具有V值的像素p和q是m鄰接的。
混合鄰接是8鄰接的改進?;旌相徑拥囊胧菫榱讼捎?鄰接常常發生的二義性。例如,考慮圖2.10對于V={1}所示的像素位置排列。位于圖2.10(b)上部的三個像素顯示了多重(二義性)8鄰接,如虛線所示。這種二義性可以通過m鄰接消除,如圖2.10(c)所示。

圖2.10 像素鄰接示意圖
(2)連通性
從具有坐標(x,y)的像素p到具有坐標(s,)t的像素q的通路(或曲線)是特定的像素序列,其坐標為:
(x0,y0),(x1,y1),…,(xn,yn) ?。?.4)
其中(x0,y0)=(x,y),(xn,yn)=(s,t)并且像素(xi,yi)和(xi?1,yi?1)(對于1≤i≤n)是鄰接的。在這種情況下,n是通路的長度。如果(x0,y0)=(xn,yn),則通路是閉合通路??梢砸罁囟ǖ泥徑宇愋投x4、8或m鄰接。如圖2.10(b)所示,東北角點和東南角點之間的通路是8通路,而圖2.10(c)中的通路是m通路。注意在m通路中不存在二義性。
令S代表一幅圖像中像素的子集。如果在S中全部像素之間存在一個通路,則可以說兩個像素p和q在S中是連通的。對于S中的任何像素p,S中連通到該像素的像素集稱為S的連通分量。如果S僅有一個連通分量,則集合S稱為連通集。
(3)區域和邊界
區域的定義是建立在連通集的基礎上的,令R是圖像中的像素子集。如果R是連通集,則稱R為一個區域。
一個區域R的邊界(也稱為邊緣或輪廓)是區域中像素的集合,該區域有一個或多個不在R中的鄰點。顯然,如果R是整幅圖像(我們設這幅圖像是像素的方形集合),則邊界由圖像首行、首列、末行和末列定義。因而,正常情況下,當我們提到一個區域時,指的是一幅圖像的子集,并包括區域的邊緣。而區域的邊緣(Edge)由具有某些導數值的像素組成,是一個像素及其直接鄰域的局部性質,是一個有大小和方向屬性的矢量。
邊界和邊緣是不同的。邊界是和區域有關的全局概念,而邊緣表示圖像函數的局部性質。
2.3.3 像素之間的距離
對于像素p、q和z,其坐標分別為(x,y)、(s,t)和(v,w),如果函數D滿足距離三要素,即:
①非負性,D(p,q)≥0[D(p,q)=0,當且僅當p=q]
②對稱性,D(p,q)=D(q,p)
③三角不等式,D(p,z)≤D(p,q)+D(q,z)
則稱函數D為有效距離函數或度量,常用的像素間距離度量包括歐式距離、D4距離(城市距離)及D8距離(棋盤距離)。
p和q間的歐式距離定義如下:
?。?.5)
距點(x,y)的距離小于或等于某一值r的像素是中心在(x,y)且半徑為r的圓平面。
p和q間的距離D4如式(2.6)定義:
D4(p,q)=|x?s|+|y?t| (2.6)
在這種情況下,距(x,y)的D4距離小于或等于某一值r的像素形成一個中心在(x,y)的菱形。例如,距(x,y)的D4距離小于或等于2的像素形成固定距離的下列輪廓:
具有D4=1的像素是(x,y)的4鄰域。
p和q間的D8距離(又稱棋盤距離)定義為式(2.7):
Ds(p,q)=max(|x?s|,|y?t|) (2.7)
在這種情況下,距(x,y)的D8距離小于或等于某一值r的像素形成中心在(x,y)的方形。例如,距點(x,y)(中心點)的D8距離小于或等于2的像素形成下列固定距離的輪廓:
具有D8=1的像素點是關于(x,y)的8鄰域。
注意,p和q之間的D4和D8距離與任何通路無關,通路可能存在于各點之間,因為這些距離僅與點的坐標有關。然而,如果選擇考慮m鄰接,則兩點間的Dm距離用點間最短的通路定義。在這種情況下,兩像素間的距離將依賴于沿通路的像素值及其鄰點值。例如,考慮下列安排的像素并假設p、p2和p4的值為1,p1和p3的值為0或1:
假設考慮值為1的像素鄰接(即V={1})。如果p1和p3是0,則p和p4最短m通路的長度(Dm距離)是2。如果p1是1,則p2和p將不再是m鄰接(見m鄰接的定義),并且m通路的長度變為3(通路通過點p、p1、p2、p4)。類似地,如果p3是1(并且p1為0),則最短的通路距離也是3。最后,如果p1和p3都為1,則p和p4間的最短m通路長度為4,在這種情況下,通路通過點p、p1、p2、p3、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