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讀書經歷始于巴爾扎克和托爾斯泰

沼野:今天有幸得到了與加賀乙彥先生座談的機會。

小說家加賀乙彥先生是當今日本可以自豪于世界文壇的具有最高水平的文學家之一。最近完成的作品《永遠的都市》和續集《云之都》,加在一起的字數大概有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兩倍,是罕見的真正的長篇小說。加賀先生是那種能創作出現代越來越難以創作的真正的小說、大長篇作品的作家。而且,由于他常年研究精神醫學,平時積累的專業知識也在描寫小說人物的洞察力方面運用自如,這也是加賀先生小說的顯著特征。這是他所有作品共有的、不可動搖的特征。這不僅僅是因為加賀先生作為精神科醫生一直對人類的生與死抱以深切的關注,還因為作為天主教的信徒,他一直在追根苦思宗教問題。總而言之,他在遵循科學的同時,也把宗教作為自己的思考課題。像他這樣以如此視角常年堅持長篇小說創作的作家,在世界上也幾乎找不到類似的第二個人。本次策劃是以翻譯文學為中心,將廣泛閱讀世界文學作為振興讀書計劃的一個環節。因此,我想請加賀先生講一下是如何閱讀文學作品的;在先生所閱讀的文學作品中,又是怎樣熟讀外國文學的;同時也請加賀先生談談翻譯的作用。

加賀先生的作品多種多樣,當然也有小說之外的著作。最近出版了《加賀乙彥自傳》(2013年,集英社)。這本書是以一位名叫增子信一先生的見聞為基礎素材而創作的,是一本通俗易懂、內容豐富的書,是了解加賀先生全貌的非常好的入門書。此外,其作品還有《小說家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2006年,集英社)、《不幸之國的幸福論》(2009年,集英社新書)等。書中就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的日本這種精神層面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今天也許會重復先生書中所寫的內容,但我很想借機跟先生本人探討相關的話題。

首先,我想請教作為小說家的加賀先生。請問加賀先生的文學觀是怎樣的呢?您仍然堅持以長篇小說創作為根本嗎?您仍然認為自己能夠發揮專長的是長篇這種體裁嗎?

加賀:我想把您剛才的提問改成“為什么寫長篇”來回答。戰爭結束的時候,我才十六歲,那個時候,戰后的兩三年間什么書都沒有。沒有辦法,每天只能貪婪地閱讀父親收集的昭和初期出版的一日元一本的全集書,例如新潮社的《世界文學全集》、改造社的《現代日本文學全集》、第一書房的《現代戲劇全集》等書籍。這也是我在戰時就讀于陸軍少年學校,對當時只能閱讀有軍國主義內容書籍的逆反心理吧。

說起那時候的感想,就是覺得“日本的小說很無聊”。和日本的小說相比,外國的小說則很有趣。特別是法國、俄國等國家的小說非常有趣。日本的小說多以貧窮為主題,俄、法小說的內容則往往是住在絢爛豪華的庭院、吃各種美味的食物且經常會描寫無所事事的夫妻。他們一定有婚外戀。這種感覺豈不是和日本小說的“貧窮物語”完全不同嘛。我因為家里有《夏目漱石全集》,所以他的作品基本全都讀了,漱石先生也沒有寫婚外戀的小說。最后創作的《明暗》總覺得描寫了一些男女之間不清不白的內容,但作品最后因為沒有完成而告終,所以也不是很清楚。

后來,我讀的是日本舊制高中的理科,總覺得學習的內容很無聊。所以,經常逃學。去的不是教室,而是圖書館。學習方面也只是考試前臨陣磨槍。因此,在往返學校的電車中,在學校都是在讀書。自己喜歡讀的主要都是長篇小說。最初覺得值得尊敬的作家是巴爾扎克。巴爾扎克寫了九十多部小說,其中大部分的小說構建了同一個世界,La Comèdie Humaine(《人間喜劇》)這個巨大的文學世界。有的人物在一本小說中出現一次,在其他的小說中也會出現,比如皮安訓醫生,就出現在不同的作品中。一部又一部的作品,組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巨大小說群。因為我那時還不太會法語,所以就去神田的舊書店尋找作品的譯本。戰爭前與戰爭時大約有六十種有譯本吧。其他沒有譯本的,就只能自己學習法語來閱讀。

特別有趣的是《高老頭》。這部作品中有各種各樣的人物出場,在《人間喜劇》這部巨著中活躍的人物在《高老頭》中也基本都有出場。我認為這是閱讀巴爾扎克作品最合適的入門書。《高老頭》之后是《幻滅》,然后是《交際花盛衰記》。這三部書互相聯系,實質上是一部小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個叫伏脫冷的投機者。這是個是在巴爾扎克的小說里很多場景都有出場的壞家伙。無數次被投入監獄卻又逃脫!他化裝成西班牙人,又化裝成神父,活躍在不同的場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物。

像這樣閱讀巴爾扎克作品的過程中,我漸漸感悟到小說是不是應該這樣寫呢?怎么說呢,簡單地說,就是首先一個人物出場,對他進行描述。之后與之敵對的人物也出場,然后分為敵方我方進行交火。總之,像日本的武打小說一樣。我清楚地意識到小說如果這樣寫會非常有趣。

因為讀完了巴爾扎克的六十多種翻譯作品,巴爾扎克的作品已經找不到譯本了。之后就讀了司湯達的《紅與黑》《巴爾瑪修道院》。司湯達和巴爾扎克基本上是同時代活躍的作家。司湯達和比他稍晚出生的巴爾扎克交往很密切。當時閱讀了以司湯達和巴爾扎克為代表的很多法國文學作品。

那之后,我喜歡上了俄國小說。最先閱讀了大河小說[1]《戰爭與和平》。書中既有大量的戀愛場景,也有戰爭場景。有不計其數的山珍海味,還有貴族的生活。小說的舞臺雖是拿破侖戰爭時代,但托爾斯泰生于1828年,拿破侖戰爭已經徹底結束了。就是說,他寫的是歷史小說。

因此,我也明白了小說可以把過往發生的事情寫得如此精彩。在《戰爭與和平》中,拿破侖發動戰爭,就在他攻陷了莫斯科、等待來投降的使者之際,嚴冬到來,糧食耗盡,拿破侖大軍一敗涂地!于是,之前戰敗逃到南方的俄國軍隊突然反擊,大獲全勝。這種寫法實在是妙不可言!庫圖佐夫是實際存在的俄國將軍,他在與拿破侖作戰的過程中,開始時屢戰屢敗,以至于逃到莫斯科。因此拿破侖能夠從奧地利一路攻城拔寨,打進俄國縱深地區,而庫圖佐夫只是一路退卻。在大家都認為他會固守莫斯科的時候,庫圖佐夫卻徑直繞過莫斯科一路向南,退到了糧食豐盈的地區。在食物豐富的地方,他對士兵說“你們只管好好休養,把身體調養好就可以了”,他自己也呼呼大睡。看上去他就是這樣一個將軍。然而,不久之后的事態發展正如庫圖佐夫所說的那樣。

拿破侖認為自己戰勝了俄國,部隊著夏裝不斷征戰,到了冬天卻沒有冬裝。而且他們占領莫斯科后,因為在莫斯科居住的很多貴族都逃走了,法國士兵把戰利品裝上馬車,以為勝利歸國后會成為大富翁。但馬車裝載過重,而且這時庫圖佐夫的部隊士氣正旺,不斷進攻。法軍則精疲力竭,逃跑的速度又很慢,只能丟掉僅剩的財物拼命逃跑!在那種狀況下,最先逃跑的是拿破侖,最先逃到巴黎的也是拿破侖!

這些故事是實際發生的事。托爾斯泰大概是以自己家族為原型,且將某個貴族家族糅合到一起想象而寫出來的。巴爾扎克多少也有這種傾向。不管怎樣,托爾斯泰非常巧妙地描寫了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拿破侖和庫圖佐夫。那部巨作如果用原稿紙來計算字數的話,有四千五百頁!但是讀起來卻引人入勝,能一氣讀完。

如果你去巴黎,就會驚訝地發現,書店里居然會販賣《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或許是因為那場戰爭的精彩程度堪稱空前吧。自己國家戰敗的故事,居然作為紀念品進行銷售。我買來書試著讀了一下,下面有注解。小說開頭的部分對白是用法文寫就,而法國人則用注釋批評其法文有誤,諸如“語氣蠢頭蠢腦,不似法國人口吻”“純屬俄式法語”,等等,將托爾斯泰好一番批駁。試著讀一下,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很有趣。也因為有這樣的插曲,我成了托爾斯泰的粉絲。

那之后讀的是《安娜·卡列尼娜》,再之后是《復活》。其他的還有《哥薩克》,寫的是打敗車臣軍隊的故事,這故事好像喚起了托爾斯泰對車臣人民的同情。他認為在戰場上雖然是敵人,卻也令人欽佩,作者沒有任何偏見地進行描寫,完全沒有因為是敵人就把他們寫得很可憎。因此我非常欽佩他!我由此對托爾斯泰著了迷,在神田的舊書店找到了日本大正時代出版的舊版的《托爾斯泰全集》,之后就讀了這部全集。

托爾斯泰在各個不同的方面寫了很多對法國人的不滿。如他認為法國有一位叫波德萊爾的詩人,寫的詩完全讓人看不明白!他認為完全不能稱之為詩。還對法國,特別是對19世紀中葉的詩有很多不滿。此外,他還寫了宗教題材的隨筆,還有《傻瓜伊萬》等民間故事風格的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吉隆县| 诏安县| 樟树市| 织金县| 建始县| 德阳市| 洪湖市| 秭归县| 威远县| 神木县| 库伦旗| 凤冈县| 门头沟区| 浦城县| 将乐县| 突泉县| 叙永县| 安宁市| 惠安县| 平邑县| 江达县| 新乡市| 西畴县| 武城县| 加查县| 宁国市| 雅安市| 东明县| 视频| 清苑县| 阿克苏市| 兴文县| 苏州市| 遵化市| 荔浦县| 新和县| 舒兰市| 双鸭山市| 介休市|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