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華現代佛學名著)
- 湯用彤
- 8字
- 2021-12-01 18:42:37
第八章 釋道安
高僧與名僧
梁慧皎《高僧傳·序錄》曰:“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實之賓也。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蓋名僧者和同風氣,依傍時代以步趨,往往只使佛法燦爛于當時。高僧者特立獨行,釋迦精神之所寄,每每能使教澤繼被于來世。至若高僧之特出者,則其德行其學識獨步一世,而又能為釋教開辟一新世紀。然佛教全史上不數見也。郗嘉賓譽支道林,謂“數百年來,紹明大法,使真理不絕,一人而已”。其實東晉之初,能使佛教有獨立之建設,堅苦卓絕,真能發揮佛陀之精神,而不全借清談之浮華者,實在彌天釋道安法師。道安之在僧史,蓋幾可與于特出高僧之數矣。
釋道安生于晉永嘉六年(312),卒于太元十年(385)。在其生前四年,竺法護在天水寺譯經。道安約與竺法深、支道林同時。其生后深公二十六歲,長于支公兩歲。其死時支卒已十九年,深公逝世亦已十年矣。在安公之出世,《般若大品》恰已譯出,在其幼時,永嘉名士相率渡江,佛教玄風亦漸南播。方支、竺野逸于東山,安公行化于河北。約當支、竺重蒞建業,安公將南下襄陽。及支、竺遷神,安公西入長安譯經,孜孜不倦,以及命終。其風骨堅挺,弘法殷勤,非支、竺二公所能望也。余故于兩晉之際特詳述關于道安事跡,而以晉末佛教史實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