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錯誤7 與孩子有沖突表現措手不及

母親與子女之間發生沖突,雙方都有責任,往往是相互不理解造成的。當兩個人發生沖突時,只要其中一個人退出爭吵,另一個人也就“孤掌難鳴”了。如果成年人撤離“戰場”,那么孩子也就變成“孤軍”了。……每天晚上臨到睡覺時,6歲的加利便開始“戰斗”。“加利,該睡覺了。”母親平靜地說。“還不到時候呢,媽媽!”“你該上床了。”母親堅持著。“稍晚一會兒,等我把這張畫涂完顏色。”男孩辨駁道。“快點躺下睡!”母親嚴厲起來,“你可以明天再涂顏色!”當母親試圖奪走加利的畫時,男孩抓住畫筆,大喊大叫起來,以至母親手軟了,讓步了。“那好吧,把這張畫涂完就睡。”加利的臉上掠過一個幾乎看不出的微笑,重新埋頭畫起來。母親坐在床上等著。加利手中的畫筆動得越來越慢。母親忍耐不住;“你簡直是胡鬧,趕快把它畫完!”“可是我想把畫畫得非常漂亮、精致!”男孩驕傲地說。母親不耐煩地又等了一段時間,然后說把暫時用不著的一些畫筆先收拾起來。加利堅決反對,然而母親堅持著,兒子勉強同意了。當一切整理就緒后,加利又找到了別的拖延睡覺的辦法:在洗手間磨蹭時間,在床上亂折騰,然后又想喝水,母親好不容易強迫他躺在床上,然而過了幾分鐘兒子又起床去洗澡間,然后要再吻母親一次,鬧到9點還沒有睡。母親實在忍不住了,給了他一巴掌。加利的喊聲驚動了父親。父親來到兒童室,責怪起母親:“我真不明白,為什么每天晚上我們家總是這么鬧!加利!住嘴!到床上去,不許再起來!”最后總算安靜下來了。而第二天晚上情形又重復。

加利想方設法做其愿意做的事,誘使母親同他“交戰”。而母親覺得靠命令對兒子施加影響無濟于事了則讓步妥協,這反而使兒子更加深信自己對母親的“威力”。母親不知道該怎樣才能讓兒子躺下睡覺。其實有多種方法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其中之一就是避免沖突。

首先了解兒子的動機,加利這樣做,目的是要引起母親的注意,從而操縱母親。孩子從小都有一種強烈的占有欲和優越感,本能地用各種小手段來達到控制大人尤其是母親的目的。母親如果屢屢讓步妥協,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就會越來越膨脹,變得十分任性,在家里就會越來越多地與母親發生沖突。因此,母親從小就不可太過遷就這種行為。當沖突發生時,母親可以采取“無為而治”的方法,既不動怒也不理睬,讓孩子自討無趣,沒有人參與,沒有觀眾,他自然就會偃旗息鼓了。

“無為而治”是中國人一種治國治家的謀略,早在老子時代就提出來了,它看似淡泊無為,實質深含哲理,不僅能化解矛盾沖突,而且能使人民休養生息,是一種高層次的管理手段。

無為而治的謀略運用到教子上,能使家庭和睦,紛爭減少,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孩子的好性情。比如,加利的母親可以這樣做:

下午,母親對兒子說:“8點鐘你要躺下睡覺。洗澡的時候我叫你。8點鐘我和你爸爸給你道晚安。以后你做什么,我們就不管了。”將近8點鐘的時候,母親開始往浴盆放水,叫兒子洗澡。“我還想玩一會兒!”男孩子挑釁地答道。“親愛的,浴盆已經放好水了。”母親說著回了廚房。8點鐘了,母親來到加利的房間,他還在玩。“晚安”!父親把他從地上抱起來并擁抱了他,“早晨見!”“晚安,親愛的,愿你睡個好覺!”母親吻了兒子。母親回到起居室,打開電視機。“可我還沒洗澡呢!”加利喊道。父親和母親毫無反響,好象加利已經睡著了。加利爬到母親的膝上。“媽媽,我想洗澡。”男孩抽噎地啜泣。“德,我們喝杯牛奶吧。”母親對丈夫說。這些話迫使加利從母親膝上爬下來,因為母親站了起來,加利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母親的注意:喊叫,跺腳,滿地打滾——不起任何作用。最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間,脫了衣服。可是很快又跑出來,請求幫他系上睡衣的腰帶,大概一直折騰到10點半鐘,加利才躺到床上,含著眼淚睡了。

母親表現得很堅決。他們向兒子道了晚安,這就使他有可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時,加利不遺余力地誘使母親“參戰”,甚至想用眼淚博得母親的同情,然而母親和父親克制住了。他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改變了加利的晚間作息制度。

無為而治是化解家庭沖突、母親與子女矛盾的一個重要妙計。請將做母親的你務必記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治县。| 马公市| 满洲里市| 阜新| 怀化市| 民县| 顺义区| 平潭县| 紫金县| 阳泉市| 鄄城县| 社旗县| 清远市| 普宁市| 玉环县| 临沂市| 琼海市| 浦县| 宝兴县| 呼伦贝尔市| 贡觉县| 隆林| 浦江县| 日照市| 涞源县| 斗六市| 屏边| 永平县| 南乐县| 芦山县| 乌兰浩特市| 抚顺县| 城口县| 平陆县| 横山县| 宜兴市| 苏尼特右旗| 石渠县| 馆陶县|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