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心理學:不生氣,你就贏了
- 冠誠
- 849字
- 2021-11-18 17:04:17
面對譏諷不怒不氣
很多人在面對譏諷、嘲笑時,總是和刺猬受到攻擊一樣豎起全身的刺來反擊,不把對方刺得滿身傷痕絕不罷休。但是我們要知道,在傷害別人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受到了傷害。如果對于譏諷之言不怒不氣,反而泰然處之,不僅能求得心安,挑釁之人達不到目的也就偃旗息鼓了。
在唐朝,有個宰相叫婁師德,他的言行讓后世人看到了心胸寬廣之人是怎樣以德報怨、息事寧人、贏得人心的。
婁師德身體肥胖,行動比較緩慢。一次他與部下外出,部下由于心急而口出不遜:“真沒辦法,讓種地的鄉巴佬兒拖了后腿?!?/p>
婁師德聽后不但沒發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說:“我不是鄉巴佬兒,誰是呢?”
如果婁師德此時翻臉,大罵部下,部下也得洗耳恭聽。因為其部下以侮辱言詞“犯上”,此謂大逆不道。但婁師德不但不怒、不發火,還抱歉拖了大家后腿,可見其寬容之心。
婁師德在小事上能忍,在大事上也能做到無怒。
婁師德曾向武則天推薦狄仁杰,讓狄仁杰做了宰相,但他對此事并不張揚,而狄仁杰也一直被蒙在鼓里。當狄仁杰被人誣陷坐牢時,他便懷疑是婁師德在暗中搗鬼,因此對婁師德心懷不滿。后來,狄仁杰從武則天口中得知,他被重用全靠婁師德舉薦。狄仁杰聽了慚愧不已,常念婁師德對他恩重如山、度大如海。
當時,狄仁杰怪罪婁師德,大家都為婁師德抱不平,但婁師德卻不這樣看,他不但不怒、不氣、不辯解,還寬容忍讓,直至真相大白。婁師德以自己的忍讓教育了狄仁杰,也贏得了眾人對他的敬重。
婁師德這種寬容、仁義之心,對于譏諷之言不怒不氣,對于誤解不辯不怨,這種心胸遠超常人,所以他能贏得眾人的敬仰,青史留美名。
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有時候會遇到別人的羞辱,此時,我們一定要謹記婁師德的故事,要識大體、顧大局,不斤斤計較,認認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能力贏得別人的肯定和尊重。
另外,面對譏諷,我們要學會忍耐,以此立志,為自己加油;面對譏諷,我們要大膽堅持自己的信念,勇于挑戰。因為生活中,有頭腦的人不會因為受到了別人的嘲笑而改變主意,他堅信: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要通過時間來慢慢體現,更會在嘲笑中漸漸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