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如果你覺得在生活中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是窩囊貨,沒出息,要敢怒敢言、敢恨敢罵的話,就大錯特錯了。你要了解,現實中你看不慣、不公平的事實在太多了,你時時生氣,也是氣不過來的。所以,你應該做到“心平氣和”。

生氣歸根結底是一種情緒,它與理智永遠是對立的。一個愛發怒的人,常常不等被別人打敗,就敗給了自己;而保持平和之心的人,則能因冷靜與和氣,立于不敗之地。

有一位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她知道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講道說禪。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

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

婦人終于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么會到這個地方來受這份罪?!?/p>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呢?”高僧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什么?”

“氣也沒辦法呀?!?/p>

“你的氣并未消,還壓在心里,爆發后會更加劇烈?!备呱蛛x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時,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p>

“還知道值得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道。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師父,什么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于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高僧讓婦人知道了,生氣只能是自己受罪,完全不能傷害讓你生氣的人,這樣更得不償失。何苦要氣?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著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某案件中受審時,因為在面對對方的詢問時持平和的態度并不動聲色地答復,他贏得了這場官司。那個質問他的律師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了失誤。

“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某日我寫給你的那封信拿出來!”那位律師用一種很粗暴的聲音說。這封信是質問關于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些事情,然而那個律師在法律上并無權力去質問這些事件。

“洛克菲勒先生,這封信是你接的嗎?”法官問。

“我想是的,法官?!?/p>

“你回那封信了嗎?”

“我想我沒有。”

然后那位律師又拿了許多別的信出來,也照樣宣讀了。

“洛克菲勒先生,你說這些信都是你接的嗎?”

“我想是的,法官?!?/p>

“你說你沒有回復那些信,是嗎?”

“我想我沒有,法官?!?/p>

“你為何不回復那些信呢?你認識我,不是嗎?”那位律師問。

“啊,當然!我從前是認識你的!”

洛克菲勒所答復的這句話如此之明顯,以致那位律師氣得差不多要發瘋了。全庭寂靜得毫無聲息,而洛克菲勒坐在那里絲毫不移動一下。最后,那位律師被激怒了,不僅提出的問題漏洞百出,其無理的態度也讓眾人紛紛把天平的一端移向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正是因為冷靜而使自己贏得了官司,所以說,不要因為別人發怒,你便怒不可遏。要知道那正是你應該保持心境平和的時候。

生氣是對自己施行的一種酷刑,這種酷刑使自己越來越快地衰老,嚴重地損害了自己的健康,也導致了許多悲劇的發生。生活中,偶遇的人何其多,我們自身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們能教育好自己身邊的人已經不錯了,而別人有犯錯誤的權力,我們也沒必要來懲罰自己。

當你想要發怒的時候,應該先想想這種爆發會有什么影響。如果你知道發怒必定有損于你自己的利益,那么你最好約束好自己,無論這種自制是多么吃力。因為別人犯了錯誤,你卻生氣、憤怒,那樣根本無濟于事,倒不如調節好你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每天都擁有一份好心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全州县| 读书| 潞西市| 济阳县| 林周县| 隆尧县| 景德镇市| 榆中县| 九台市| 吉隆县| 林周县| 印江| 富裕县| 苏尼特右旗| 东阿县| 五莲县| 西华县| 崇义县| 博爱县| 扬州市| 鲜城| 尼勒克县| 阜康市| 涟源市| 松溪县| 宝鸡市| 泸水县| 宜黄县| 南和县| 大竹县| 定南县| 博客| 阳江市| 乾安县| 泽普县| 巩义市| 包头市| 乡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