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三會:會做人 會說話 會辦事
- 馮濤編著
- 1173字
- 2021-11-18 16:56:40
說話要有效地控制好語速
說話時,停頓處理得好,可以有效地控制語速,使話語變得流暢而有節奏,從而能更好地表情達意。停頓的一般規律是:一句話說完要有較小的停頓,一個意思說完要有較大的停頓;有時候,要說的意思比較復雜,句子較長,不能一口氣說出來,中間應該按照句子的成分作短暫的停頓;或者,為了強調某一個特殊的意思,也要在句中有停頓。
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善于運用停頓。例如,在與客戶溝通中,你講了一分鐘的時候,就應該稍微停頓一下,不要一直不停地說下去。否則,你講了很長時間,你也不知道客戶是否在聽,也不知道客戶聽了你說的話后究竟有什么樣的反應。適當地停頓一下,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客戶的注意力。客戶示意你繼續說,就能反映出他是在認真地聽你說話。停頓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客戶可能有問題要問你,你停頓下來,他才能借你停頓的機會向你提出問題。在一問一答互動的過程中,自然更能加深對你講話的印象。
再如,教師如果不間斷地一直講課的話,學生就沒有思考的余地。恰當、靈活地運用停頓來控制節奏,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產生明顯的刺激對比效應。教師突然停頓,出現的寂靜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一般來說,停頓的時間以三秒左右為宜,這樣的停頓足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當然,停頓時間不可過長,長時間停頓反而會導致學生注意力渙散。
停頓也是導游員講解中短暫的中止時間,中止時間的長短難以規定秒數。例如,導游講解時,并不是講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才停頓片刻,而是為了使講解能收到心理上的反應效果,突然故意把講話中止。假如你一直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說個不停,不僅無法集中游客的注意力,而且會使你的講解變成催眠曲。
反之,如果說話吞吞吐吐,半天說出一句話,或在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了,不僅渙散游客的注意力,還容易使人產生語言上的歧義。
人際溝通不只是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而情緒總有一個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對方往往是在通過談話者的敘述后而產生聯想,進而產生“情緒波”。如果我們不給對方一個機會,而是一掠而過,就難以有效地激起對方的情緒體驗。適當停頓還會使對方認為我們自己也在思考,從而更易于引起共鳴。從實際情況看,自然的心理停頓也是溝通者自身情感的一種表露,也能激發對方的情感。
適時的停頓還能引起聽者的好奇、注意、產生懸念,急于知道下文。因為突然的停頓是一種節奏的變化,它很容易引起聽者的注意。任何心理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注意伴隨下進行。正如一位心理專家說過一句話:“注意是一座門戶,凡是從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如果沒有對于溝通信息的注意或者不太注意,人們對溝通信息就缺少應有的指向或集中,就不可能把握溝通信息,進而了解并接納。
停頓作為人際溝通的一種技藝,對于溝通信息的傳遞、交流以至情感的表達和交流有著多方面的作用,但它畢竟只是人際溝通的一種輔助形式,所以應因地制宜、擇機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