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機械營銷實務
-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組編
- 1660字
- 2021-11-12 10:52:22
序二
Preface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重要支撐和重要標志。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及時明確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推動農業機械化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2020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85%、90%。我國農業生產已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進入了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
2021年是我國農業機械流通行業發展60周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新式農具的供銷工作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負責,后轉為商業部負責。1961年10月,國務院批準將農機具供銷業務由商業部轉為農業機械部負責,農業機械部設立了銷售管理局及上海、天津、沈陽農機具采購供應站。從嚴格意義上講,此舉實為我國農業機械流通事業之肇端。其后,我國農業機械流通行業又經歷了轉軌適應期、穩定發展期、系統轉型期、發展機遇期、轉型升級期,不斷嬗變,蔚然大觀,為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對加快農業現代化提出了具體要求。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還印發了《關于做好2021年全程機械化有關工作促進糧食穩產增產的通知》,強調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裝備在糧食生產中起到集成技術、節本增效、提質減損、推動規模經營作用,要求推進農機農藝農田協調配合,加快綠色高效農機化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抓好重要農時農機作業服務,精準實施農機化扶持政策,全方位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糧食穩產增產貢獻機械化力量。未來幾年,農業機械化對現代農業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顯現,農業機械流通行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新時期如何做好農業機械營銷工作,則是一個重要命題。
市場營銷是一門復雜的科學,農業機械行業本身是一個橫跨工業、商業、農業的復雜行業。實際來看,農業機械營銷既不同于快速消費品營銷,也與汽車、工程機械等耐用品營銷有很大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像汽車營銷領域的CRM(客戶管理系統)應用水平,工程機械營銷領域的“五率”(市場覆蓋率、商談參與率、商談成功率、競爭戰勝率、市場占有率)管理等內容,都遠比農業機械營銷做得精細。未來的農業機械營銷還將進一步面對更深層次的行業變革,這更加要求我們必須充分掌握營銷原理,深刻理解行業情況,應世而變、相時而動、臨事而敬、謀勢而成。
另外,我們還要多研究農業機械流通的歷史。知古鑒今,方可行遠。歷史縱深給予我們的方位感,是很多其他東西所不能代替的。像我們現在號召的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早在20世紀80年代戶營和聯戶經營的拖拉機就通過收取“作業費”而取得了飛速發展。直到1982年10月,農牧漁業部專門就農機化服務問題在杭州召開會議,才確認了“農機化服務(勞務)”是一種勞動交換,應該按照市場原則經營,并提出把原來的農業機械管理站改名為“農機化服務站”,大力開展服務工作。今天,我們從容看淡這段歷史,為當時緊要關頭正確的驚險一躍擊節贊嘆。未來,我們能不能從容看淡現在,今天的我們能不能在歷史緊要關頭手把紅旗勇立潮頭?像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說的那樣,要“有一種敏感的和善于識別的判斷力,一種用以察覺出真實的精湛智能”。這是時代留給我們的命題。
考慮到本書的市場分析主要為宏觀層面,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計劃每年向農業機械行業征集市場營銷與服務工作的典型案例作為補充。屆時將匯編成冊,推介在營銷及服務方式創新、信息化及智能化提升、平臺集聚及融合發展等方面的新業態、新模式,以饗讀者。
市場營銷作為一門實踐科學,其實是知行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新時期農業機械行業做好市場營銷工作盡綿薄之力。
陳濤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