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寶貴的時間用來做最重要的事情,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美國作家拉金
約翰是一家投資公司的部門主管,有一次他因患有心臟病,遵照醫囑每天只上班三四個小時。開始他還有些擔心,怕因為生病影響工作,但是漸漸地他驚奇地發現,這三四個小時所做的事情在質和量方面與以往每天花費八九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所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兩樣。原因就在于他因為工作時間被迫縮短,只能將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這或許是他得以維護工作效果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根據統計,把一天內重要的事情做完,就等于完成了全天工作的80%,按照這一原則,不管面臨多少事情,你應該永遠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解決掉。清晨5點至8點這“黃金三小時”的時間最寶貴,每天利用早晨5點至8點這段時間把這一天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列出來,并把它作為首要的事情處理,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你就不會因為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耽誤精力和時間,你的工作也一定會有條不紊地逐一完成了。
早報到勝過晚點名——與客戶溝通工作的最佳時機
當今世界的變化和發展日益加快,競爭也更加的激烈和殘酷。個人、客戶以及公司都對成功報以很高的期望,而對于失敗的容忍度則降低到歷史的最低點,毫無效率和成績的工作,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的表現。若想在當今的職場生存,妥善處理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你除了要不斷提升自身技能,還應利用好時間進行一系列的安排,在與客戶的溝通中搶占先機,這樣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完美結果。
很多人都習慣了到公司后才想起與客戶約見或者給客戶打電話、發郵件,殊不知這個時候也是客戶正忙的時候,如果遇到客戶心情不好或者因為工作繁忙正處于焦頭爛額的狀態,那么你不是要碰命根了,就是郵件、短信難逃石沉大海的悲慘命運了。還有許多人習慣貿然地去拜訪,覺得自己內心足夠強大到被拒絕很多次也不妥協。這樣有的時候也許會最終談成生意,但是絕對不是最佳辦法,因為你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與精力;還有很多人習慣利用晚餐時間請客戶吃飯應酬,這也是現在職場人士夜生活太多的原因之一,但是這種方法在拉近了與客戶人際關系的同時也產生了弊端,一是花費了太多的金錢在請客消遣上,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環境去談產品的優勢,讓客戶覺得你客情有余,專業不足,即使他們勉強認可了你的人,但是對你的產品還是不夠了解,如果遇到競爭對手也使用相同的方法,就很容易搶走你的客戶,讓你的努力功虧一簣。
大家有沒有試著利用清晨三小時的黃金時間與客戶溝通?清晨是一天的開始,如果你遇到的是和你一樣習慣早睡早起,過著健康自律生活的客戶,那么恭喜你,他(她)會頓時覺得遇到知音,立即在心里把你和你的競爭對手區別開,把你的地位置于其他人之上,對你的另眼相看和贊賞,也會為你們今后的交流打開方便之門;如果你遇到的是只有上班才忙工作或者習慣晚睡晚起的客戶,那么當他(她)在上班后發現你利用早晨的時間跟他(她)進行各種工作上的交流,他(她)會更加欽佩你,覺得你是那么的敬業和富有激情,他也會更愿意與你合作,給你的機會也會遠遠超過別人,這時你再與他(她)約談,勢必會得到他(她)的同意和期待。合理利用清晨三小時,你能有以下的方式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
1 定期給客戶發郵件
如果你已經安排好了一天的工作,并且已經計劃好一天中要與哪幾位客戶進行郵件溝通項目進展,你不妨把打算上班后發送的郵件提前到清晨這段時間來發。首先這段時間對你來說是相對比較安靜和思路清晰的時間段,你書寫郵件時一定會非常專心;其次,當客戶看到你郵件發送的時間時,他會從心底產生一種贊賞之情,他會被你的敬業精神所打動,試想有多少人能在清晨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并把客戶放在首位呢?把郵件放到清晨來發,他也會第一時間回復你的郵件,這樣當你上班后,你就能比其他人更早地進入工作狀態了。當然,你也會比其他人更早地完成一天的工作。
2 提前預約見面計劃
前提也是你已經利用好清晨三小時規劃了一整天的工作計劃和安排。如果你白天需要與重要客戶見面詳談,那么不妨在早晨上班前給他打電話、發郵件或者短信告知。清晨也是客戶相對輕松和精力充沛的時間。沒有上班后瑣碎事務的困擾,他會覺得心情大好,這個時候你提出約見的要求,成功的機會會比較高。你甚至可以直接去他們的公司,這樣就減少了從自己公司再到客戶公司的路途上時間的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你就有更多的時間解決其他的事情。
3 定期介紹產品
跟客戶光有和諧的人際交往,對于一個專業的職場人士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讓客戶信賴你們的公司,才能提高他對產品的忠誠度,才不會輕易被其他的競爭對手拉攏腐蝕,成為猶豫的墻頭草。
定期利用清晨三小時的時間給客戶發郵件介紹產品,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當每天打開郵箱,看到的就是你們公司詳細的產品介紹時,他一天的抉擇都會潛移默化地受到你們的影響。正所謂先入為主,當其他的產品再擺到他眼前時,已經遠不如你們的產品給他留下的印象深刻了。
4 定期回訪產品使用情況
不要等到客戶對產品不滿意的時候再著急,再想盡各種辦法補救、解決。利用清晨三小時的時間,定期跟客戶電話、郵件溝通產品的使用情況和是否出現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在上班的第一時間去客戶那里解決。這就是最敬業最為客戶著想的好態度。定期回訪產品的使用情況,會讓客戶覺得你和你的團隊是值得信賴和長期合作的團隊,如果有其他的合作機會,相信你的客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
5 重要節日的問候
對產品的重視非常重要,當然,對客戶的關心和問候也是作為一個全方位職場人士所不可缺少的。記錄下重要客戶的生日、重大節日,每天早晨利用清晨三小時的時間翻看一遍,及時給客戶打電話、發短信或者郵件問候,或者送上一個小禮物,相信他們一定會非常感動,第一個收到的是你的問候,他們一定會印象極為深刻,認可你人品的同時,再加上你的好產品和專業態度,一定能給你帶來大筆的生意。
每月22個尖叫計劃——以目標為導向的工作方法
以目標為導向的工作方法,是你合理工作的基礎和必要前提。工作行為要以目標為導向。一是要了解公司的目標,二是要制定明確清晰的個人目標,并且使公司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才可以形成職業發展的合力,相互推進,通過配合完成公司目標而實現個人目標,通過達成個人目標而推進公司事業的發展,這是在職場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的捷徑。
在有些情況下,個人的長期目標并不一定總是和你眼下服務的公司目標相一致,但是既然你在這個公司工作,你就要把一切經歷變為有助于你個人職業發展的財富,你的個人階段目標必須服從你的工作目標。
同時,工作行為的成敗要用結果來考量。以結果作為考量的依據就是要站在實現結果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完成成果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工作。以結果為考量依據既是一種思維方法,又是一種行為習慣。只有事事以結果論成敗,才能讓大家為了追求積極的結果,積極想辦法去實現。面對一項工作,如果你還沒有去做就首先認為自己辦不成,你的思維妨礙了自己能力的發揮,那么你就有可能真的辦不成。
因此也有這樣一句話:無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無論苦干巧干,做出成績才是真干。公司最重視的是你立了多少“功”,而不是你工作得有多辛苦。謀事在人,成事更在人。從一開始就讓事態在自己的掌握中發展,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有的人做事僅靠匹夫之勇,而有的人卻能從始至終按部就班,前者做事往往半途而廢,而后者往往能取得成功。
不論是細致的工作,還是較為籠統的工作,無論熟練與否,如果一開始就不去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就更別說下一步具體工作的開展了。只有知道怎么樣做成自己的工作,才能腳踏實地地把工作做完、做好。同時,遇事多多考慮也會令你的工作事半功倍。那么利用好清晨三小時的時間,每天對你們的工作進行細致全面的規劃和分析,就會對你接下來一天的工作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樹立好每天的目標,以目標為導向的努力工作,相信你的事業一定能一帆風順,走向成功。
1 分解任務,每天列出工作計劃
利用早晨清醒的時間,把手頭的重要工作按時間進度分成若干部分,具體到每一天的工作安排。這樣更有利于你掌控工作的進展情況。按部就班的完成每天的工作計劃,你就能順理成章地完成整個重大的項目而且不會覺得非常吃力,也不會有開始的不知所措,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等到快到時間的時候又開始手忙腳亂地不知所措了。只有每天把工作計劃做好,并認真地執行,及時向領導反饋,及時修正工作上的失誤,及時解決遇到的難題,才能保證把每一個任務完成好。
2 做好開頭的準備工作
萬事開頭難。在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員工特別是新手應該做的就是搜集足夠的資料,考慮做事的步驟和可能遇到的困難。這樣不僅在做事之前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而且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還可以從容應對,不至于方寸大亂。每天利用好清晨三小時的寶貴時間,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將一天需要準備的事情仔細梳理一遍,記錄到工作日志上,然后從每件事的一開始就考慮好如何完成這件事,這不僅能增強你的信心,還能鍛煉你的思維能力。擁有這項能力,你會贏得老板的認可,抓住升職的機會,走向成功。
3 分清主次,區別對待
很顯然,每個工作中都有最重要的環節和次重要的環節。想好怎么樣把事情做成,當然要在所考慮的事情中分清主次,區別對待。對于工作中的難點,員工要考慮得更多,在考慮好如何解決的同時還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這就需要你利用清晨三小時的時間,整理出一天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環節。
懂得重點考慮難題,并高效解決問題,才能得到老板的青睞。不然,再勤勞的員工也只能原地踏步,高升無望。
4 不放過每一個細小的問題
不要以為計劃好了整件事情的步驟就等于做好了整件事。每一個或大或小、或重或輕的工作都是由細節組成的。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細節都是最不容忽視的。把能注意到的細節審視清楚,避免因為不必要的疏忽導致公司發生損失,是每個員工最基本的任務。在做事的過程中,如果自己沒有十足的把握,請教別人也不失為一種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老板佩服的工作態度——比老板更早開始一天的工作
想成為經理人或是有希望得到提拔的下屬,一個重要的素質,就是要能領會領導的意圖,并與領導統一步調,包括情感上的步調。聯想公司將這個過程稱之為“對表”。一次“對表”容易,難的是天天“對表”,次次正確!柳傳志身邊的年輕人中,有很多比楊元慶更聰明、更善于表達的,也更早進入公司的核心崗位。楊元慶之所以能在聯想的幾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在一次次“對表”中勝出。
如果你不知道老板想讓你做什么,又怎么能把工作任務分配和指示給下屬及合作者呢?因此,“對表”只是一個手段,關鍵還是要將“表”校得跟老板一致,甚至比老板更早。
利用好清晨三小時,把一天中需要跟老板匯報的郵件在早晨完成,早一點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這些細微的小事,會讓領導對你另眼相看。提前開始一天的工作不但可以提前規劃好一天的工作還可以更快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當別人還在考慮當天該做什么時,你已經走在別人前面了!老板會認為,你很重視這份工作,你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贏得了老板的認可。
想被老板器重,尤其被位高權重、能力超強、聰明絕頂、聲名顯赫的老板器重,絕非易事,不是表表忠心、諂媚阿諛、多多加班即可搞定的??量虖妱?、追求完美的老板另眼看待的屬下必有過人之處,這些人不是天生地造。想要得到老板的器重,成為老板的心腹,就一定要留給上司良好的印象,如高度敬業,職業素養好,悟性高、能力強,機智、忠誠等好印象。
驚醒職場沉睡的心靈——10個寓意深刻的職場寓言
如果想讓自己的職場之路走得更順暢,更平坦,就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些經典的職場寓言故事便能深入淺出的告訴那些初入職場或者在職場打拼多年卻越來越看不到希望的人們:要重拾信念,積蓄力量,繼續踏上自己的職場之路。
1 關于寬容
一只小豬、一只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天,主人想捉住小豬,小豬嚇得大聲號叫,使勁的掙扎抗拒。綿羊和奶牛十分看不起小豬的膽小,輕蔑地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從沒有像你這樣不大呼小叫過。”
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在職場中,面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不要輕易表現出不屑和厭惡,更不該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而應要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要對別人多理解,多關懷、多體諒,要大度,更要有顆寬容的心!
2 關于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地方,有一位父親帶著一個剛剛出世的孩子生活。父親因忙于生計和家務,沒有時間照看孩子,于是便訓練了一只大狗陪在孩子身邊。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喂奶給孩子喝。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就叫大狗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村子,因正趕上大雪,當天回不了家,只能在那個村里先住了一宿,第二天才趕回家。
剛到家門口,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打開一看,發現到處是血,床上也是血,孩子卻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嘴滿身的也都是血。主人心里一驚,以為狗獸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于是大怒,拿起刀把狗殺死了。
忽然他聽到床下有孩子哭的聲音,往床下一看,發現孩子卻在床下藏著呢,他趕緊從床下把孩子抱出來,發現孩子毫發無傷。他很奇怪,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于是跑到后院,看到后院躺著一只狼,被狗咬的渾身是傷,已經奄奄一息,口里還咬著一塊狗的肉。
最忠心的狗,卻被主人誤殺了。狗死得冤枉,主人也非常傷心后悔。這種因為誤會而造成的悲劇,往往是害人害己。誤會往往是在不了解情況、不理智對待問題的時候發生的。一心主觀地按照自己的思維去推測事情的結束,往往得不到正確的答案。總是想著對方的千錯萬錯,想著自己的種種委屈,卻沒有耐心去找尋真相,探查事情發生背后的原因,結果是彼此的誤解越來越深,矛盾越來越激化,最后常常起因是一件小事,卻鬧得兩敗俱傷。在職場中,不論是與上司的矛盾,還是同事之間的摩擦,都要冷靜對待,萬不可意氣用事,讓事情越鬧越大。靜下心來好好回想一下,你會發現,矛盾的產生往往因為彼此的誤會,心平氣和地解釋一下,大家就又都是一個團隊密不可分的戰友了。
3 關于傷害
有一個男孩脾氣很壞,常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第二天,釘下了34根,就這樣,慢慢的,男孩每天釘下的釘子數量日漸減少。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心地亂發脾氣了,他也不用再往圍籬上釘釘子了。他跑過去告訴父親這件事。父親就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住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和他來到后院的圍籬前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恢復成從前的樣子了。你發的脾氣會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受傷,讓人痛苦得無法承受。”
同事之間常常會因為有意或無意的言語和行為給對方造成傷害,這些傷害會像圍籬上的洞一樣在心里烙下或大或小的傷疤,永遠無法真正完全地釋懷。大家能在茫茫人海相遇并在一起工作是種緣分,如果我們能從自己做起,寬容和善待別人,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同事之間的友情就會完整而美好。
4 關于心態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中央有一顆大石頭,寬度大約有四十厘米,高度有十厘米。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一顆大石頭上,不是跌倒就是擦傷。有一天這戶人家的兒子也被大石頭絆倒了,他就跑過去問爸爸:“爸爸,那顆討厭的石頭,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是這樣回答的:“你說那顆石頭喔?從你爺爺小的時候,就一直放到那兒了,那么大的一塊石頭,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還不如走路小心一點呢?!?
過了幾年,這顆大石頭留到了下一代,當時的兒子也長大成人,娶了媳婦。有一天媳婦不小心撞到石頭上,就生氣地回到屋里對丈夫說:“菜園那顆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你去把它挖出來,扔到院子外面去吧?!?
丈夫面露難色,回答說:“我看還是算了吧。那顆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我爺爺小的時候就已經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俊?
媳婦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顆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讓石頭周圍的土松動后,開始準備挖石頭。十幾分鐘以后,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松,開始挖土。媳婦心里早就做好了準備:“可能得挖好幾天呢,或許挖出來的大坑得再去拉好多土來填,可是我不能讓我的兒子以后再被大石頭絆倒了?!?
懷著這樣的想法,媳婦也做好了愚公移山的準備。誰知只挖了不到一個鐘頭,石頭就被挖出來了。原來雖然露在外面的石頭比較巨大,其實埋在土里的就是一小層而已。
一個人的心態直接決定他能否成功。消極心態的危害是可怕的。懼怕困難,認為自己無能為力的思維定式一旦成為一種思考問題的習慣,人往往就失去了與命運和逆境抗爭的斗志與勇氣。不作為的結果往往是不好的,這種不好的結果又進一步順應了原有的思維定式,讓消極的心態更加消極。
其實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有時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心中的頑石而已。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改變你的世界,必須先改變你自己的心態!凡事以正確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勇敢地去嘗試,我們一定能有決心和力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爭得一份屬于自己的空間。
5 關于競爭
一個大草原里生活著羚羊和獅子。
一天清晨,當太陽剛剛從東方的天邊升起,羚羊就從睡夢中醒來。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跑得比獅子還要快。否則,我就會被吃掉。而同時醒來的獅子也在想:要想得到我今天的美餐,我必須跑得比羚羊更快。
于是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無時無刻不在演繹著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殺,這是優勝劣汰的奔跑法則。
職場中的競爭無處不在。行業之間的競爭,公司之間的競爭,部門之間的競爭,同事之間的競爭,驚心動魄的場面每天都在上演。如何看待競爭取決于你的心態。競爭會使一部分人失敗,會讓我們的工作越來越繁忙,壓力越來越大;同時,競爭也幫助了我們成長,使我們的社會飛速發展,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6 關于合作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他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到底在哪里。
上帝對他說:“跟我來吧,我帶你看看什么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正圍坐在一大鍋肉湯前面,但每個人看上去都無精打采,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只可以夠到鍋里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里。于是他們無奈卻不甘心地一次次嘗試著往自己的嘴邊送肉湯,只能接受有肉湯卻喝不到肚子里的事實。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么是天堂?!鄙系郯阉I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么區別,同樣大小的房間,同樣的一鍋肉湯,肉湯鍋邊上還是圍坐著一群人,每人手里拿著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互相把肉湯喂到對面人的嘴里,長柄湯勺正好能伸到對方的嘴邊,他們一邊享受著眼前的美味,一邊感謝著對方的幫助,高談闊論和歡快的笑聲充滿了整個房間。
上帝微笑著說:“地獄和天堂的區別其實很簡單,地獄中的人們心里只有自己,而在天堂,大家眼里也有別人。懂得幫助別人的人,才能讓自己幸福?!?
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設備,為什么一些人把它變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卻經營成了地獄?關鍵就在于,你是選擇共同幸福還是獨霸利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不信任而放棄了合作,寧愿自己單槍匹馬地奮戰在商場。合作不是將你得到的利益減半,而是讓你們共同得到的更多。只有學會了合作,才能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讓自己也獲得了最大化的利益。
7 關于實力
一只烏鴉坐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像你一樣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嗎?”烏鴉答道:“當然啦,為什么不能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樹下,開始休息。突然,一只狐貍出現了。
狐貍跳向兔子……一口把它吃掉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你必須坐(做)得非常非常高。
現代的職場人士,往往羨慕別人工作的豐厚薪水和無所事事。卻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在不斷地激勵自己的同時,找準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每天大聲喊著“想做什么”重要得多。要想得到好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遠遠地超過別人,你才能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機會,不會被職場淘汰。
8 關于是非
一只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天氣太冷了,小鳥凍僵了,從天上掉下來,跌在一大片農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時候,一只母牛走了過來,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凍僵的小鳥躺在牛屎堆里,忽然發現牛糞真是太溫暖了。牛糞的熱氣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它躺在那兒,又暖和又開心,不久就開始高興地唱起歌來了。一只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順著聲音,貓發現了躲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并將它吃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也不是每個把你從屎堆中拉出來的都是你的朋友。最重要的是,當你陷入深深的屎堆當中(身陷困境)的時候,趕緊閉上你的嘴。
職場中的情況總是錯綜復雜的?!暗溬飧V?,福兮禍之所伏”。誰也不能肯定一件事情出現后,接下來的進展會是什么樣的。對職場中的是是非非,也很難給出明確的判斷。我們能做的就是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認真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別太理會職場的是非,尤其注意的是,不要成為職場是非中嚼舌頭的那個人。
9 關于聆聽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在電視節目現場隨機采訪了一個6歲的小男孩,問他:“杰克,你長大后想要做什么工作呀?”
“我,我長大了想當一名飛行員!”男孩想了很久,結結巴巴的回答。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你駕駛的飛機在大海上空飛行時,突然發現油箱里的燃料不多了,不能飛到任何一個機場,你打算怎么辦呢?”
“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系好安全帶,然后自己背著降落傘跳出去?!毙∧泻欀碱^,思考了幾分鐘后回答說。
聽到這里,直播現場的所有觀眾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當觀眾都笑得東倒西歪的時候,林克萊特繼續注視著這個孩子,想看看他是不是一個自作聰明又膽小自私的家伙。沒想到,小男孩熱淚奪眶而出,林克萊特發覺這個孩子可能還有話要說。于是他接著問:“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小男孩的回答透露出孩子最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我們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真的聽懂了說話人想要表達的完整意思了嗎?我們是否也常常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斷章取義的下了結論,是否也因此而誤會了對方的美好原意,甚至傷害了對方呢?
也許你會說,是他不講,又怎么能奢望我來理解。究竟是他不說,還是你不愿意聽呢?耐心地聽別人把話說完,別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這就是“聆聽的藝術”。要聽懂對方說話的真正意思,就必須讓對方把話說完。讓對方把話說完,不僅能完整地聽懂對方的意思,也是對說話人的一種尊重,表現了你的涵養。只有會聽、聽懂、能聽出問題,才能建立良好的互動、應對,達到交流的目的。同時,聆聽也是個人素質的表現,不能等對方把話說完就急于表達的人,經常打斷別人講話,往往缺乏修養,難于與人良好溝通。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最好看著對方的眼睛,這讓他覺得你信任并且尊重他,他自然會對你產生親近感。聽別人說話時也要有一定的表示。當對方說到關鍵,或者快要說完的時候,應點點頭或是小聲附和幾句,讓對方知道你是真正聽明白了。如果對方滔滔不絕地說著,你無動于衷,或者顯得心不在焉,對方也會因此而感到興趣索然,沒有心情再講下去了。
10 關于機遇
有一個公司招聘業務員,由于公司待遇很好,所以很多人參加了面試。經理為了考驗大家,就出了一個題目:讓他們用一天的時間去推銷梳子,向誰推銷呢?經理選的人群竟然是和尚。
很多人都說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和尚沒有頭發,怎么能用到梳子?向和尚推銷梳子,根本一把都賣不出去。于是這次面試,很多人都選擇了放棄。最后只有三個人愿意試試,他們各自拿了一些梳子,問好了價錢和結束考試的最后時間,就出發了。
第三天,他們都回來了。
第一個人說:“經理,我賣出去了一把梳子。”經理問他:“你把你推銷的經過告訴我,具體說說你是如何向和尚推銷梳子的?”第一個人說:“我來到一座大廟里,到處找和尚講,我們的梳子質量是多么多么的好,對頭發是多么多么的好,結果那些和尚都罵我神經病,說我笑他們沒有頭發,趕我走甚至要打我。我很絕望,但是都沒有放棄。這時候我看到一個小和尚,頭上生了很多癩子,很癢,在那里用手不停地抓。我就哄他說,用手直接抓容易感染,又不衛生,我們的梳子是檀木的,對頭皮有好處,能治療癩病,于是他就買了一把?!苯浝硎裁炊紱]說,讓他先出去等著,然后叫第二個人進來了。
第二個人進來說:“經理,我賣出去了十把梳子?!苯浝韱査骸澳惆涯阃其N的經過告訴我,具體說說你是如何向和尚推銷梳子的?”于是第二個人說:“我想了很多辦法,嘗試了都沒有行得通。后來我到了一個最高山上的寺廟里,我問和尚,這里是不是有很多人拜佛?和尚說是的,我就又問他,如果施主們的頭發被山風吹亂了,拜佛尊敬不尊敬?和尚說:當然是對佛祖的不尊敬。我說你知道他們的頭發吹亂了是對佛祖的不尊敬,卻又不提醒他們,是不是一種罪過?和尚一驚,馬上雙手合十念佛,然后承認他這樣的做法是一種罪過。于是我就建議他在每個佛像前擺一把梳子,游客來拜佛如果頭發被風吹亂了就先梳完頭再拜佛。一共10個佛像,所以我賣出去10把?!苯浝睃c點頭,也讓他先出去等著,然后叫第三個人進來。
第三個人進來說:“經理,我賣出去了3000把梳子?!苯浝砗艹泽@,但還是故作鎮定地繼續問他:“你把你推銷的經過告訴我,具體說說你是如何向和尚推銷梳子的?”第三個人就說:“我到了最大的寺廟里,直接跟方丈講,你想不想增加收入?方丈說最近的寺廟正想修葺,當然很需要增加收入??墒请m然香火很旺,但不是每位施主都會捐錢,賣香火的收入也必定有限,修葺寺廟的錢還差得很遠,要是有方法能增加寺院的收入,當然是好事。我就告訴他,在寺廟最繁華的地方貼上標語,捐錢有禮物拿。什么禮物呢,一把功德梳。這個梳子有個特點,一定要在佛祖能看得見的地方,找個人多的地方梳頭,這樣就能梳去晦氣,梳來運氣。于是很多人捐錢后就去拿梳子,然后在寺廟門前梳頭,知道有人用功德梳梳頭能帶來好運,很多前來燒香的人就去捐錢換梳子,于是這幾天一下子就賣出了3000把?!?
通過面試,經理留下了第三個人。
同樣的前提,不同的結果。有的人失敗,有的人成功。很多人都在埋怨自己的工作,或抱怨老板的苛刻,或因為工作的緊張,或者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整天吵吵著要跳槽。更多的人是在羨慕別人的成功,說如果自己能有這樣的機會,一定也能飛黃騰達。殊不知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腳下。機遇隨時都在,只是看你會不會爭取。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在現有的資源下,如何更好地把問題解決。只有懂得抓住機遇的人,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