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太極順序和基本形象

“無極”極為宏觀或極為微觀,可以想像,無法感知,所以沒有順序問題,相當于無限接近“0”的維度空間;太極只有一個符號,沒有排列順序的問題。兩儀是陰(0)陽(1),是太極生化出來的預測符號,陰(0)陽(1)哪一個在前,哪一個在后,這是我們必須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四象是陰(0)陽(1)生化出來的預測符號,四象老陰(00)、少陽(01)、少陰(10)、老陽(11),哪一個在前,哪一個在后,這是我們必須回答的第二個問題。八卦是四象生化出來的預測符號,八卦坤地(000)、艮山(001)、坎水(010)、巽風(011)、震雷(100)、離火(101)、兌澤(110)、乾天(111),哪一個在前,哪一個在后,這是我們必須回答的第三個問題。重卦六畫卦六十四是經卦八卦相疊而生化出來的預測符號,六十四卦,哪一個在前,哪一個在后,這是我們必須回答的第四個問題。不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易經》的預測就很難科學化,程序化,也就很難實現學習《易經》開拓思維、陶冶情操、規劃人生的目標。

在中國古人的眼中,“無極”就是“沒有中心”、“沒有邊界”、“沒有狀態”的“混沌”,這種狀態無窮無盡,所以被稱為“混沌”,這是上古人類對宇宙大爆炸之前狀態的抽象理解。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在大約150億年前,當時宇宙還沒有誕生,當時沒有前后,沒有左右,沒有上下,沒大沒小,沒有中心,沒有邊界,虛無縹緲,這與中國古代人類的認識不謀而合。《老子》說:“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這里的“無極”即生化萬物的本體,無味、無臭、無聲、無色、無始、無終,沒有一個合適的名稱,只好稱為“無極”——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而在《易經》中,“易”就是“無極”,是最高層級的超概念,具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備的基本特質。虛無縹緲的“混沌”就是“無極”!因此,《易經》認為,無極就是“道”,是比太極更原始更終極的狀態。在“易”或“道”——“無極”的下面就是“太極”,即“易為無極”,“無極生太極”。靜為無極,動為太極,動靜之間,“無極”和“太極”相互變換。太極是從無極而太極以至宇宙萬物化生的一個過程,被后人用一個形象來加以象征,即“太極圖”。

“太極”的能量非常巨大,一切事物發生、發展、壯大和消亡,都是因為”太極”在其中發揮著根本性的作用。什么是“太極”?“太”就是“最”,“極”就是“端”,因此“太極”就是“極限”,就是“無有相匹”,既包括“至極之理”,也包括“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于心”,“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太極”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的時間和空間,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會出現零或無的時間和空間。什么叫做“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呢?“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至大”、“至小”不是具體的事物,而是抽象的概念。在宇宙中,什么東西最大,什么東西最小,都不是具體的東西,不能通過經驗來判斷,只能離開經驗這樣說:“太極”外面再也沒有什么東西了,這就是最大的——至大無外;“太極”內面再也沒有東西了,這就是最小的——至小無內。“至大”、“至小”是絕對的、不變的。按照這個觀點,“太極”的順序就是十進制的“1”,相當于二進制的“0”,即“1”。

“太極”是一個整體形象,從“太極”的角度出發,對任何事物的觀察都必須從全局入手,從整體上把握事物本質。太極思維模式的內容很豐富,主要包括陰陽的對立制約、陰陽的互根互用、陰陽的消長平衡、陰陽的相互轉化,其特點有整體性、中和性、形象性和感悟性。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事物本質特征,才可能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限性。用這個觀點來評價藝術作品,可以這樣說,任何藝術作品的成功都首先是整體上的成功,沒有整體上成功,不可能有局部的成功。自然,整體上的成功,必須靠局部來支撐,不存在虛無的整體,而支撐太極這個整體的就是“兩儀”(陰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周县| 长治市| 丰都县| 青海省| 砚山县| 孟津县| 涟水县| 申扎县| 武城县| 同仁县| 游戏| 余庆县| 南京市| 汉寿县| 衡东县| 镇康县| 鹿邑县| 永兴县| 绥德县| 建阳市| 太仆寺旗| 宜兴市| 乌审旗| 吉木萨尔县| 恩施市| 蓬莱市| 乐亭县| 麻阳| 南丹县| 开江县| 富宁县| 民权县| 滕州市| 牙克石市| 定南县| 平利县| 肃宁县| 河间市| 武强县| 团风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