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管理實務(第二版)
- 孔德蘭主編
- 8089字
- 2021-10-28 15:30:27
任務4權益資金籌集
任務描述
了解吸收直接投資的出資方式、成本和優缺點;熟悉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掌握優先股的種類,以及優先股籌資的優缺點。
一、吸收直接投資
(一)吸收直接投資的出資方式
企業采用吸收直接投資方式籌集資金時,投資者可以以現金、實物、工業產權和土地使用權等出資。出資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現金出資。吸收現金投資是企業吸收直接投資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2)以實物出資。吸收廠房、建筑物、設備等固定資產和原材料、產成品等流動資產投資,均屬吸收實物投資。
(3)以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商標權、專利權等無形資產)出資。(4)以土地使用權出資。
(二)吸收直接投資的成本
吸收直接投資的成本是指企業因吸收直接投資而支付給直接投資者的代價。吸收直接投資的成本除不需要考慮籌資費用外,其計算方法與普通股籌資基本相同。
(三)吸收直接投資的優缺點
1.優點
(1)有利于提高企業信譽。吸收直接投資籌集的資金屬于自有資金,自有資金與債務資金相比,它能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借款能力。吸收的直接投資越多,舉債能力越強。
(2)有利于盡快形成生產能力。吸收直接投資可以直接獲取投資者的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有利于盡快形成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盡快開拓市場。
(3)有利于降低財務風險。吸收直接投資所籌資金屬自有資金,不需要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不存在償債風險。企業可根據經營狀況向投資者支付報酬,比較靈活,所以財務風險較小。
2.缺點
(1)資金成本較高。投資者的投資目的主要是獲利,對被投資企業來說,一般應支付較高的投資報酬。特別是企業經營狀況較好和盈利能力較強時更是如此,因為向投資者支付的報酬是根據其出資的數額和企業實現利潤的多少來計算的。
(2)企業控制權容易分散。投資者的投資目的不盡相同,有的是單純為了獲利,而有的則是為了取得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當投資者的投資數額達到一定比率時,投資者可獲得相應的控制權和管理權,從而威脅到原投資者的權限。
想一想
吸收直接投資方式的優缺點分別是什么?
二、發行普通股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為籌集自有資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是投資人投資入股以及取得股利的憑證,它代表了股東對股份制公司的所有權。
(一)股票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對股票進行以下分類。
1.按股東權利和義務的不同,可將股票分為普通股票和優先股票
(1)普通股票(簡稱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依法發行的具有管理權的股利不固定的股票。普通股具備股票的最一般特征,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最基本部分。
(2)優先股票(簡稱優先股)是股份有限公司依法發行的具有一定優先權的股票。從法律上來講,企業的優先股不承擔法定的還本義務,是企業自有資金的一部分。
2.按股票票面是否記名,可將股票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
公司向發行人、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法人發行的股票,應當為記名股票;向社會公眾發行的股票,可以為記名股票,也可以為無記名股票。
3.按發行對象和上市地區,可將股票分為A股、B股、 H股和N股等
A股是供我國個人或法人買賣的,以人民幣標明票面價值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股票。
B股是以人民幣標明票面金額,以外幣認購和交易的股票。
H股是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N股是在紐約上市的股票。
(二)普通股股東的權利
普通股股東一般具有以下權利:
(1)公司管理權。包括投票權、查賬權、阻止越權的權利。
(2)分享盈余權。即按出資比例分取紅利。
(3)出讓股份權。即依照國家法規和公司章程出售或轉讓股票。
(4)優先認股權。即原有股東有權按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優先認購公司新增發的股票。
(5)剩余財產要求權。即依法分取公司解散清算后的剩余財產。
(三)股票的發行條件
我國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的發行條件:
(1)生產經營符合產業政策。
(2)發行的普通股限于一種,同股同權,同股同利。
(3)發起人認購的股本數額不少于公司擬發行股本總額的35 % 。
(4)在公司擬發行的股本中,發起人認購部分不少于人民幣3 000萬元,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5)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不少于公司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 % ,其中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得超過擬向社會公眾發行的股本總額的10 % 。公司擬發行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的比例可適當降低,但最低不少于公司股本總額的15 % 。
(6)發起人在近三年內沒有重大違法行為。
(7)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原有公司改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的,除應當符合上述條件外,還應符合下列條件:
(1)發行前一年年末,公司凈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 % ,無形資產在凈資產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 % ;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
(2)公司近三年連續盈利。
股份有限公司增資公開發行股票,除應符合上述條件外,還應符合下列條件:
(1)前一次發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間隔一年以上。
(2)公司最近三年內連續盈利,并向股東支付股利。
(3)公司最近三年內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
(4)公司預期利潤率可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股票的發行方式有公募發行和私募發行,公募發行有自銷方式和承銷方式,承銷方式具體分為包銷和代銷。
(四)股票發行的基本程序
股票發行有嚴格的法律程序,任何未經法定程序發行的股票都不發生效力。公開發行股票的基本程序如下:
(1)公司作出新股發行決策。
(2)公司做好發行新股的準備工作。準備和起草申報工作所需的各種材料和文件,包括申請報告、招股說明書、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議等。另外,還要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最近3年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核和公證,委托一家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公司的資產價值。
(3)提出發行股票的申請。企業在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對其資信、資產、財力狀況進行審定、評估和就有關事項出具法律意見后,按照隸屬關系,分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或者中央企業主管部門提出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
(4)有關機構的審核。地方政府、中央企業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發行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被批準的發行申請,送證監會復審。證監會應當自收到復審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出具復審意見書。經證監會復審同意的,申請人應當向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提出申請,經上市委員會同意接受上市,方可發行股票。
(5)簽署承銷協議。公開發行的股票應由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承銷。發行人應當與證券經營機構簽署承銷協議。
(6)公告招股說明書。在獲準公開發行股票后,發行人應在規定期限內向社會公告招股說明書。
(7)按規定程序招認股份。發起人或承銷機構通常以廣告或書面通知的方式招募股份。認購人認購時需要填寫認股書。認購人填寫了認股書,便承擔按認股書的約定繳納股款的義務。其認購順序為:原有股東優先認購股票,公司有關人員認購股票,公眾認購。
(8)認購人繳納股款。認購人繳納股款時,一律按股票發行價一次繳足。代收機構收款后,應向繳款人交付經由發行公司簽名蓋章的股款繳納憑證。
(9)向認購人交割股票。當發行公司收到股款后,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向認購人交付所售出的股票。
(10)改組董事會、監事會;辦理變更登記并向社會公告。
(五)股票的發行價格
股票的發行價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時,將股票出售給投資者所采用的價格,也是投資者認購股票時所支付的價格。股票發行價格通常根據股票市場價格水平和公司預期收益狀況等因素確定。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公司首次發行的股票價格,由發起人決定;公司增資發行新股的股票價格,由股東大會決定。按國際慣例,股票發行價格可采用以下三種方式:
(1)等價發行,也稱平價發行,是指公司以股票面值作為發行價格發行股票。
(2)時價發行,也稱市價發行,即公司以已發行流通在外的原股票市價為基準,來確定新發行的股票的價格。它是最流行的一種股票發行方式。
(3)中間價發行,即以原股票面值和市場價格的中間值作為新股的發行價格。
(六)股票上市
股票上市指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的股票經批準在證券交易所進行掛牌交易。
股票上市的優點主要有:
(1)有助于改善財務狀況。
(2)便于利用股票收購其他公司。
(3)便于利用股票市場客觀地評價公司的價值。
(4)利用股票可激勵職員。
(5)提高公司知名度,吸引更多顧客。
股票上市的缺點主要有:
(1)使公司失去隱私權。國家證券管理機構要求上市公司將關鍵的經營情況向社會公眾公開。
(2)限制經理人員操作的自由度。公司上市后其所有重要決策都需要經董事會討論通過,對公司至關重要的決策則需全體股東投票決定。
(3)上市需要花費巨額的費用。
(七)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
1.普通股籌資的優點
(1)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償還。
(2)沒有固定的利息負擔。公司發行股票后,每年分配給股東股利的多少,取決于公司當年的盈利水平和公司所采取的股利分配政策。而不像債券籌資,無論有無盈利都要支付固定的利息,這就減輕了公司的支付負擔。
(3)籌資的風險小。普通股沒有到期日,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這種籌資實際上不存在不能償付的風險。
(4)能提高公司的信譽。發行普通股籌集的資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資金來源,它反映了公司的實力,可以作為其他方式籌資的基礎,尤其可為債權人提供保障,增強公司的舉債能力。
(5)籌資限制較少。利用優先股或債券籌資,通常有許多限制,這些限制往往影響公司經營的靈活性,而利用普通股籌資則沒有這種限制。
2.普通股籌資的缺點
(1)資金成本較高。在眾多的籌資方式中,通常普通股籌資的資金成本最高,這主要是因為股利要從凈利潤中支付,另外,普通股籌資要支付一定數額的咨詢、評估、宣傳、代理發行等費用。
(2)容易分散控制權。利用普通股籌資,出售了新的股票,引進了新的股東,容易使控制權分散。
(3)增加了公司被收購的風險。
想一想
1.如何理解股票的分類、發行條件和發行價格?
2.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分別是什么?
三、發行優先股
(一)優先股的特征
優先股是一種復雜的證券,它雖屬于自有資金,但具有債券的性質。其特征表現在:
(1)優先股較普通股而言,具有一定的優先權。優先股股利分配先于普通股股利分配;優先股股東對公司剩余財產的求償權雖在債權人之后,但先于普通股股東,其求償額為優先股的票面價值加累計未支付的股利。
(2)優先股股利率是固定的。優先股的股息在發行股票之前就已確定下來,這與債券利息率的確定相同。但債券利息必須無條件支付,而優先股股息的支付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當公司無利潤或利潤不足時,可不支付,以后也不一定補償。這與債券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二)優先股的種類
優先股按發行條款和股利分配條款的不同,可進行以下分類。
1.按欠發的股利可否累積,分為累積優先股與非累積優先股
累積優先股是指在某個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所獲的盈利不足以分派規定的股利,日后優先股的股東對往年未付給的股息,有權要求如數補給。非累積優先股股東雖然對于公司當年所獲得的利潤有優先于普通股股東獲得分派股息的權利,但如該年公司所獲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規定的股利進行分配,非累積優先股的股東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中予以補發。一般來講,對投資者來說,累積優先股比非累積優先股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2.按可否參與剩余利潤分配,分為參與優先股與非參與優先股
當企業利潤增加,除享受既定比率的股息外,還可以跟普通股共同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參與優先股”。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非參與優先股”。一般來講,參與優先股較非參與優先股對投資者更為有利。
3.按可否轉換為普通股,分為可轉換優先股和不可轉換優先股
可轉換優先股允許優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條件下把優先股轉換成為一定數額的普通股。否則,就是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優先股是近年來日益流行的一種優先股。
4.按可否贖回,分為可贖回優先股和不可贖回優先股
可贖回優先股是指允許發行該類股票的公司按原來的價格再加上若干補償金將已發行的優先股收回。當該公司認為能夠以較低股利的股票來代替已發行的優先股時,就往往行使這種權利。反之,就是不可贖回優先股。
(三)優先股籌資的優缺點
1.優先股籌資的優點
(1)優先股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償還本金。但大多數優先股附有贖回條款,這使得使用這種資金更有彈性。在公司財務狀況較弱時發行,而公司財務狀況較強時贖回,這樣有利于滿足公司的資金需求,同時也能控制公司的資本結構。
(2)股利的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彈性。一般而言,優先股采用固定股利,但固定股利的支付并不構成公司的法定義務。如果財務狀況不佳,公司可暫時不支付優先股股利。
(3)從法律上講,優先股屬于自有資金,因而優先股擴大了權益基礎,可提高公司的信譽,增強公司償付債務的能力,吸引更多的借入資金。
(4)優先股的發行不會改變普通股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通常優先股股東不能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這就保證了普通股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
2.優先股籌資的缺點
(1)優先股籌資的成本較高。優先股的股利要從稅后利潤中支付,不同于債務利息可在稅前扣除,且優先股籌資成本也較高。
(2)發行優先股有時會影響普通股的利益。由于優先股先于普通股分配利潤,在公司盈利額不多時,為保證優先股的固定利率,普通股股東可能無股利可分。在清償公司剩余財產時,也可能會發生上述情況。
(3)優先股籌資的限制較多。發行優先股,通常有許多限制條款。例如,對普通股股利支付上的限制、對公司借債的限制等。
想一想
如何理解優先股的特征以及優先股籌資的優缺點?
四、留存收益籌資
(一)留存收益籌資的渠道
留存收益的來源有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二)留存收益籌資的成本
留存收益是企業資金的一項重要來源,它實際上是股東對企業進行追加投資,股東對這部分投資與以前投資給企業的股本一樣,也要求有一定的報酬。留存收益籌資的成本計算與普通股基本相同,但不用考慮籌資費用。
(三)留存收益籌資的優缺點
留存收益籌資的優點主要有:資金成本較普通股低,可保持普通股股東的控制權,可以提高公司的信譽。
留存收益籌資的缺點主要有:籌資數額有限制,資金使用受制約。
想一想
留存收益包括哪些?談談留存收益籌資的優缺點。
綜上所述,各種常見籌資方式的優缺點如表3—11所示。

表3—11各種常見籌資方式的優缺點
續前表

技能強化訓練
【實訓項目】資金需要量預測,短期負債、長期負債及權益資金籌資。
【實訓目標】能夠熟練計算和分析資金需要量、借款實際利率、債券發行價、放棄現金折扣成本、融資租賃費用等,并進行相關的決策。
【實訓任務】
一、計算分析題
1.某企業從銀行取得借款500萬元,期限一年,名義利率8 % ,按貼現法付息。
要求:計算該項借款的實際利率。
2.某企業按年利率10 %從銀行借入借款10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10 %的補償性余額。
要求:計算該項借款的實際利率。
3.某企業發行一種五年期債券,面值1 000萬元,年利息為90萬元,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要求:
(1)計算該債券票面利息率。
(2)假定發行當時的市場利率分別是6 % 、8 % 、10 % ,計算債券的發行價格。
4.某公司擬采購一批零件,供應商報價如下:
(1)立即付款,價格為9 630元。
(2)30天內付款,價格為9 750元。
(3)31~60天內付款,價格為9 870元。
(4)61~90天內付款,價格為10 000元。
假設短期借款利率為15 % ,每年按360天計算。
要求:計算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并確定對該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與價格。
5.某公司采用融資租賃方式于2014年年初租入一臺設備,價款為200 000元,租期為4年,年利率為10 % 。
要求:
(1)計算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方式下的應付租金。
(2)計算每年年初支付租金方式下的應付租金。
(3)試分析(1)和(2)的關系。
6.某企業與供應商商定的信用條件分別如下:
(1)2/10,n/30。
(2)3/15,n/30。
(3)3/15,n/45。
要求:計算當應付賬款在到期日支付時,它們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各是多少。
二、綜合題
1.某企業從銀行取得借款200萬元(名義借款額),期限一年,名義利率8 % 。
要求:計算下列幾種情況下的實際利率:
(1)收款法付息。
(2)貼現法付息。
(3)銀行規定補償性余額為10 % 。
(4)銀行規定補償性余額為10 % ,并按貼現法付息。
2. A公司擬采購一批零件,價值50 000元,供應商規定的付款條件為“1/20,n/50”。
要求:
(1)假設銀行短期貸款年利率為10 % ,計算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并確定對該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價格。
(2)假設目前有一短期投資,年均收益率為20 % ,確定對該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價格。
3.信達公司2010—2014年各年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2 050萬元、2 400萬元、2 600萬元、2 800萬元和2 850萬元,各年年末現金余額分別為114萬元、120萬元、130萬元、148萬元和146萬元。公司2015年的銷售收入將在2014年的基礎上增長20 % 。
要求:
(1)采用高低點法計算“現金”項目的不變資金和每萬元銷售收入的變動資金。
(2)預測該公司2015年需要增加的現金。
4.華興公司編制的資金需要量預測表如表3—12所示。

表3—12資金需要量預測表單位:萬元
要求:
(1)利用回歸直線法確定資金需要量與產銷量的線性關系方程。
(2)如果預計2015年的產銷量為25萬件,預計資金需要量。
5.新華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融資租入一臺機床,該機床的價款為120萬元,租期10年,租賃公司的融資成本為20萬元,租賃手續費為15萬元。為了保證租賃公司完全彌補融資成本、相關的手續費并有一定的盈利,雙方商定采用15 %的折現率。
要求:
(1)確定融資租賃租息。
(2)確定融資租賃租金。
(3)如果采用等額年金法,每年年初支付,則每期租金為多少?
(4)如果采用等額年金法,每年年末支付,則每期租金為多少?
6.大海公司2014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如表3—13所示。

表3—13大海公司資產負債表(簡表)2014年12月31日單位:萬元
假定該公司2014年的銷售收入為100 000萬元,銷售凈利率為10 % ,股利支付率為60 % ,公司現有生產能力尚未飽和,增加銷售無須追加固定資產投資。經預測,2015年公司銷售收入將提高到120 000萬元,銷售凈利率和利潤分配政策不變。
經過分析,該公司流動資產各項目隨銷售額的變動而變動,流動負債中應付費用和應付賬款隨銷售額的變動而變動。
要求:計算2015年公司需要從外部籌資的金額。
7.亞通公司2014年銷售收入為20 000萬元,銷售凈利率為12 % ,凈利潤的60 %分配給投資者。2014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簡表)如表3—14所示。

表3—14亞通公司資產負債表(簡表)2014年12月31日單位:萬元
該公司2015年計劃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30 % ,為實現這一目標,公司需新增設備一臺,價值148萬元。根據歷年財務數據分析,公司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隨銷售額同比率增減。假定該公司2015年的銷售凈利率和利潤分配政策與上年保持一致。
要求:
(1)計算2015年公司需增加的運營資金。
(2)預測2015年需要對外籌集的資金量。
案例分析
籌資管理案例— — —寧向股東伸手,不向銀行貸款
負債經營有好處,也有弊端。正常的負債是企業為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但是,資料表明:中國上市公司歷年來的負債比例都低于正常水平,但又頻頻申請配股。人們不禁要問:我國上市公司積累那么多募股資金閑置不用,為什么又要向股東配股“收錢”?有人說:上市公司不懂得投資;有人說:上市公司在“圈錢”。有些公司的負債比例之低,令人難以置信!
我國上市公司負債比例如此之低的原因,決不是企業經濟效益像微軟或3 M公司那樣好而不需要負債,即使是微軟公司,近年來最低負債比例也在15 %以上。如何解釋我國上市公司這種低負債現象呢?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說法:
(1)股東的錢為零成本,可以不還本付息。
(2)沒有資本結構的意識。
(3)配股和增發新股被視為“經濟效益高”或“經營、財務、管理狀況良好”的嘉獎。
(4)不懂得使用合適的融資工具,使得配股成為“唯一的”融資工具。
(5)對高負債懷有“恐懼癥”,實行穩健的財務政策。
(6)募股和配股的投資計劃形同虛設,無法落實,造成資金閑置。
(7)利用募股和配股資金轉還銀行貸款。
(8)主業發展受限,一時難以尋找到高收益的投資項目。
(9)上市公司的收益率低于銀行貸款利息率。
要求:
(1)我國上市公司負債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造成負債比例偏低的原因是否因公司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