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燃機車常見故障處理
- 宮士鄉編著
- 4967字
- 2021-09-30 19:53:32
二、啟機故障
126.啟機困難或啟機不成功
【故障原因】
除電氣方面故障外,屬于柴油機方面的主要原因有:
(1)油水溫度低。
(2)燃油、機油壓力低。
(3)燃油泵、機油泵故障或轉速不夠。
(4)燃油管路有空氣。
(5)噴油泵齒條或供油拉桿卡滯。
(6)油壓繼電器1YJ、2YJ觸指不良。
(7)電磁聯鎖DLS作用不良。
(8)聯合調節器故障。
(9)極限調速器未恢復。
(10)氣缸內積存油水。
(11)柴油機發生抱軸、抱缸現象。
【處理方法】
(1)啟機前,應檢查油水溫度,若溫度低于20℃,應點燃預熱鍋爐進行加熱。
(2)啟機前,應徹底甩車,及時排除氣缸內積存的油水和防止發生油錘、水錘現象。
(3)啟機時,若燃油壓力低,應打開燃油精濾器上方的排氣閥,直至排出燃油再關閉排氣閥。
(4)若燃油泵故障,應換泵或使用兩個燃油泵同時工作。
(5)若機油壓力低,應檢查機油泵的工作狀態,查看機油管路有無漏泄處所。
(6)若油壓繼電器本身故障,可在保證機油壓力正常的情況下進行分別短接。
(7)若DLS線圈燒損,可在保證機油壓力和差示正常的情況下人為將其頂死。
(8)檢查噴油泵齒條和供油拉桿,應消除卡滯現象,并恢復極限調速器。
(9)經上述檢查無效,為聯合調節器故障,可用扳手扳動聯合調節器的傳動臂啟機,但要防止飛車事故。
127.曲軸轉動,但柴油機不發火
【故障原因】
(1)燃油壓力不足,沒有達到150kPa以上
①燃油箱油位低或燃油中有水。
②燃油系統內有空氣,使燃油系統產生氣塞現象。
③燃油濾清器太臟,燃油管路堵塞或漏泄。
④燃油泵故障或轉速低。
⑤逆止閥不良,安全閥故障,限壓閥失靈,噴油泵進油壓力低,噴油器霧化不良。
⑥供油拉桿或噴油泵齒條卡死在停油位。
⑦高寒地區冬季仍使用夏季燃油。
(2)機油壓力不足,沒有達到100kPa以上
①柴油機啟動按鈕松開過早。
②油壓繼電器未閉合。
③機油泵故障,轉速低。
④油底殼油位過低機油老化、稀釋,油位低。
(3)聯合調節器故障
①聯合調節器工作油位低。
②聯合調節器油路系統漏油。
③聯合調節器傳動機構故障(如油泵齒輪間隙大,傳動軸斷、剃齒等)。
④動力活塞或補償活塞犯卡。極限調速器動作后未恢復。
⑤電磁聯鎖DLS故障,如閥芯過短、線圈燒損、QC常開觸頭441~443線接觸不良。
(4)曲軸未達到點火轉速
①蓄電池虧電,低于90V,使柴油機啟動困難。
②個別蓄電池單節損壞或裝反輸出電源低,使啟動接觸器QC線圈維持不住,自動落下。
③誤合輔助發電開關5K,而輔助發電接觸器FLC常閉觸指(422~423線)沒斷開,造成啟動電機扭矩小,使柴油機轉速達不到點火轉速80~100r/min。
(5)機油和冷卻水溫度低。如柴油機壓縮壓力低或噴油器霧化不良,則更不容易發火。
【判斷處理】
(1)觀察油水溫度表是否低于20℃,如過低,應先使用預熱鍋爐進行加熱。
(2)觀察蓄電池電壓是否低于90V,如過低,可甩掉虧電嚴重的蓄電池或已損壞的蓄電池,根據發火順序進行甩缸啟機。若5K誤合,應斷開。
(3)觀察燃油壓力表是否低于150kPa,如壓力過低,應打開燃油精濾器放氣閥;若無空氣,又無燃油排出,應檢查燃油輸送泵是否轉動,燃油止閥位置是否正確。若上述情況正常,則應檢查燃油箱油位是否過低,造成吸油管吸不上油。
(4)觀察機油壓力表是否低于100kPa,如壓力過低,應檢查機油泵、油壓繼電器、油底殼油位及管路等。
(5)檢查供油拉桿和噴油泵齒條是否有卡死現象,對供油拉桿卡死的處所應進行修復,對個別卡死的噴油泵可甩缸處理。
(6)檢查441和443線之間的QC常開觸頭接觸狀態,不良時可打磨或短接。
(7)檢查聯合調節器油位,電磁聯鎖DLS有無異狀,在保證機油壓力和差示正常的情況下,可將DLS頂死啟機。
128.柴油機爆發聲有異常
【故障原因】
柴油機爆發有尖叫聲,多為配氣機構故障,常見為:
(1)氣閥卡死。
(2)氣閥間隙過小。
(3)氣閥彈簧折斷。
(4)閥座脫落。
(5)配氣機構運動部件卡死。
【處理方法】
在運行途中,發現某一缸有異聲,應及時切除該缸,維持運行。
129.啟機時,機油粗濾器發生“大喘氣”聲
【故障原因】
(1)油底殼油位低,主機油泵時而泵油,時而泵氣。
(2)機油粗濾器出油管堵塞,機油流通不暢,局部產生脈動油壓升高。
【處理方法】
停機10min后,檢查油底殼油位,油位正常時,檢查機油粗濾器出油管。
130.啟機后,松開1QA就停機
【故障原因】
(1)柴油機啟動按鈕1QA松開過早,機油壓力未達到100kPa。
(2)停機油壓繼電器1YJ和2YJ觸指不良,不閉合,使DLS沒電。
(3)限流電阻(經濟電阻)RDLS燒損或斷線,使DLS失電。
(4)電磁聯鎖DLS線圈突然燒損或斷線。
(5)油底殼油位低。
(6)機油稀釋,油內有空氣。
(7)主機油泵故障,傳動齒輪脫開。
(8)聯合調節器故障,油量不足。
【判斷處理】
(1)重新按下啟動按鈕1QA,觀察操縱臺上機油壓力表已達到規定壓力,松開1QA仍停機,應檢查1YJ和2YJ的觸頭是否吸合,若不吸合,可臨時分別短接。若油壓繼電器無故障,應檢查DLS線圈和RDLS電阻。
(2)若操縱臺上機油壓力表不足規定壓力,可查看另一端司機室油壓表,確認是否為機油壓力不足。在機油壓力不足的情況下,切不可短接油壓繼電器1YJ~2YJ,或人為頂死DLS閥芯強迫啟機,否則將會由于油壓不足,而導致軸瓦燒損、抱軸、拉缸等事故。
(3)檢查油底殼和聯合調節器的油位,應補足油量。機油稀釋應換油。
(4)若確認為DLS線圈燒損,在保證機油壓力和差示正常的情況下可人為地頂死DLS維持運行。
(5)若RDLS電阻斷路,可更換備用電阻,不可直接將DLS線圈頂死。
131.排氣冒白煙
柴油機冒白煙的主要原因是水分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而造成的。
(1)氣缸套水套穴蝕穿孔。
(2)氣缸蓋水腔裂漏。
(3)中冷器水管裂漏。
(4)增壓器水腔裂漏。
(5)進入氣缸內的空氣有大量水分(機車露天停放遇降雨)。
(6)燃油中有水。
(7)冬季冷機啟動,由于發火不良引起冒白煙。
【后果】
(1)冷卻水進入燃燒室,會破壞活塞環與氣缸壁的潤滑油膜,加速其磨損。
(2)冷卻水會沿活塞與缸壁的間隙漏入曲軸箱,使機油乳化。
(3)當冷卻水進入燃燒室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柴油機“水錘”事故。
132.排氣冒藍煙
柴油機冒藍煙的主要原因,是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而造成的。
(1)活塞錐面氣環、油環裝反,油環刃口磨耗超限,或油環固死在環槽內。
(2)活塞體與活塞套存在間隙漏油。
(3)缸套嚴重拉傷,活塞與缸套配合間隙大。
(4)活塞頂裂紋或擊穿。
(5)活塞銷油堵松動或脫落。
(6)氣門桿與氣門導管間隙過大。
(7)噴油器與氣缸蓋座孔密封不良。
(8)增壓器軸承燒損,油封漏或回油管堵。
(9)機體主油道有漏焊、開焊、透孔等,使機油滲漏到空氣道。
【后果】
(1)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會使燃燒惡化,造成燃燒室有關零部件積炭,堵塞噴油器的噴孔,導致氣門下陷,活塞環與氣缸套磨損加速。
(2)如機油由曲軸箱通過活塞與缸套的間隙進入燃燒室,也會使未完全燃燒的燃油從燃燒室竄入曲軸箱,造成機油稀釋。
(3)當機油進入燃燒室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還會發生柴油機“油錘”事故。
133.排氣冒黑煙
柴油機正常排煙為青色,柴油機冒黑煙的主要原因是氣缸內空氣量不足,燃油燃燒不完全或燃燒不適時而造成的。
1)進氣系統故障:
(1)空氣濾清器堵塞,空氣阻力大。
(2)增壓器轉速低,增壓壓力不足或發生喘振。
(3)中冷器水溫高,冷卻水管堵焊多,冷卻效率低。
(4)進氣道漏泄嚴重,特別是壓氣機出口至中冷器進口連接處的膠管帆布破損。
2)燃油系統故障:
(1)噴油器噴油霧化不良。
(2)噴油器掉頭。
(3)各缸噴油泵供油量不均。
(4)噴油提前角調整滯后。
(5)燃油質量差。
3)壓縮壓力低:(正常為2.65~2.84MPa)
(1)活塞、活塞環、氣缸套磨耗、拉傷嚴重,配合間隙大。
(2)活塞環組裝時開口沒有錯開,或活塞環折斷,卡死在環槽內。
(3)缸套與缸蓋之間漏氣。
(4)氣門間隙調整不當,關閉不嚴:
①氣門彈簧折損或彈力弱。
②氣門桿與氣門導管拉傷或氣門桿彎曲。
③氣門座面剝離、墊傷、接觸不良,或氣門座松動、脫落。
④氣門橫臂跳轉,使氣門失控。
⑤組裝時壓縮比調整過小。即活塞到達上止點位置時,活塞頂面到氣缸蓋底面的距離偏大(要求為0.38~0.40mm)。
⑥正時齒輪安裝不正確。
⑦油水溫度過低,使有關運動副在較大的間隙下工作,造成燃燒室在壓縮空氣時發生漏氣。
4)柴油機超載:
(1)柴油機功率整定過高。
(2)抱軸、抱缸造成耗功大,使柴油機過載。
5)聯合調節器升速針閥調整不當,造成柴油機升速時冒黑煙。
【判斷處理】
(1)檢查進氣系統有無漏泄,若有漏泄,設法消除之。
(2)定期對空氣濾清器進行清洗,特別是機車運行于風沙大的區段,更應勤清洗。
(3)打開壓氣機端蓋,檢查增壓器轉子轉動是否靈活,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是否符合要求,轉子和殼體之間有無碰擦現象。
(4)觀察中冷水溫是否過高,若發現水溫過高,應對低溫水系統進行檢查。按規定,中冷器內每冷卻組允許焊堵管數不超過4根,整臺中冷器允許焊堵管數不超過20根。
(5)柴油機在空轉工況下,使某一缸噴油泵齒條向增大供油量方向移動,如該缸的爆發聲響節奏明顯地變化,而且聲音脆、柔和,則說明該缸的噴油泵和噴油器作用良好。若手摸高壓油管無脈沖感,則說明該缸噴油器掉頭。
(6)檢查左右供油拉桿和各缸噴油泵齒條是否有卡滯,抗勁現象,應進行調整和修復,并使各缸噴油泵供油量保持一致。
(7)將手伸進兩個氣缸蓋之間,在靠近缸蓋與缸套的結合處,檢查是否漏氣。若有漏氣,可在停機后,重新緊固缸蓋螺栓。
(8)檢查差示壓力計顯示的壓差是否過大,若過大,說明燃燒室漏氣嚴重。可在停機后,打開曲軸箱檢查孔蓋,觀察氣缸套工作鏡面是否有嚴重拉傷。
(9)氣缸解體后檢查各部狀態,按規定,油環的彈力應為160~200N。當裝用球鐵活塞和中凸鋁活塞時,采用偏上限;當裝用鋁活塞時,采用偏下限。
(10)測量壓縮壓力(要求2.65~2.84MPa,各缸差不大于0.147MPa)。若壓縮壓力只有2.4MPa左右,可能是選擇缸蓋的調整墊片時,按下差選,組裝后也不測量活塞與缸蓋之間的壓縮值,造成壓縮壓力偏低;也可能是氣門桿發生彎曲,或氣門與氣門座相對研磨不良,造成燃燒室漏氣。
(11)測量爆發壓力(要求不大于11.96MPa,各缸差不大于0.59MPa)。若整臺柴油機爆發壓力偏高,而且柴油機又冒黑煙,觀察操縱臺上顯示的功率又偏高,說明柴油機整定功率偏高,則須調整聯合調節器的功率懸掛點。若操縱臺上顯示的功率合適,但各缸爆發壓力相差較大,各缸噴油泵齒條刻線相互接近,說明爆發壓力過低的缸噴油泵供油量過小。
【后果】
(1)柴油機冒黑煙是由燃燒不良引起的,它不但影響柴油機的經濟性,而且加劇污染環境。
(2)柴油機冒黑煙是由于碳煙形成黑色,它會污染噴油器、氣門、氣門座、活塞、活塞環、缸套、增壓器的噴嘴環和渦輪等,不但影響這些零部件的使用壽命,而且還會使燃燒狀態惡化。
(3)柴油機冒黑煙容易引發某些零部件出現問題,如增壓器轉子與殼體發生碰擦,氣門彈簧斷裂、噴油器油嘴裂等。若不及時處理,事故會擴大,損失更嚴重。
134.排煙道噴機油
【故障原因】
(1)活塞頂擊穿。
(2)活塞刮油環斷裂。
(3)活塞銷油堵脫落。
(4)增壓器軸承損壞,油封漏油。
【檢查方法】
(1)柴油機在空轉工況,打開示功閥,若有機油噴出,為故障(1)、(2)、(3)項。
(2)打開增壓器渦輪殼及壓氣機殼下方的排污堵,若有機油排出,則為故障(4)項。
【處理方法】
(1)在運行中,若噴油不十分嚴重,機油壓力還能夠維持,確認缸內無異聲時,可甩缸運行。
(2)對于增壓器故障,視其程度酌情處理。
135.呼吸口排濃煙
【故障原因】
(1)活塞頂裂紋。
(2)活塞環損壞,對口沒錯開,彈力消失。
(3)氣缸套嚴重拉傷,磨耗到限。
(4)曲軸軸承或止推軸承燒損。
(5)增壓器軸承燒損或油封漏。
(6)柴油機抱軸、抱缸。
【判斷處理】
(1)打開曲軸箱檢查孔蓋、檢查氣缸、活塞可見部分是否有異狀,若發現問題,則為故障(1)、(2)、(3)。若油底殼濾網有金屬末,則為故障(4)。
(2)打開增壓器排污堵,若有機油流出,則為故障(5)。
(3)若發現柴油機有抱軸、抱缸現象,應立即閉合3K,向氣缸內打潤滑油,并利用盤車機構使活塞運動到上止點。
136.呼吸口排蒸汽
【故障原因】
(1)氣缸蓋水腔、氣缸套水套漏水進入燃燒室。
(2)增壓器水腔、中冷器水管漏水進入氣缸內。
(3)油水熱交換器漏水,使水混入機油中進入氣缸。
(4)燃油、機油本身含水分。
【處理方法】
呼吸口排蒸汽、證明冷卻水已進入氣缸。冷卻水很容易流入曲軸箱,造成機油乳化。應在整修故障的同時,及時更換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