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燃油系統

64.燃油無壓力

【故障原因】

(1)燃油箱油位低,吸不上來油。

(2)燃油輸送泵故障或聯軸節脫開。

(3)燃油泵截止閥未開通或逆止閥故障。

(4)燃油壓力表故障。

【判斷處理】

(1)檢查燃油箱油位已低于3000L,為故障原因(1),應補油。

(2)檢查燃油泵不轉動,為故障原因(2),應更換燃油泵,整修聯軸節。

(3)打開燃油精濾器上方的排氣閥,既無空氣又無燃油排出,為故障原因(3),應開啟截止閥或整修逆止閥。

(4)若兩端司機室內操縱臺燃油壓力表顯示值不一致,可能有一燃油壓力表故障,可參照動力室的燃油壓力表(一般動力室的燃油壓力表比司機室的燃油壓力表高0.5kPa左右)。

65.燃油壓力低

【故障原因】

1)司機室燃油表壓力低

(1)燃油管路有空氣。

(2)燃油精濾器臟。

(3)燃油限壓閥調整壓力過低或彈簧折損。

(4)輔修機車更換燃油精濾器,濾芯壓得過緊。

2)動力室燃油表壓力低

(1)燃油箱內吸油口管路堵。

(2)燃油粗濾器臟。

(3)燃油泵供油量不足。

(4)燃油安全閥調整壓力過低或彈簧折損。

3)兩者共性故障

(1)燃油箱油位太低。

(2)燃油管路漏泄。

(3)冬季燃油管路有凍結現象。

(4)燃油壓力表故障。

【處理方法】

(1)打開燃油精濾器上方的排氣閥,排除管路中的空氣,直至放出燃油。

(2)用扳手擰動燃油粗濾器濾芯,直到濾芯轉動比較輕快為止。

(3)清洗燃油濾清器,注意濾芯不可壓得過緊。

(4)調整安全閥和限壓閥的壓力,彈簧折損應更換。

(5)整修管路漏泄處所,更換不良部件。

(6)燃油泵供油量不足,可同時使用兩個燃油泵,閉合3DZ、4DZ。

(7)燃油箱油位低,應補油,燃油箱油位應保持在9000L,不得低于3000L。

(8)冬季應開放燃油預熱器水閥,提高燃油溫度,防止管路凍結。

(9)若一端燃油壓力表故障,應觀察另一端燃油壓力表。若兩端燃油壓力表均故障,應參照動力室燃油壓力表的顯示。

66.燃油污油箱排氣口或燃油污油管噴燃氣

【故障原因】

噴油器的壓緊螺母端面與氣缸蓋的噴油器安裝座孔之間的紫銅墊圈密封不嚴,有異物墊住,漏裝或安裝不正所造成。

【處理方法】

更換噴油器壓緊螺母端面上的紫銅墊。

67.噴油泵不泵油

【故障原因】

大多數原因是噴油泵柱塞彈簧折斷。

【處理方法】

卸下噴油泵檢查,更換不良柱塞彈簧。

68.噴油泵供油量小

【故障原因】

(1)出油閥限止擋(出油閥升程限制器)擊損堵塞。

(2)柱塞卡死,柱塞套安裝平面密封不良或柱塞偶件間隙過大。

(3)噴油泵下體或滾輪損壞。

【判斷處理】

向增大供油量的方面推動噴油泵齒條,基本上沒有明顯的敲缸聲,說明該缸的噴油泵供油量小,應解體噴油泵進行處理。

69.噴油泵高壓油管燙手

【故障原因】

(1)噴油泵出油閥限止擋擊損,碎片堵塞縫隙濾清器。

(2)噴油器針閥偶件卡死。

【處理方法】

更換噴油泵出油閥限止擋或噴油器針閥偶件。

70.噴油泵高壓油管脈沖微弱

【故障原因】

(1)噴油泵的出油閥座裂。

(2)噴油泵的出油閥彈簧斷。

(3)噴油泵的滾輪磨損。

(4)噴油器的針閥體裂。

【處理方法】

(1)出油閥和針閥都是精密組件,無論是噴油泵出油閥座裂,還是噴油器針閥體裂都應該成對更換。

(2)出油閥彈簧斷屬于常見故障,可更換彈簧。

(3)滾輪磨損,應更換。

【應急處理】

運行中發生此故障,應甩缸,不影響運行。

71.噴油泵出油閥接頭處漏油

【故障原因】

噴油泵出油閥接頭處緊固不良或密封不良。

【處理方法】

(1)可用不大于598N·m(60kg·m)的力矩扳手擰緊。若出油閥接頭有裂紋時應更換。

(2)若仍然漏泄,應卸下出油閥接頭,檢查密封圈和密封平面。密封圈不良應更換,密封平面拉傷或不平應進行研磨修復。

72.噴油泵柱塞偶件拉傷或卡死

【故障原因】

(1)柱塞偶件在制作過程中,熱、冷處理工藝不正常,金相組織不穩定,在噴油泵工作中發生變化,局部膨脹導致柱塞偶件卡死。

(2)燃油不潔凈,油中的微粒雜質進入柱塞偶件的配合間隙中,由于配合間隙非常小,使柱塞偶件拉傷或卡死。

【處理方法】

(1)柱塞偶件的配合圓柱面應有均勻的光澤,不許有拉傷和劃痕。若有輕微拉傷和劃痕,允許拋光研磨修整,但應保證其配合間隙為0.003~0.005mm,柱塞轉到任何圓周位置均與柱塞套良好地配合。

(2)若有嚴重拉傷或卡死,柱塞偶件應更換,并須做滑動性和密封性試驗。噴油泵更換了柱塞偶件后,其B尺寸要重新測定,若數值與泵體上刻印不同時,應按測定的數值更改。

73.噴油泵柱塞彈簧、出油閥彈簧變形或其平行度和垂直度超差

【故障原因】

此故障一般為疲勞到限所致。

【檢查處理】

(1)用直角尺檢查柱塞彈簧,出油閥彈簧的垂直度和平行度,對超差者和裂紋者應更換。

(2)對于彈簧變形的要求是經過全壓縮三次檢查,不得有永久變形,有變形者應更換。

74.噴油泵滾輪拉傷、啃傷及軸承磨損

【故障原因】

(1)滾輪熱處理硬度不符合要求。

(2)滾輪軸承固死。

(3)導向銷磨耗,滾輪轉位。

(4)機油不潔凈,含有機械雜質。

【處理方法】

出現上述故障者,應進行更換。

75.噴油泵供油齒桿彎曲抗勁,彈簧損壞

【檢查方法】

用手固定住供油齒桿裝配,拉出撥叉座,放手后齒桿在彈簧的作用下,應能自由復位,說明作用良好,若不能復位,則說明供油齒桿已彎曲抗勁或彈簧折損。

【處理方法】

修復或更換。

76.噴油器噴油不霧化或霧化不良

【故障原因】

(1)針閥偶件拉傷或穴蝕。

(2)針閥偶件密封座面有臟物,或各密封平面不平,有損傷。

(3)調壓彈簧變形(不平行,不垂直)或彈簧下座不良。

(4)噴射壓力調整不當或調壓螺栓等件有缺陷。

(5)燃油不清潔。

【處理方法】

(1)若偶件有輕微拉傷,可進行拋光修復,嚴重拉傷者應更換;若偶件有輕微穴蝕,可進行研修,嚴重者應更換。

(2)若偶件密封平面處有臟物,可將壓緊螺母松開,進行解體清洗。若密封平面不平或輕微有損傷,可在研磨平板上加細研磨膏研修;若密封平面損傷較重應更換。

(3)彈簧變形可用直角尺在平板上檢查,對于不平行、不垂直、經壓縮產生永久變形者應更換。

(4)噴射壓力不符合要求者,應在噴油器霧化試驗臺上調試,使針閥彈簧預緊力達到(25.5+0.5)MPa,調定壓力后用螺母鎖緊。

(5)燃油不清潔,應加強清洗燃油濾清器,特別是對燃油精濾器的清洗。

77.噴油器滴油

【故障原因】

(1)針閥關閉不嚴。

(2)針閥座面損壞或噴頭裂紋。

【處理方法】

(1)針閥座面不嚴,應互相研磨修復。

(2)針閥座面損壞或噴頭裂紋,應更換。

78.噴油器噴孔堵塞

【故障原因】

(1)噴油器霧化不良,噴頭積炭嚴重。

(2)燃油中含有機械雜質。

【處理方法】

(1)更換霧化不良的噴油器,提高霧化質量。

(2)加強燃油的濾清,減少燃油中的雜質。

(3)對噴頭除炭,清洗干凈。

79.噴油器噴油壓力下降

【故障原因】

(1)調壓螺母未鎖緊,受振動使螺母松緩。

(2)針閥彈簧折斷,有殘余變形。下彈簧座球面的硬度低,被壓變形。

【處理方法】

(1)調壓螺栓未鎖緊者,應將噴射壓力調好后,再把螺母鎖緊。

(2)針閥彈簧折斷有殘余變形和下彈簧座球面的硬度低,被壓變形者,應進行更換。上述零件更換后的噴油器,其噴油壓力應重新調整。

80.噴油器回油量大

【故障原因】

(1)噴油器體進油管接頭部的紫銅墊圈密封不良或進油管斷裂。

(2)各密封平面(針閥體與支座板、支座板與噴油體之間)密封不良。

(3)針閥偶件配合間隙過大,導致漏泄較大。

(4)噴油器體O形圈老化損壞。

(5)噴油器針閥體上端面裂紋。

【判斷處理】

(1)首先松開高壓燃油管,取下進油接管,檢查進油接管端部的紫銅密封墊圈和進油管,如已損壞應更換,然后重新裝入。

(2)若確認無問題,則應卸下噴油器進行密封試驗。對各密封平面應光滑平整,若有輕微拉傷,可用研磨平板加2000號以上的研磨膏研修,消除劃痕,由不平度和因高壓燃油沖刷而成的溝槽。

(3)針閥偶件配合間隙過大,應更換偶件。

(4)O形圈老化損壞,應更換O形圈。

(5)噴油器針閥體上端面裂紋,應更換針閥偶件。

81.噴油器回油管回出機油

【故障原因】

噴油器體上部外圓柱面上的O形橡膠密封圈密封失效。

【分析】

當噴油器裝入氣缸蓋后,由于氣缸蓋上部的搖臂軸箱內有大量流動性的機油,該橡膠密封圈防止機油漏入噴油器安裝孔的空腔內。若該橡膠密封圈的密封失效,則機油就流入這個空腔內,然后通過噴油器的回油通道,從回流管流出。

【處理方法】

從氣缸蓋拆下噴油器,更換O形橡膠密封圈,然后重新安裝。啟動后,觀察噴油器回油管的回油狀態,若回不出機油,則說明修理成功。

82.某一缸噴油器壽命明顯比其他缸低,屢次更換噴油器

【故障原因】

該缸噴油泵出油閥偶件的工作面和?6mm緩沖直徑處的配合間隙超差。

【處理方法】

若此間隙超差必須更換出油閥偶件。

83.柴油機兩側供油刻線不一致

【故障原因】

(1)供油拉桿各轉銷沒有潤滑裝置,屬干摩擦。

(2)兩側供油拉桿轉銷處轉動幅度不一樣(左側較小),造成兩側拉桿的轉銷和銷孔磨耗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側供油刻線不一樣。

【危害】

(1)因兩側供油刻線不同,使兩側噴油泵的實際供油量也不同。

(2)因兩側氣缸新鮮空氣充量相同,致使供油刻線高的一側氣缸過量空氣系數相對減小,導致一側燃燒不良,使柴油機熱力狀態惡化。

【處理方法】

機務段針對供油拉桿各轉銷沒有潤滑裝置干摩擦和兩側供油拉桿轉動幅度不一樣(左側較小)的問題,要求乘務員加強日常給油保養。根據季節變化,調節由機油與燃油制成的混合油黏度,進行轉銷處的給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尚志市| 揭阳市| 岗巴县| 阜阳市| 陇西县| 苍山县| 铜陵市| 横山县| 泾源县| 游戏| 洪湖市| 城固县| 嵊泗县| 顺义区| 德阳市| 宁河县| 高唐县| 罗甸县| 西藏| 普兰店市| 仙桃市| 宕昌县| 赞皇县| 仪征市| 康乐县| 南充市| 宜兰市| 沈阳市| 焦作市| 郑州市| 东平县| 吉安市| 古田县| 黑龙江省| 尼木县| 张家界市| 砀山县| 神木县| 洪江市|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