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內涵

1.1 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

1.1.1 職業教育的內涵

當前,對于職業教育的概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不同學者和組織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和闡釋。國際上對于職業教育概念的認識可以歸結為職業教育觀的論述和職業教育內涵的界定兩個方面。在職業教育觀方面,美國教育學家杜威[1]在其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中認為“從前的教育均具有職業教育性質”,而保羅·孟祿[2]也在《教育史教科書》中提到“一切教育都是職業教育”,這兩位學者的論斷都體現了廣義的職業教育觀。相對應的德國教育學家凱興斯泰納[3]、英國教育家弗雷德·諾思·懷特海[4]則分別在各自的著作中從工人培訓、技術傳授的角度探討了職業教育,從而在狹義的層面體現了職業教育觀。

在1963年,美國通過的《職業教育法》[5]就對職業教育的內涵進行了界定:職業教育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職業、知識、技術和技能,培養學生嚴格的學術技能和技術技能的教育。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6]中指出與普通高等教育相對應,職業教育是面向實際的,適應具體職業的,讓受教育者獲得從事某種職業或行業的資格和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為勞動者進入具體的職業崗位所進行的教育。2005年,德國在其《聯邦職業教育法》[7]中對職業教育的概念進行了界定,認為職業教育是指通過規范的教育過程,傳授職業活動所需的職業技能、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在2011年修訂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8]中,認為職業教育是使學習者獲得某種職業或行業或數種職業或行業特定的知識、技藝和能力的教育,并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二者是平等、協作、融通的關系。《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對職業教育概念相對清晰的界定和明確,使其成為當前研究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基礎。

在我國,“職業教育”一詞最早出現于1904年[9],隨著1917年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創辦,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與普通教育相對應的教育類型被大多數學者接受,此后很多學者對職業教育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黃炎培認為,所謂廣義的職業教育即凡是教育都有職業的性質[10]。黃炎培對于職業教育的闡釋,奠定了我國職業教育理論研究的基礎。而狹義的職業教育則注重從職業技能傳授和職業素質培育兩個方面進行人才的培養,關注人才培養的個性化、職業化、社會化和創新化[11]。劉和群[12]則從教育分類的角度出發,認為職業教育是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和熟練勞動者為目標的教育類型。歐陽河[13]在對職業教育相關理論進行系統梳理的基礎上,認為職業教育是教育服務的一種,建立在基礎教育之上,能夠對受教育者進行相應的培訓和訓練,使其掌握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或崗位的相關知識、理論和技能。周勇[14]則從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功能視角出發,認為職業技能的訓練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是職業教育概念的兩個基本方面。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職業教育的內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通常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踐進行探討時,均是從狹義的角度進行分析,因此,就職業教育的內涵而言,盡管不同學者和組織對職業教育內涵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但是都強調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特征,強調對技術、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能力和素質有一定的要求。基于此,職業教育的內涵可從三個方面進行理解:首先,職業教育是有明確目的的教育,職業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習得職業技能,培養受教育者職業素質的教育類型,其根本目的在于滿足受教育者的職業生涯發展需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其次,與普通教育不同,職業教育的關注點在于職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認知、職業技術技能的習得和運用、職業道德的形成和培育、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最后,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性、應用性,適應性、動態性等特征,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總體而言,可以將職業教育界定為:為滿足受教育者從事職業崗位的需要所進行的知識學習、技能訓練、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強調職業崗位技能的訓練和學習、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育和職業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使受教育者能夠更有效地從事相應的職業、崗位工作,并促進受教育者自我價值的實現。

1.1.2 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分析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的要求不斷提高,市場對相應人才的規格和標準的需求的變化,使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逐漸成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行業的共識。米靖[15]早在2004年就對職業教育的現代性內涵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并認為其現代性主要表現在關注職業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適應性、職業技術訓練以及人的全面發展三個方面。和震[16]則在分析職業教育概念和內涵的基礎上,試圖從現代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技能性、社會性、終身性和全民性等特征的視角闡釋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進入21世紀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祝士明等[17]從五個對接(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角度討論了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和特征。劉士祺[18]認為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可以從適應需求、面向人人、有機銜接和多元立交四個方面來進行理解和分析。崔景貴[19]則從現代職業教育的價值根基、發展理念及范式角度對現代職業教育進行了分析和探討,認為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應當著重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國家制度建立、運行機制重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職教資源優化配置、評價體系構建六個方面進行理解和分析。楊成明[20]針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認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應關注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社會經濟支撐作用、個人自我價值實現、職業生涯不斷發展進步四個方面。

基于上述分析,根據不同學者的研究成果,從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踐出發,我們可將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界定為:現代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現代化階段,是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相適應的,面向生產服務一線,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并促進全體勞動者可持續職業發展的教育類型,重點關注知識和技能傳授,強調應用能力、技術技能、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受教育者的自我價值實現和職業生涯的不斷發展與提升。

1.1.3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內涵及特征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需要更系統化、科學化的規劃和發展,使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成為21世紀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關注點。2000年,劉根厚[21]在借鑒分析了法國、德國和英國等國家的職業教育體系后,提出了建設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觀點,并論述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具體結構。2002年,在《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在制度層面得到確認。此后,不同學者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行了分析和解構,如張振元[22]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論述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特征和內涵;姜大源[23]則從教育理論的角度,論述了技術教育與技能教育的區別、職業教育中高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別、三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的關鍵問題。2011年,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提出建立中、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探索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24]。至此,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層次結構逐步得到清晰和完善,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和探索逐步深入并呈現出科學化的趨勢。2014年,先后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兩個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結構和層次。

根據不同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實踐,我們可以認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指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匹配,以滿足人民群眾職業教育和培訓需求為目標,政府、企業、學校等各教育主體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由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等培養層次所構成的有機的、開放的、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應用及創新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具有現代性、系統性、職業性特征。

(1)現代性。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是對我國原有職業教育體系的傳承和創新,是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體系結構的優化調整,與之相適應,職業教育體系也在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從滿足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出發,遵循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形成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從而實現職業教育的科學定位與合理布局,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系統性。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系統性主要體現于縱、橫兩個方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包含中等職業教育、高等專科職業教育、本科職業教育和研究生職業教育,四個層次間的相互銜接和協調,形成了從中等職業教育到研究生職業教育的縱向人才培養體系,突破了當前職業教育“斷頭路”的困局,形成了與普通高等教育體系相對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對不同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橫向系統性則是指,職業教育體系與普通教育體系間和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同學科、不同產業門類間的對接、互通、協調發展,以保證國民經濟各行業發展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

(3)職業性。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新階段的產物,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明顯的職業性特征,具體表現在實用效應和人本效應兩個方面。實用效應方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中等、高等不同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的理論學習基礎上,注重相應層次技術技能的經驗學習與感悟,以促進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提升職業發展潛力。人本效應方面,則是在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個人潛能充分發揮的途徑,形成包括中職、高職、本科乃至研究生層次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滿足技術技能型人才個人發展、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從而充分注重個人發展的潛能,張揚個體的特性,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終身學習的教育需求。需要指出的是,與傳統的師徒授業方式只注重技術、技能、經驗傳授不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職業性是在培養較強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術技能的同時,強調以人為本,終身發展的育人理念,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個人素質的提高,實現實用效應和人本效應的有機融合、協調統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垣曲县| 剑阁县| 峨眉山市| 双桥区| 寻乌县| 洞口县| 沧州市| 高密市| 姚安县| 浙江省| 彝良县| 密山市| 独山县| 庆元县| 蓝山县| 麻栗坡县| 根河市| 乐山市| 永清县| 枞阳县| 大厂| 翼城县| 樟树市| 罗田县| 罗田县| 枝江市| 恩施市| 四会市| 玉溪市| 云南省| 广东省| 沂南县| 林口县| 抚顺市| 平顺县| 太保市| 宝应县| 乡宁县| 福海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