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 翟希東
- 2639字
- 2021-12-30 13:14:26
2.3 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現狀的特點
2.2.1 頂層設計逐漸明晰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高層次的、具備一定技術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重點。隨著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不斷探索和嘗試,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定位已逐漸明確,而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也逐漸明晰。國家在頂層設計層面對于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探索由兩部分構成:首先是現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2015年《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兩個文件的頒布,旨在逐漸引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舉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培養高水平、高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其次是嘗試進行高等職業專科院校舉辦本科層次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從現有高等職業專科院校中選拔辦學條件和聲望較好的學校試點舉辦本科層次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2015—2019年,國家相繼出臺了《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以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為職業教育本科院校的選拔試點提供更多的備選院校,以進一步促進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規模、質量的不斷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對于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國家已形成明確的人才培養路線,即一方面積極引導現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另一方面選拔高等職業專科院校進行現代職業教育本科層次人才培養的試點,從兩個層面給予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政策和制度保障,促進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2.2.2 不同辦學主體發展本科層次現代職業教育的特征不同
對于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而言,辦學主體主要涉及兩類,即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專科院校,這兩類辦學主體具有不同的發展本科層次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征。
對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在認識層面,意識到學校應用技術型轉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實際舉措上,由于舉辦本科層次的現代職業教育是轉型發展,辦學層次上并沒有提升,造成轉型發展的原動力不足;在資源保障層面,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意味著較強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和升級,但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獲得國家層面財政補貼的可能性較低,吸引社會資金、資源的能力較差,造成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缺乏足夠的資金、資源支持;在辦學成效體現層面,由于轉型發展所帶來的人才培養質量成效變化需要一定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因此,轉型發展對于學校而言無法帶來立竿見影的轉型成效,也無法及時進行轉型成功與否的衡量和檢驗,這進一步降低了現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積極性。
對于高等職業教育專科院校而言,與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不同,對舉辦本科層次的現代職業教育具有極大的熱情和積極性。首先,進行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意味著學校辦學層次的提高,意味著國家、社會對其以往辦學質量和辦學成效的認可;其次,招收學生的類型增加,意味著學校生源種類的增加,而本科層次學生的招收也為學校帶來了良好的宣傳作用,使其在同樣高職層次的學校中具有較強的生源吸引能力,也為學校專科學生后續提升學歷層次接續本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最后,2019年,試點的15所職業技術大學,在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同時,保留了職業教育的特性,使學校在學費收取、專業設置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權,從而進一步激發了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學校舉辦本科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3 人才培養定位不明確
當前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仍處于探索試點階段,無論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還是高職院校的辦學試點,其首要問題是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的定位和目標。對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受到傳統普通本科院校辦學模式的影響,在本科人才培養定位時往往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略了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訓練,造成人才培養的應用性、職業性不足;對于高等職業教育專科院校而言,則受到原有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的影響,使學生在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廣度與深度方面,與專科人才培養相比,沒有質的提升,不能達到人才培養的本科辦學層次要求,造成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潛力不足。
2.2.4 人才培養細節不完善
當前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還沒有完全適合的、成功的案例和經驗可資借鑒,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偏差。在教材建設方面,由于本科層次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出的時間較短,還沒有出版成熟的、系統化的專業教材,使得教材建設滯后于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實際;在課程體系方面,由于每所學校的特點不同,學校所處地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特征不同,因此,對于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不論是處于轉型發展中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還是試點進行本科人才培養的高等職業教育專科院校,都沒有成熟的課程體系案例和經驗可以借鑒;在教學方法方面,不論是傳統的講授法還是當前教學的主要方法,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適配度不高,不能有效滿足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技術技能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需求。此外,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應用,也亟須對當前的教學方法、方式做出變革與調整。
2.2.5 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不足
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不足主要表現為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和評價體系的不科學兩個方面。
在評價體系的不完善方面,本科層次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部分評價指標和評價環節缺失,如學生的技術技能培養成效評價、人才培養課程的應用性評價等。正是由于評價環節和指標的缺失,導致當前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夠清晰,培養方向不夠明確。
在評價體系的不科學方面,首先是對學生的評價不科學。傳統上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是看學生的成績如何,而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更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對于接受本科層次現代職業教育的學生而言,需要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養成效評價,實現二者的完美結合。其次是對于教師的評價不科學。目前唯學術、唯學位、唯學歷的評價體系和指標仍是教師評價的主流,對教師技術技能應用、實踐能力的考評不足,造成現有教師的評價體系對現代職業教育本科教師評價的不科學、不合理,影響了教師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從而導致現代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用性、職業性不足,人才培養特征不明顯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