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會課可以這么上:放大招施小計
- 全遠姬主編
- 1520字
- 2021-09-18 16:12:40
我堅持,我能行
福田區外國語學校(南校區)小學部三年級?張洋帆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跳大繩,體驗從遇到困難到克服困難并獲得成功的成就感。
(2)通過搖繩和跳繩隊員之間的配合,體會團體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同伴的幫助。
(3)體驗堅持的力量,激發學生克服困難的動力,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能因為遇到困難而放棄。
學習要點
(1)學習跳大繩的技巧,體驗成就感。
(2)通過課堂總結和遷移,讓學生懂得堅持的重要性。
設計初衷
跳大繩是一項能夠提升學生之間默契度和信任度的體育活動,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通過一節課的技巧訓練,學生能夠學會跳大繩,獲得成就感,并且對這一體育運動產生興趣。通過隨堂小結,這樣的體會和感悟將運用到其他興趣愛好之中。
活動過程
1.激趣導入
播放一分鐘跳大繩比賽冠軍組的視頻,激發學生想要練習的欲望和想要超越的好勝心。
2.癥結陳述
學生還未經過跳大繩訓練,通過初期的嘗試練習,讓學生觀察自己和視頻中的差異,進行觀察和對比。
3.群策群力
(1)甩繩的高度以大繩中間部分打到地面為宜。
(2)甩繩的隊員要注意跳繩隊員的落腳點,萬一有失誤,應盡快調整。
(3)跳繩隊員進入大繩中間區域再起跳,不要在邊緣部分起跳。
(4)跳繩時,一個隊員離開,另一個隊員立刻跟上。
(5)跳繩隊員跳繩完畢,使用8字形走位方式接連。
(6)遇到失誤就及時調整,不要抱怨任何隊員。
4.合作探究
(1)練習甩繩:選擇兩位合適的甩繩隊員,他們的身高要匹配。
(2)小組練習:給予害怕跳大繩的隊員以適當的指導。
(3)小組挑戰:計時1分鐘。
(4)小組調整:分析策略,再次挑戰。
5.點評分享
通過課前與課后的對比,讓學生體驗到練習跳大繩的成就感,并且通過小組練習,磨合學生之間的感情,增進學生之間的信任。課程以鼓勵目標達成為正強化,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
6.總結深化
鼓勵學生進行其他跳大繩組合的嘗試,如小組組合的再分配、組員順序的調整等。
即刻反思
1.預設與生成情況的表述
學生通過本節課能夠學會跳大繩的基本技巧,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8字形的理解還需要有更多的不同角度的展示,最好能夠用俯視效果圖來進行一次演示。
2.課堂調整
領悟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作為榜樣,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強,學習效率更高。
3.課后建議
建議組織跳大繩比賽,并且進行多次練習和挑戰,每次計時1分鐘,讓學生在練習和挑戰中,不斷總結經驗。
選取在課堂學習中進步最快的學生進行小結,老師要引導和延伸主題,不要讓主題停留在跳大繩層面。
進行情景回顧:我們在一開始遇到了什么困難?
學生進行總結,然后回憶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一困難的,再進行遷移,在其他興趣與愛好中,是否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可以怎樣克服。
提出“堅持”的主題。調查在一開始有多少學生有過放棄的念頭,現在請他們回憶一下克服困難之后的心情,從而引導學生要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
簡要點評
跳大繩是一項常見的學生集體活動。當下亦有許多學校將其列為競技項目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本課抓住了體驗、總結、提升這幾個方面來展開,讓學生參與自己熟悉的活動,找尋規律,總結提升,進而理解“堅持”在生活中的意義。課堂的起始非常重要,本課的設計抓住了“激趣導入”的應用,引導學生從熟悉的跳大繩切入。然后學生們在實踐中去找到癥結并對癥下藥,討論應對的方法。正是這種條分縷析,才能夠引導學生們關注平時的活動,用心來思考,并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一起擺難點、找辦法。這樣就能較好地將學生們的興趣點激發成興奮點,再鼓勵大家嘗試著去做,初步體會到“堅持”在做成事情上的作用。當然,這類群體參與的課是離不開教具和場地的,設計并開展這類課時,要充分考慮這些情況,如果能夠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邊學邊練邊體會邊提升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