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會課可以這么上:放大招施小計
- 全遠姬主編
- 1511字
- 2021-09-18 16:12:42
小空間大變化
福田區荔園外國語小學(西校區)一年級?陳晨
學習目標
(1)了解書包的各個區域,能夠正確地使用書包。
(2)學會管理書包,能夠使用學科袋。
(3)體會整理書包帶來的好處。
(4)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學習要點
(1)正確使用書包的各個區域。
(2)科學地管理書包,正確地使用學科袋子。
設計初衷
(1)低年級學生由于沒有管理書包的習慣,往往學科資料帶不齊全,課前準備不充分,導致浪費了時間。
(2)采用情景再現的模式反映問題;通過小組活動體會整理書包的重要性。
(3)通過認識書包分類、合理使用書包,養成整理書包、管理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1. 激趣導入
(1)動畫情景:書包的自白。(以動畫形式表現書包的功能。)
(2)展示書包(實物),請學生說一說:你會把什么放進你的小書包?(預設:學生會提到課本、文具、練習冊、水杯、方巾、水果、糖塊、玩具等。)
2. 癥結陳述
(1)分類不清,區域混亂。
(2)不屬于書包的物品放入書包。
(3)課前準備時,由于書包管理不當,導致浪費時間。(以上問題通過“我的書包我做主”整理比賽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書包存在的問題,突出管理書包的重要性。)
3. 群策群力
(1)“小書包大偵探”:針對剛才比賽中出現的問題,讓同學進行“小書包問題大發現”的問題查找。
(2)各個小組都選擇一個問題并進行討論。(預設:圖畫分類、卡片分類等。)
(3)各個小組都展示本組的解決方案,突出本組的特色和優勢。
4. 合作探究
選擇一種解決方案進行課堂演示,本次選用的是學科袋分類法。
(1)正確認識和使用書包:出示書包常裝的物品。
(2)介紹學科袋的主要功能:出示不同顏色的學科袋,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學科袋的數量。
(3)講解學科袋的使用方法:首先,將物品歸類;其次,將學科袋進行相應的名稱標注(語文+班級+姓名、作業袋、試卷及報刊袋等,以此類推);再次,把每項歸類的物品放入寫好名稱的學科袋;最后,將學科袋按照每日的課程表順序擺放,要上交的作業袋一般放在最上面。
(4)通過實際操作說出使用學科袋在書包管理中的優點:
操作簡單,物品明晰,便于管理;
提前按照作息時間整理,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學科袋的使用保持了書包的整潔和有序;
每天能夠根據學科袋的提示快速找到相應物品,節約了時間,提升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
5. 點評分享
(1)我對自己的書包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通過看同學分享的管理書包辦法,我學會了哪些小妙招。
(3)整理書包帶給我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即刻反思
1. 預設與生成情況的表述
預設學生通過認識書包的功能并合理使用書包能養成整理書包、管理時間的好習慣。學生課堂表現尚好,但養成習慣需要時間。
2. 課堂調整
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需要做一些課前準備工作,在展示匯報時需要關注其語言表述。
3. 課后建議
“合作探究”部分改為多種形式的互動講解可能更好。
簡要點評
書包對學生而言的確十分重要,不僅天天都要攜帶,而且時時都要面對。本課從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角度切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互助,明確書包的功能,并嘗試科學地使用書包,讓學生認識到小書包里有大乾坤。這些都是挺好的設計,只是課堂的趣味性尚不足。現代兒童所用的書包與古代學子隨身攜帶的書箱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將車載肩挑改為雙肩背負罷了。現代兒童所使用的書包,不只是顧名思義的“書包”那么簡單,它還是一個孩子離開家后唯一陪伴在身邊的“盛物袋”,里面裝著家長的許多心思!因此,在給學習類用品留足空間之外,一定要給生活類用品留下點空間,否則,將不符合當下學生的生活狀態。此外,在下課前若能安排一個背書包的小活動就更好了,讓大家互相比比看,誰做得最好。書包背在身上,書包要正,人要腰桿挺拔、昂首挺胸。這樣,學生的認知就更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