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多訊道節目制作綜合實驗教程作者名: 張輝剛 張彤編著本章字數: 5242字更新時間: 2021-09-28 16:00:23
第三節 多訊道節目制作中的工種劃分
多訊道節目制作講究團隊協作,一檔優質的多訊道節目,不僅需要好的節目構想和創意,也需要通過團隊各個工種齊心協力的配合并加以實施,這種通力協作則包括工種與工種之間、工種與導播之間、導播與導演之間。因此,要想高效地利用多訊道模式制作節目,就要求多訊道制作團隊必須對多訊道模式中各工種的職能分工有較為明確的認識,以便更加完美地配合節目組導演實現對節目創意的構想,制作出品質精良的節目。
一 導播團隊
1.總導播(Director,簡稱DIR)
總導播是節目制作中的負責人之一,也是參與節目制作各部門的聯系人,其工作是負責將多訊道系統中各臺攝像機所拍攝的鏡頭,經過視頻切換臺編輯以及疊加字幕等現場制作的過程,加工成為可供直播或錄播的PGM信號。

需要強調的是,導播和導演不是一個工種。導演的主要職責為指導演出人員的表演,協調整場演出的順利進行,與導播的職責完全不同,盡管兩個工種的名稱很相似,但不能將其混為一談。
具體職能分工
(1)盡可能參與節目前期的構思創作環節,熟悉節目內容與流程,建立節目畫面感。
(2)依據導演組制定的各類文案(劇本、策劃案等),在與導演組充分溝通的前提下,制作出節目切換的分鏡頭腳本,并就導播團隊操作經驗對文案提出意見建議。
(3)選定最后的導播方案,完成對整個節目錄制的多訊道部署。
(4)指揮、調度和監督現場其他工種的工作,如機位位置、鏡頭構圖,燈光、舞美,音樂等工作的開展,做好把關人。
(5)全面控制拍攝現場,指揮現場各個制作系統,并精確掌握節目時間。
(6)在切換臺調度、切換、組合鏡頭,控制成片面貌。
工作技巧
(1)具有強烈的編輯意識,主要體現在導播對節奏的把握、情緒的控制以及規范化編輯思路等。
(2)熟練掌握操作設備,具有豐富的導播技術和實踐經驗。

(3)有精確的時間意識,嚴格把握節目的時間。
(4)充滿自信,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溝通能力、掌控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協調各個工作部門之間的關系。
(5)客觀公正地看待現場,編輯的鏡頭不帶個人主觀色彩。
(6)反應靈活,頭腦冷靜,心態平和,沉著清醒,能夠妥善處理現場的突發狀況,臨危不亂。
2.導播助理(Director's Assistant,簡稱DA)
導播助理被稱為總導播的貼身助理,他需要了解總導播對節目錄制的整體想法,以及在整個錄制環節的所有要求。在節目的彩排與演練階段,導播助理必須隨時跟隨總導播,牢記總導播對各工種崗位的要求以及細小的方案調整。在直播或錄播過程中,導播助理須手持工作臺本,協助總導播控制節目進行的流程與時間,及時發現并提示可能出現的問題,詳細記錄需要重錄或補拍的段落等。
在學生團隊實操練習的過程中,導播助理對于個人職能的發揮,常常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要么導播助理會過多干涉導播的切換工作,調度導播按照導播助理的思路進行切換;要么則會無事可做,全然無法為擔任導播的同學提供任何幫助,分擔導播的工作壓力。事實上,導播助理在不影響導播正常調度切換畫面的同時,可為導播提供很多極為有用的幫助。由于在正式錄制時,導播無暇顧及導播臺本,但很多復雜的操作則需要導播團隊借助導播臺本來實現,這時就需要導播助理在必要的時候為導播提供簡單且清晰的口頭提醒,以便導播對接下來的切換做到心中有數。例如,在切換大型舞蹈節目時,同一個舞蹈常常會有多種隊形的變化,且變化速度較快,而導播在切換畫面時,則很難記清楚每一次隊形變化的時間點及其運動軌跡,這時就可以由導播助理對照臺本并結合節目進程,予以導播及時且必要的提示,協助導播完成對復雜內容的準確切換。
3.現場導演(Assistant Director,簡稱AD)
現場導演,也稱“場地導演”,是指在節目錄制現場將導播要求和意圖準確傳達到現場的人,是導播的現場代言人。現場導演的具體工作有聯系各部門工作人員,通知排練時間和地點,檢查現場各個部門工作,按照工作臺本為節目錄制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等。在錄制開始后,現場導演要把導播的要求通過各種手勢和口令傳達給其他工作人員,并及時將現場的有效信息反饋給總導播。在錄制現場,現場導演有時還需要幫助協調攝像機機位與場面調度的配合,而且錄制結束后的現場收尾工作也是由現場導演負責的。總之,現場導演的職責可以歸結為“現場調度”。

【知識拓展】——導播的其他類型
1.字幕導播(Font Coordinator,簡稱Font CRD)
字幕導播需要在錄制之前監督制作完成所有圖表字幕,并進行細致準確的檢查。在直播或錄播中,按照總導演的命令,指揮字幕操作人員或者親自操作字幕機,完成上下各種圖表、字幕工作,并掌握好與畫面的配合以及圖文字幕的播放時機與停留時間。當下很多電視節目在制作中也極為重視字幕導播的工作,精心設計的圖表字幕,也成為很多節目中被觀眾津津樂道的亮點。
2.慢動作導播(Assistant Producer,簡稱AP)
慢動作導播主要是協助總導播完成對慢動作畫面的播放工作,負責指揮慢動作。操作員需按照總導演的要求,選擇慢動作鏡頭進行回放,并控制回放的速度、契機和特效等。在一些體育賽事的轉播中,由于運動員完成動作的速度極快,很多細節在正常速度下是無法被捕捉到的,但恰恰這些細節又是作出判斷的重要依據,這時就需要借助慢動作導播,完成對相關內容的回放,從而使觀眾能夠看到具體的細節,比如排球比賽中的攔網、跳水比賽中的入水和籃球比賽中的扣籃等。
二 攝像師
攝像師是在節目錄制過程中操作攝像機的人員,其主要任務是根據自己的攝像機位置,遵照導播的調機口令,用最準確的角度、景別、構圖和最適合的運動形式及時捕捉總導播所需要的畫面。

在多訊道節目制作中,由于多機位拍攝的客觀環境,一方面,攝像師之間應該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既要明白各自的拍攝任務,同時又能夠清楚其他工作伙伴的拍攝對象及任務,這樣才能夠保證對節目現場具有全方位的整體認識;另一方面,攝像師應與導播達成默契,能夠理解導播意圖,做到心照不宣,這也是節目切換成敗的關鍵。因此,導播與攝像師需要在節目制作前充分討論轉播或錄制方案,合理分配好鏡頭,制定翔實的分鏡頭腳本。在轉播之前導播應邀請攝像師一起親臨現場,根據場地、舞臺、演員上下場通道、觀眾席等情況來安排攝像機位。
多訊道節目制作除了要求攝像師能夠熟練運用攝像器材和攝像手法外,還要有靈活的反應,能在最短時間內迅速地調整到導播所要求的畫面,并能夠在導播最簡單的口令中知曉最翔實的信息。在合作時間長的制作團隊里,有經驗的攝像師幾乎可以不用導播發布太多口令,就能把畫面調整得恰到好處。
【知識拓展】——導播對攝像師的選擇與任務分配
在對攝像師的崗位分配上,通常,導播會選擇得心應手的攝像師,按照其個性和特長安排各自崗位:
1.性格穩重、責任心強的攝像師,可安排在轉播的主訊道上(多指2訊道);
2.經驗豐富、基本功強的攝像師,可安排在抓特寫、近景的訊道上(多指1、3訊道);
3.精力旺盛、體力充沛、有創造欲望的攝像師,可安排在特殊訊道上(多指4訊道、斯坦尼康、搖臂或軌道等);
4.新手可安排在次要訊道上并不斷進行調整,以便選擇最合適的位置。
三 調音師
調音師是指多訊道節目制作組控制現場音量的工作人員,導播間的調音臺即由調音師負責。調音師的職責是收錄現場的聲音,還原提前準備的聲音素材,控制成片中聲音的音質及音量。

調音師在工作中,需要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將不同的聲音組合在一起,從而使聲音能與其他視聽語言相結合,達到節目制作的最佳效果。其特殊的工作性質,除了要求錄音師有熟練的設備操作技巧外,還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及時對聲音作出合理準確的調整與把控。除此之外,調音師還需要與負責麥克風、話筒挑桿或支架、現場試音等設備的操作員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便更好地控制現場音量,這些工作也可以由調音助理來完成。
四 燈光師
多訊道節目制作中,有專門負責燈光設備的調控技術人員。對該崗位的要求則需要燈光師能熟練運用各類專業設備,設計舞臺燈光效果,從而保證在節目錄制過程中所需的正常照明效果和特殊照明效果。在前期策劃準備階段,節目分鏡中的燈光設計,一般是由燈光師負責,燈光師需要根據演播室、舞臺的環境條件,設計出節目具體的燈光方案,明確在不同的時間節點需要怎樣的基礎照明或特殊光線效果,以此來營造良好的節目氣氛。在錄制節目前,燈光師還需調試好各個燈光器材,并與美術、攝像部門相互配合,使場景氣氛表現出最佳的舞臺燈光效果。

隨著電視制作技術的不斷發展,燈光師不僅需要在燈光的種類及使用方法上融會貫通,還應儲備大量電學、光學、色彩學以及攝影方面的相關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燈控技術,并能主動追蹤新技術以適應現代制作手段的更新。
五 大屏幕操作人員
大屏幕操作人員是指專門負責控制現場背景LED播放內容的工作人員,他們需要將整個節目中所需的已制作好的視頻準備就緒(排序、比例大小、播放時長、播放頻率等),并熟悉其內容,再按照導演事先擬定好的操作臺本,在合適的時間及時按照總導播要求來改變背景LED屏上的內容,以此來實現對節目發展、現場氛圍渲染以及電視化手段的表達等重要作用。

多訊道節目制作更強調電視化手段的使用,故其對背景的要求也是相當嚴格的,很多多訊道節目的制作需要在前期準備大量的視頻素材和圖形圖像,例如《中華情》中配合主持人現場采訪進行的前期實景地拍攝;《非誠勿擾》里對于男嘉賓前期準備就緒的各類VCR;《中國有嘻哈》里選手被淘汰時,對其前期參賽歷程的回顧等,這些都是與節目編排息息相關的大屏幕內容,對這些內容的適時播放則需要有專人來完成。
六 美術設計人員
美術設計是一個創意性工種,指根據節目要求負責節目中的場景設計、道具設計、人物造型設計以及節目中所使用的各類圖片的設計等,一切與美術效果有關的內容,均由美術設計人員負責完成。在美術設計人員完成設計后,還需要專門的置景人員、道具制作人員、服裝師和化妝師,將美術設計從創意落實成實際效果。
之所以將美術設計人員也放在此團隊分工闡述,是因為在多訊道節目制作中,美術設計人員必須積極參與節目前期創作,與導播、燈光、攝像等工種保持密切的合作,務必要對演播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從而使布景、服裝、道具能夠與機位、燈光等形成完美配合,以期最終呈現出完美的舞臺視覺效果。很多時候,可能諸多美術設計在設計師看來足夠精致巧妙,但在多訊道節目制作過程中卻并不適合,甚至會影響節目的正常錄制。因此,在此制作模式下,美術人員所有的設計一定要多與導播溝通,要多參與導播團隊前期的策劃會議。
七 錄像師
多訊道制作方式區別于多機拍攝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它可以實時完成對節目現場的錄制,無論是直播還是錄播,攝像師在現場拍攝的畫面經由導播切換選擇后,便由錄像師負責記錄在錄像機里,如果是直播則通過播出渠道實時播出,如果是錄播則可將拍攝內容在錄制結束后采集出來,選擇是否進行后期編輯后再擇時播出。
在節目錄制之前,錄像師需要檢查錄像設備的各項指標是否合適,一定要確保存儲設備有足夠的空間可供錄制。在錄制過程中,錄像師要實時監控錄制情況,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相關參數以保證畫面質量。在錄制結束后,錄像師同樣要負責設備的檢查、關閉和管理工作,以及拍攝素材的拷貝和儲存。
八 劇務
劇務通常會被很多業外人士認為是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無關輕重的一個工種,但事實上所有劇務人員在節目制作過程中,都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劇務人員在節目錄制前要負責道具的準備、現場的布置;節目開始后要負責舞臺舞美的準確布置,節目銜接過程中道具的及時更換;節目結束后還要負責舞臺的清理拆卸。在多訊道節目制作過程中,劇務工種的有效部署,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節目內容的順利錄制。
除此之外,劇務的工作還包括負責整個制作組所有工作人員以及外請演員、嘉賓、觀眾的餐飲、交通、住宿等后勤事務。很多時候,當其他工種出現突發狀況需要緊急調派人手時,如果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總導演往往會選擇調派劇務人員來暫解燃眉之急。
九 參演人員——主持人、嘉賓、演員和現場觀眾
一檔成功的節目不僅需要嚴謹的幕后制作,還需要現場的主持人、嘉賓、演員和現場觀眾的默契配合,只有所有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配合默契了,才能保證多訊道節目的順利錄制。
主持人是貫穿整個節目的關鍵線索人物,他們需要牢記節目的整個流程、把握節目的走向、氣氛和節奏,遇到突發事件時應靈活應對。在多訊道節目制作中,需要主持人能夠與導播、攝像完成有機配合,尤其需要主持人能夠實時調整方向以應對機位調整所帶來的變化。
演員和嘉賓是節目的主要人物,他們需要熟知自己表演的節目、參與的話題以及出場的時間等。盡管演員和嘉賓是作為節目組請來的外請人員,但對于電視機前的觀眾來說,他們也是節目內容的一部分,因此,演員與嘉賓也要有一定編導意識,以此來保證節目錄制的效果。
很多節目都會邀請現場觀眾來配合節目的錄制,一方面現場觀眾的互動與反應,可以更好地影響臺上嘉賓的發揮;另一方面,現場觀眾的存在,也可增強電視機前觀眾的參與感。如湖南衛視《我是歌手》里,一些現場觀眾的反應鏡頭也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多訊道節目制作過程中,對現場觀眾的積極調度與部署,也是導播及現場導演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