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20:新中國70年經濟增長質量的總結與展望
- 任保平 師博 鈔小靜 郭晗 魏婕等
- 546字
- 2021-09-17 21:00:01
3.3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數量與質量的不一致分析
理論分析表明,由于不同的物質和人力消耗等原因,經濟增長數量和質量可能并不統一,而相關實證檢驗也確實發現了中國經濟增長數量與質量的不一致。本章借鑒任保平(2018),使用反映經濟增長質量提高和數量擴張的不同步系數進行分析,計算公式為:

其中,b代表經濟增長質量,a代表經濟增長數量,分別用經濟增長質量指數與真實人均GDP表示。ε=0說明經濟增長數量與質量呈現同步擴張,ε>0說明經濟增長質量的變動相對較大,ε<0則相反。計算結果如圖3-3所示。

圖3-3 1953—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數量與質量不一致系數
可以看出,在1953—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數量與質量的不一致成為一種常態,因為在此期間沒有出現ε=0的情況,但是在絕大多數年份ε系數的值并不大,常常介于-1~1之間,說明中國經濟增長數量與質量的變動速率相差不大。其中有3個年份的系數值非常大,異于均值:一是1960年,高達52.6793,為歷史之最。這是因為本年度增長質量有所下降但增長數量幾乎沒有變化,導致ε系數很大。二是1974年,為17.4329,原因與1960年相同。三是1990年,為8.6693,原因在于增長質量的增加大大超過了增長數量的增加。此外,若按正負進行分類,ε<0的年份占52個,這說明在多數年份,中國經濟增長數量的變化幅度大于增長質量,且往往是增長數量的增加快于增長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