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悲傷的階段以及為何治療師會失敗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我經常因為自己的職業而感到抱歉。我經常能從來訪者那里聽到很多可怕的經歷,他們向治療師尋求幫助,得到的卻是憤怒和羞辱。容易漠視、評判、亂開藥方的往往是專業人士。

無論接受了多少心理治療的培訓,或者多么強烈地渴望為來訪者提供幫助,治療師都常常是診療室里技能最差的人。很多時候,是悲傷的來訪者在“教”他們的治療師什么是悲傷的真實狀況。

我在前面提到,心理治療師培訓大多學的是悲痛五階段理論,這是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1969年出版的《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的概念。許多咨詢師和醫生都默認,這是指導我們“健康”地度過悲傷時期的理論基礎。難怪許多悲痛者放棄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因為悲傷五階段理論并不適用于所有人。

悲傷五階段理論是庫伯勒–羅斯博士在傾聽和觀察臨終者時提出的理論模型,原本是用來分析臨終情緒的方法,后來演變成一種處理悲痛的策略。根據該理論,悲痛者會經歷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消沉,接受。這就是“悲痛”作用于我們身上的完整流程。

廣泛流傳的悲傷五階段理論暗示我們應對悲痛的方式有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會按照這個順序有準備地走過每一個階段。我們必須完整地經歷這些階段,否則就永遠無法痊愈。

我們的目標是擺脫悲傷,我們必須用正確的方法按照順序盡快走完這五個階段,否則一定會在與悲痛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庫伯勒–羅斯博士在晚年表示,她后悔用這樣的方式創造了這個理論模型,導致大眾誤認為悲痛體驗是千篇一律的、有跡可循的。她提出悲傷的五階段理論不是為了告訴大家在何時會感受到何種情緒,也不是為了判斷你是否“正確地”經歷悲傷。無論是對于臨終者還是他們的家屬,悲傷五階段理論的目的是確認并合理化喪慟、死亡和悲痛。它的本意是安撫情緒,而非制造牢籠。

經歷過死亡事件的人都要度過一段痛苦、迷茫的時期。我理解悲痛者和其親友的心理,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都希望得到一張路線圖,圖上清晰地標出每一個階段和站點,從而保證在旅程的最后給悲痛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然而,你無法強行規劃痛苦。你無法讓痛苦井井有條或符合預期。悲痛和愛一樣是私人化的,每個生命、每條道路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章法,無跡可尋。無論“專家”怎樣說,悲傷都不存在階段。

無論大眾的觀念如何,悲傷都無法被分階段處理。

能否順利度過悲傷時期完全取決于個體經歷。這意味著你要傾聽自己的心聲,要像承認愛一樣承認悲傷,要拋棄所有人為設定的階段、要求和限制,給悲傷、痛苦留出空間。

你或許和別人有很多相似的悲痛經歷,傾聽他人的經歷會對你有所幫助。但是,請不要做比較,不要設立一條及格線,兩個人分出個高下—這是無用的。

在專業醫師學會給予悲痛者應有的尊重和關愛之前,很少有愿意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傾聽他人講述悲傷的治療師。

在這里,作為一名從業者,我深表歉意,但這并不是說行業里就沒有經驗豐富、方式得當的優秀醫生和治療師。在我剛失去丈夫的時候,我就遇到了他們。這些年在持續的悲傷援助工作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優秀的專業人士。如果你一直在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但是始終受挫,請你不要放棄。你會遇到善良的人。

根據臨床診斷,我的抑郁程度正在加重,焦慮水平很高。治療師建議我服用抗抑郁藥物,并且采用一些線上的認知行為療法。離開治療室的時候,我感覺比來時更糟。國家健康保險中心辦公室的人研發了一項測試,測驗結果顯示我不僅是悲痛了,我現在患有精神疾病。我一定是輸給了悲痛,因為我還在悲傷。雖然我努力不讓悲痛影響我,但是現在我拿不準這事到底結束了沒有。畢竟我已經跨過6個月這道坎了。

貝弗莉·沃德(Beverly Ward)
“寫出你的悲傷”工作坊學員
關于伴侶的死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康保县| 巫山县| 泰安市| 岳西县| 桑日县| 禹城市| 区。| 漳浦县| 栾川县| 太白县| 石台县| 甘肃省| 永丰县| 江孜县| 汽车| 阿合奇县| 志丹县| 饶平县| 沐川县| 武胜县| 米易县| 平远县| 鄄城县| 万盛区| 平舆县| 鄄城县| 安义县| 郎溪县| 新疆| 手游| 法库县| 元江| 丹江口市| 甘南县| 綦江县| 开鲁县| 耒阳市| 板桥市| 米脂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