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家庭會生病
- 陳發展
- 1062字
- 2021-08-31 18:01:58
夫妻系統
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愛,到步入婚姻殿堂,從我變成了我們,一個新的家庭誕生,夫妻系統得以建立。新婚夫妻面臨的重要任務是如何相互適應。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男主外、女主內就是一種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夫妻互補功能。一個來自男主外家庭中的女孩很難愛上一個男主內家庭中的男孩。人的心理活動源于原生家庭,夫妻適應是原生家庭模式適應性的延伸。
新婚夫妻往往會陷入“牙膏是從前擠還是從后擠”的爭論中,“牙膏理論”體現的就是原生家庭互動模式的不適應性。一項很有意思的小調查顯示,英國夫妻吵架的最常見原因是男士小便時不翻馬桶蓋,其次是某一方不隨手關燈。矛盾的重點不在于是否翻馬桶蓋和關燈,而在于家庭中加入新的模式后原先的模式能否做出適應性調整。
夫妻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組建應對外來壓力的避難所。丈夫失業了,極具挫敗感地回到家中,妻子得知后倍感壓力,良好的夫妻互動需要妻子給予丈夫安慰、理解和支持,共同渡過難關,甚至在一段時間內妻子為家庭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持,反之亦然。
一對結婚不久的夫妻前來就診,原因是創業的妻子覺得丈夫對她的項目經常挑剔,總給她的項目潑冷水,而丈夫則認為妻子固執,從不采納他的建議,二人覺得日子沒法過了。我進一步對夫妻系統之外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索后發現,妻子的父親在一年前得了重病,需要近百萬的器官移植費用,作為獨生女兒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照顧家人的重任,拼命工作賺錢,對于丈夫其實是懷有愧疚的,覺得丈夫娶了個“累贅”。而丈夫則認為家庭有困難應共同面對,而妻子總是一個人承擔,自己好像是個外人。
在這個家庭中,妻子的固執是一種應對壓力的策略,而丈夫的挑剔其實是渴望被重視和關注。結婚不久的夫妻常常習慣在原有模式中解讀彼此,面臨壓力時更善于使用熟悉的應對方式,此時矛盾和沖突就會出現。新家庭沖突的出現也是優化夫妻系統的契機,跳出原先的定式去看看對方行為背后的真實動機和感受,或許是創造溫暖港灣的重要一步。
家庭成員往往具有多種角色,一個男人可能是父親、爺爺、兒子、丈夫、兄長,一個女人可能是女兒、母親、妻子、奶奶、姐姐,不同關系中的角色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上述案例中的妻子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尚未協調好女兒和妻子的角色過渡,二者產生了沖突。清晰的邊界是保證關系中特定角色功能的關鍵。丈夫在父母面前言聽計從、壓抑謹慎,如果將這些壓抑和不快發泄給妻子,或者借妻子不尊敬老人而大發雷霆,我們就可以說丈夫的界限不清,夫妻系統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
在家庭中,所有關系的核心是夫妻關系,夫妻系統的邊界清晰、角色功能發揮良好,這個家庭才會健康良好地運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