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家庭會生病
- 陳發展
- 839字
- 2021-08-31 18:01:58
家庭的適應性
互動良好的家庭最重要的特征是適應性。適應性良好的家庭具有足夠多的可供選擇的互動模式,必要時可以調動這些模式的彈性。適應性良好的家庭的邊界清晰且具有彈性,既可以制定規則和進行適當的懲罰,也可以在面臨困難時發揮保護功能,隨著家庭發展做出適應性調整。與適應性良好的家庭相對應的是僵化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很難應對環境的變化,在家庭發展的節點常常喪失功能。比如,青少年即將成年和離家之際,在這個關鍵點,他們常常會出現厭學、沉迷網絡、人際敏感、抑郁、焦慮等問題,還有一些成績優異的乖孩子考入大學后出現非適應性癥狀等,這些問題背后往往是家庭發展過程中的適應性問題。
雪華已經35歲了,還是單身。最近幾年被父母催著相親數十次,但是一個看中的都沒有。1年前,她抑郁了。自從雪華被診斷為抑郁癥以來,父母就再也不逼著她相親了。雪華說,她不想結婚,不知道婚姻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是要再制造一對和父母一樣的夫妻以及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孩子嗎?雪華的父母不善言辭,要么不交流,要么就是吵架,家里的氛圍始終都很壓抑。父母對雪華異常嚴格,大學畢業之前不允許談戀愛,不允許交朋友,更不允許夜不歸宿。雪華長得很漂亮,高中時常被男生追求。其中有一個男生,雪華也是有些喜歡的,便答應一起去肯德基喝可樂。結果,正好被父親撞見,在餐廳里,父親打了女兒,并大罵了她一頓,一周后給她辦理了轉學手續。雪華回憶那段經歷時感到特別委屈和難過,她想不到大庭廣眾之下侮辱她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父親。此后的雪華只顧學習,幾乎不與家人交流,也很少有朋友。工作后踏踏實實,但是職位一直沒有晉升。沒有朋友,沒有成就,沒有愛情,沒有未來,這成了雪華近10年的寫照,她最終抑郁了。
雪華的家庭在女兒進入青春期后,還沒有做好變化的準備。家庭面對女兒的成長如臨大敵,非常焦慮,只是一味按照父母單方面的意愿來執行家庭功能。由此,女兒始終保持一個孩子的心智化狀態,很難適應社會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需求。家庭規則30年都沒有變化,最終雪華通過抑郁癥才迫使父母做出了妥協。